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男孩吃苦的精神

如何培养男孩吃苦的精神

ID:37734501

大小:31.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29

如何培养男孩吃苦的精神_第1页
如何培养男孩吃苦的精神_第2页
如何培养男孩吃苦的精神_第3页
资源描述:

《如何培养男孩吃苦的精神》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如何培养男孩吃苦的精神现在的社会,对于男人的要求甚高,竞争激烈,事业是男人的天职,男人想取得成功,必须要有知识和才能,真正的成功是取决于男人的毅力和勇气。  家长从小就要把男孩当成男子汉来培养,成功男人具有独立的思考能力,吃苦的精神,所以家长要从小培养男孩自立坚强进取的思想,如何去培养男孩的吃苦精神呢?  (一)男孩要自立。也就是男孩自己的事情自己负责,在家里,自己独立完成自己的生活起居,打扫自己的房间,清理自己的物品等,学习上,自己独立思考,独立完成。心理上要独立,首先,家长不能代替孩子去考虑问题,要孩子自己去思考,尊重孩子的意见,这样孩子能独立思考问

2、题,能有主见,从而为孩子以后的成功打下了基础。日本的孩子从小家长就灌输“自己的事情自己完成”,所以日本孩子出外自己背包裹,再重也要自己背,如要别人来帮忙,那是别人看不起的。有的男孩从小就洗冷浴,一年四季洗冷水,来锻炼自己的意志和吃苦精神。在教育观念上,日本也从小灌输孩子,自己国家资源稀薄,只有靠自己的力量去生活。  (二)设置生活挫折和障碍。在生活中,设置一些挫折,让孩子去面对。要孩子完成适当的家务,如打扫卫生,洗碗,清理房间等,可以物质和精神奖励,以调动积极性。也可以要孩子参加社会实践,如卖报纸农村生活体验,夏令营,与农村孩子交朋友等形式的活动。家长可

3、以付费的形式来要孩子完成家务等,西方的男孩在十岁后就在家里或到外面打工,锻炼自己,接触社会,培养吃苦精神。  (三)家长主动与孩子吃苦。由于现在的家长忙,与孩子的沟通少,造成父母与孩子的代沟越来越大,如何去弥补这个缺陷,那只有靠家长多与孩子在一起。所以家长可以与孩子参加晨跑,参加体育运动,如一起打球,一起游泳,一起旅游,这样可以增加与孩子沟通的机会,同样让孩子得到了锻炼。男孩怕苦,就不会成功,就不会搞好学习,遇到困难就后退,悲观的对待生活,这样很难适应社会的竞争。还要不要吃苦教育?作者:佚名  来源:不详  发布时间:2007-7-207:20:36减小

4、字体增大字体 如今的孩子,尤其是生活在城市里的孩子,不少是在“蜜罐”里长大,不知道什么叫吃苦。在学校吃饭要高标准,住宿要带洗澡间的公寓,做作业让老师逼急了就花钱找人代做。农村的孩子放学回家后还要干农活,而城里的有些孩子放学回家不是上网聊天,就是同学聚会,日子过得很是滋润。城市里特别是大城市里,似乎已经找不到可以对孩子进行吃苦教育的环境。  为此,有的家长挖空心思,想出不少招数,对孩子进行吃苦教育。银川有位事业有成的企业家,家庭条件优越,可孩子却只知享受,学习成绩越来越差。这位企业家果断地中止了孩子的学业,把他送到一个铁合金厂当炉前工。在那里“锻炼”一个月

5、后,孩子说太苦,要回学校读书,家长坚决不同意。半年之后,这个企业家终于“开恩”,“批准”孩子回校上课。离开炉前,重回校园,孩子知道了珍惜时光,于是发奋读书,学习成绩突飞猛进。  这位企业家的非常之举,并不是每个家长都能做得到的。其实,许多家庭都看到了现在的孩子从来没吃过苦,不肯吃苦,也不知道什么叫吃苦,因此对孩子们的未来感到担忧。也有家长想过,要对孩子进行吃苦教育,比如送到山区农民家住几天,或者上“吃苦”夏令营锻炼,但事到临头往往又下不了狠心。  在家长的“不忍之心”下,孩子们缺少了对苦日子的感受,因此也就淡漠了对现实的珍惜。当家长希望孩子珍惜现在的好日

6、子,在学校好好学习时,孩子们往往不以为然。有的孩子甚至对乘公交车、骑自行车上学颇有怨言,觉得没有车接车送,是吃了苦,受了委屈。当家长讲起自己上高中时,好多学生连自行车都没有,来回步行,有的学生交不起伙食费,从家里带馒头,开水泡馒头就咸菜,一吃就是两年。孩子却反驳:现在什么年代了,还说那些有什么用?  吃苦对孩子的成长颇有好处。但值得重视的是,不少家长抱着这样一种心态:我年轻时已经吃过苦了,为什么还要让我的下一代再吃苦呢?岂不知,吃苦和吃苦教育是对孩子毅力和生活能力的一种磨练。不能吃苦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不能吃苦的孩子很难对现实有深刻了解和理解,更难有

7、宽广的胸怀和责任的担当。  嚼得菜根,百事可做。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家长们应该“狠”下心来,鼓励孩子从小树立不怕吃苦、敢于吃苦的信念,让孩子经受更多的锻炼。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