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的设计与应用

绿色建筑的设计与应用

ID:37733714

大小:34.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29

绿色建筑的设计与应用_第1页
绿色建筑的设计与应用_第2页
绿色建筑的设计与应用_第3页
绿色建筑的设计与应用_第4页
资源描述:

《绿色建筑的设计与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绿色建筑的设计与应用【摘要】绿色建筑是建筑发展的趋势。绿色建筑的设计应从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出发,全面考虑建筑的可持续性发展,充分体现建筑的人文关怀。随着绿色建筑的不断推广应用,人及建筑与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将和谐共处,永续发展。【关键词】绿色建筑 全寿命周期 节能 可持续性建筑一、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类对地球环境的破坏日益严重,一系列的环境问题诸如大气污染、水污染、酸雨、温室效应等,使得人类不得不重新审视高消耗、高污染的发展模式。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一些发达国家陆续提出了绿色建筑、可持续建筑、生态建筑等概念。在倡导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今天,人们

2、已经认识到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节能、生态的建筑成为建筑发展的趋势,绿色建筑因此应运而生。二、绿色建筑概念关于绿色建筑的定义有很多提法,目前在国际上也没有统一的完全一致的定义。但是,各国对绿色建筑的特征描述是大体一致的。在我国,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绿色建筑的设计与应用【摘要】绿色建筑是建筑发展的趋势。绿色建筑的设计应从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出发,全面考虑建筑的可持续性发展,充分体现建筑的人文关怀。随着绿色建筑的

3、不断推广应用,人及建筑与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将和谐共处,永续发展。【关键词】绿色建筑 全寿命周期 节能 可持续性建筑一、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类对地球环境的破坏日益严重,一系列的环境问题诸如大气污染、水污染、酸雨、温室效应等,使得人类不得不重新审视高消耗、高污染的发展模式。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一些发达国家陆续提出了绿色建筑、可持续建筑、生态建筑等概念。在倡导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今天,人们已经认识到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节能、生态的建筑成为建筑发展的趋势,绿色建筑因此应运而生。二、绿色建筑概念关于绿色建筑的定义有很多提法,目前在国际上也没有统

4、一的完全一致的定义。但是,各国对绿色建筑的特征描述是大体一致的。在我国,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通常来说,绿色建筑是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安全可靠的居住生活及工作的空间,同时在建筑全生命周期中高效地利用资源、最低限度地影响环境的建筑物。它的主要特征如下:1 节约能源和利用可再生资源。通过各种被动设计和主动设计技术,减少建筑能源消耗,充分利用可再生的自然能源,例如风能、太阳能、地热能、潮汐能等。2 结

5、合气候设计。人类为了抵抗自然界的风霜雨雪从而产生了建筑,可见建筑是人类适应气候环境的产物。针对不同的气候类型,应提出相应的设计策略。3 材料循环利用。为了减少不可再生资源的利用,减少废弃物的排放,应提高材料的利用效率。包括水资源、土地资源及旧材料的合理重复利用。4 尊重人性,尊重基地环境。为使用者创造健康舒适的环境,同时使建筑与周边建筑环境有机融合,保护建筑周边环境生态系统的平衡。5 整体的设计观:绿色建筑提倡人及建筑物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处、永续发展,因此结合社会生态的历史地域主义设计,可以将建筑融入历史与地域的人文环境中。三、绿色建筑的设计绿色建筑的设计应从节约能源、保护环境

6、出发,全面考虑建筑的可持续性发展,充分体现建筑的人文关怀。1 节约能源。充分利用自然光和自然通风;采用适应当地气候条件的平面形式及总体布局;利用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再生能源供热、发电;采用保温节能的建筑围护结构以及节能低耗的设备。2 合理利用资源。考虑资源的合理使用和处置,减少不可再生资源的使用,力求使资源可再生利用;节约水资源,对地下水、雨水等加以循环利用;合理规划利用土地资源。3 回归自然。建筑外部要与周边环境相融合,和谐一致、有机协调、动静互补,做到保护自然生态环境。还要根据地理、气候条件,充分利用环境提供的天然可再生能源。利用建筑周边的水体、植被调节小气候,改善热环

7、境。4 舒适健康的室内环境。采用符合人体工学的设计,利用安全的对人体无害的健康材料,营造舒适宜居的热、光、声、空气环境,使居住者感觉良好,身心健康。5 全寿命周期策略。建筑从最初的规划设计到随后的施工、运营及最终的拆除、废弃物的处理,形成了一个全寿命周期。在这一过程中,使用对环境污染少、可回收利用的新型环保绿色建筑材料,减少废弃物的排放,对垃圾进行回收处理。6 与历史地域人文环境相结合。根据当地的历史背景、地域特色,继承并发扬当地的传统建筑中的绿色经验,尊重使用者,充分体现人文关怀,创造和谐的人文环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