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宾塞的教育思想

斯宾塞的教育思想

ID:37735509

大小:41.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29

斯宾塞的教育思想_第1页
斯宾塞的教育思想_第2页
斯宾塞的教育思想_第3页
斯宾塞的教育思想_第4页
资源描述:

《斯宾塞的教育思想》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斯宾塞的教育思想斯宾塞以其唯心主义的哲学观和社会观为理论依据,围绕资本主义的发展需要,并从资产者个人生活的幸福和赚取利润出发,讨论了资产阶级子女的教育问题。斯宾塞反对劳动人民受教育,这反映了英国资产阶级的保守性。但是,他的教育理论总的说来正好适应了各国迅速发展的资本主义经济与政治斗争的需要,所以在资本主义国家中获得广泛的传播。  由于斯宾塞所生活的时期是资本主义繁荣发展的阶段,时代的前进、工业技术特别是科学知识的迅速发展都在他的教育理论中得到反映,同时由于斯宾塞吸取了夸美纽斯、卢梭、裴斯塔洛齐等历代教育名家的自然教育思想中的积极

2、因素,从而使他的教育理论有着许多合理的、积极的因素,在方法论方面更是如此。应当特别指出的是,在近代教育家中,斯宾塞是以倡导科学教育而著称的,他为争取科学被承认为教育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而努力斗争,力主在教学内容、方法等方面均须与自然科学的发展相协调。可以认为,斯宾塞是近代科学教育的先锋。他的教育思想在教育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斯宾塞其人  斯宾塞(1820—1903)是19世纪英国著名的资产阶级社会学家、唯心主义哲学家和科学教育的倡导者。斯宾塞出身于教师家庭,幼年在学校时被认为是个感觉迟钝的儿童,但他非常喜欢在校外作

3、种种观察,爱好数学、机械等自然科学。他没有读过大学,独立自学成才,主要成就在哲学、生物学、心理学、伦理学及社会学方面。他没有亲自办过教育,仅在学校里做过短时间的代课老师,可是他对培根、夸美纽斯、卢梭、裴斯塔洛齐等著名哲学家、教育家的著作都研读过,并吸取了其中的精华。从1854年到1859年,斯宾塞先后在杂志上发表《智育》、《德育》、《体育》和《什么是最有价值的知识》等教育论文,后汇集成《教育论》出版。从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斯宾塞陆续出版《第一原理》、《生物学原理》、《心理学原理》、《社会学原理》、《伦理学原理》等书,合称

4、《综合哲学》。  斯宾塞生活在资本主义制度各种矛盾已经充分暴露的英国。这时候,马克思主义在西欧和北美已得到广泛的传播,列宁主义即将诞生,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蓬勃发展,但斯宾塞既没有接受革命思想的影响,也丝毫没有同情劳动人民之心,而是为资产阶级的利益竭力辩护。他深信资本主义制度是最完美的社会制度,力图从哲学、社会学和其他各个方面论证资本主义制度的合理性和永恒性。  在哲学上,斯宾塞是英国实证主义哲学的奠基人之一。他标榜自己的哲学是以“确实的”知识和事实为根据的,要求在认识方面具有“确实的”知识和实验的研究方法,反对臆断和空想。但又认为

5、人类的理性只能认识相对的东西,事物的本质、绝对真理是不能被认识的,宣传不可知论和相对主义。认为凡科学所不能深入认识的领域,即事物的本质,只能诉诸宗教。他企图以此调和科学与宗教,认为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斗争是毫无意义的,这显然是一种反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观点。  在社会学方面,斯宾塞从庸俗进化论出发,认为人类社会现象与自然现象一样受进化法则的支配,以“生存竞争,适者生存”的原则为资产阶级的殖民主义与大民族主义作辩护;同时又提出“社会有机论”,认为社会的发展和生物有机体一样缓慢进化而无质的飞跃,社会的职能也像生物有机体一样通过适当的分工

6、表现出来,并且认为资产阶级就是这个有机体的“头脑”,劳动群众则是“手足”,这样一来,“手”、“脑”之间的协调合作就是十分自然和应该了,而且“头脑”应该受高深教育,“手足”只须劳动,也是合情合理的了显然,这合的是资产阶级的情理。另外,斯宾塞认为社会由个人组成,个人是社会机体的一部分,不能有无限的个人自由而影响整体,但是社会的进步、国家的强盛却又首先依赖于个体细胞的更新与发展,即依赖于国民个体的智、德、体三方面的发展,因此他将个人功利放在首位,社会需要放在其次。这种观点,就是斯宾塞据以划分人类五种活动、确定五类教育和五类课程的社会学

7、理论基础。  斯宾塞以其哲学观和社会观为理论依据,围绕资本主义的发展需要,并从资产者个人生活的幸福和赚取利润出发,提出了一套资产阶级教育理论,但其中也含有一定的合理因素。特别是在倡导与推动科学教育方面,他作出了巨大贡献。 二、斯宾塞是科学教育的倡导者(一)倡导科学教育的历史背景  早在15世纪后期,自然科学就随着物质生产的发展而逐渐发展起来。经18世纪的工业革命,到19世纪初叶,自然科学的发展愈来愈快,人们又力求把科学应用到社会生产和生活中去。科学的巨大进步,发明的频繁诞生,改变着全世界的面貌,也引起学校教育的变革。从弗兰西

8、斯·培根的时代起,近代科学教育取得了缓慢的但是稳固的进步。在德国和美国,科学早已先后进入大、中、小学的课程之中。可是在英国,由于始于文艺复兴的,以希腊文和拉丁文的文法、伦理道德、宗教科目为课程内容的古典主义传统教育的势力特别强大,自然科学的成果一直未能反映到学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