初中语文论文:浅论小学与初中语文教学的衔接

初中语文论文:浅论小学与初中语文教学的衔接

ID:37732111

大小:44.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29

初中语文论文:浅论小学与初中语文教学的衔接_第1页
初中语文论文:浅论小学与初中语文教学的衔接_第2页
初中语文论文:浅论小学与初中语文教学的衔接_第3页
初中语文论文:浅论小学与初中语文教学的衔接_第4页
资源描述:

《初中语文论文:浅论小学与初中语文教学的衔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初中语文论文浅论小学与初中语文教学的衔接 摘要:现行的小学语文教学与初中语文教学存在着衔接不良的问题,使得相当多的学生对语文学习兴趣减退,甚至产生畏难和抵触情绪,从而造成大批学生“分化”与“滑坡”。文章从教学环境、教材内容、教法学法等方面分析了小学语文教学与初中语文教学脱节的原因,从教学内容、学习兴趣、学习习惯、教学方式、心里健康等角度探讨了实现两者有机衔接的路径。希望能够改进我们的语文教学,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关键词:小学初中语文衔接良好的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前提,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学生受教育阶段的重要

2、地位。然而现行中小学各学段的语文教学,存在衔接不良的问题。小学初中语文教师未树立大语文观的观念,恪守本学段的知识,中、小学语文教学基本分家,各自为政,缺少沟通、联系,无论在教学环境,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都存在着很大的脱节现象。相当一部分小学生升入中学后,面对中小学语文教学的变化,自然感到学习吃力,难以适应,学生对学习语文的兴趣与愿望减退,甚至产生畏难和抵触情绪,从而造成大批学生的“分化”与“滑坡”。中小学语文教师应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尽快实现中小语文教学的有机衔接。一、小学与初中语文教学脱节的原因分析1、教学环境的改变小学生刚升入初中,这是学生学校生活的重要转折时期。他们面

3、对的是一个崭新的环境,原来与同学老师形成的默契和共识在初中需要花费一定时间重新建立,需要有一个适应期。面对陌生的环境、集体、学习任务和教师,会产生程度不同的不适应、不习惯甚至焦虑等不适应的心理状态,这些都会给处于新旧临界点的学生学习无形中带来压力,对于转变慢的学生,影响甚至很大。2、教材内容的差异教材作为教学内容的载体以及沟通教与学的媒体,在学生学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小学的教材内容较简单,知识量不大,插图较多,对学生的感性认识比较注重,文章的篇幅较短。教师要求学生侧重于识记和浅层的理解,思维难度不大。相对来说,小学教师讲课速度较慢,课堂容量较小,要掌握的知识反复讲。到了初

4、中,知识点增多,每单元有训练要点,每课又各有难点和重点。文章篇幅过长,内容往往一下子加深。从初一上学期开始对学生的要求就大大提高了,知识点除需要大量记忆外,对分析与理解要求加强,思维难度增大。由于课时紧,中学教师讲课速度一般较快,课堂容量大,许多知识只能一带而过。3、教法学法的不同现在使用的《语文课程标准》应该说较合理的衔接了中、小学语文教学,它是九年一贯整体设计,在“总目标”下,分成四个学段,并且提出了每个阶段的目标,语文课程的整体性和阶段性都有所体现。但是目前不同学段的教学实际上仍然是相对孤立的,教师只是按学段进行教学,对语文学科内部的联系和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持续发展

5、没有顾及,4从而导致教学的层次不清,产生了教学空白和不必要的重复劳动。教学方法方面,我们的教师往往从自己目前所担负的语文教学阶段任务出发,从自己已有的经验出发,来选择教学方法,指导学生的学习,没有去认真探究现阶段教学方法与前后阶段的衔接。小学生进入初中,相当多的学生在转型上出现了问题。进入中学以后,大多数学生并没有及早地进入到初中语文学习状态,认识到中学语文与小学语文的差异性,还在沿袭着小学语文的学习方法。小学生往往被动听从老师的教导,对“耳提面命”式辅导乐于接受,处于被动接受的阶段。中学生注重独立思考,偏重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学生缺乏自觉性、独立性就很难完成

6、学习任务。中学教师也多数没能很好地给予刚升入初中的学生这方面的指导,中学教师未能仔细领会《语文课程标准》小学部分,对中小学教学目的、要求、内容等进行比较,明确中小学两个阶段的差异与联系。因此,教与学两方面的情况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二、实现有机衔接的路径(一)明确大纲、熟悉教材,实现教学内容的衔接92年大纲、2000年大纲及2001年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存在着继往开来的衔接关系。从注重工具性到《新课标》将人文性与工具性相提并论,可以说是一体化设计,整体考虑,互相衔接。例如就背诵篇目而言,《新课标》规定小学不少于160篇,以绝句为主;初中背诵不少于80篇(段);高中背诵古文

7、20篇,诗词、曲50首。由此可见从小学到初中,乃至高中的连贯性和层次性已尤为突出了。作为教师认识这一点是很有必要的。总之,研究教学大纲是做好衔接工作的保证。小学与初中教材内容的重复性,易使学生产生厌学心理,表明中小学在教材的衔接上出现了不应有的“软”的问题,对语文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提高产生了严重影响。《新课标》很明显在这方面有一定的考虑:小学低年级课文课文类型以童话、寓言、诗歌、故事为主,贴进儿童生活,充分考虑与儿童经验与想象的关系;中年级课文有一定数量的科普作品,题材、体裁、风格多样;而初中课文古代诗词和文言文占30%左右,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