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铁站名由来

北京地铁站名由来

ID:37736820

大小:5.85 MB

页数:32页

时间:2019-05-30

北京地铁站名由来_第1页
北京地铁站名由来_第2页
北京地铁站名由来_第3页
北京地铁站名由来_第4页
北京地铁站名由来_第5页
资源描述:

《北京地铁站名由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北京一号线地铁站名的那些事张力科2012.12.12一号线的历史一期工程于1965年07月01日开工建设,沿长安街与北京城墙南缘自西向东贯穿北京市区,连接西山的卫戍部队驻地和北京站,采用明挖填埋法施工。1969年10月01日建成通车。根据计算,北京地铁在战时可以每天运送5个陆军整编师的兵力自西山运至北京市区。由于属于战备工程,北京地铁在通车后很长时间内不对公众开放,需凭介绍信参观及乘坐。1971年公主坟至北京站开始试运行,1973年04月23日延长为苹果园至北京站。北京地铁1号线,西起苹果园,东至四惠东,大部分线路与长安街重合,全长31.04千米,于2000年6月28日全线开通。全线设26

2、座车站及古城、四惠车辆段。代表颜色是红色。苹果园在明朝,有柳姓太监为了出宫后有个落脚之处,便拿出全部积蓄在此购置100余亩土地,并雇人种植了梨、桃、苹果、杏等果木,因位于京城之西,当初称西果园。也许是因为水土的关系,所种植的果木以苹果树的长势和收成最好,而其他果树却很少见收成,后来就将收成不好的果木砍掉,都种上了苹果树,于是西果园也就被改成了苹果园。10年以后老太监离开紫禁城,便在此居住,再以后宫里有太监出宫的,也到他这里落脚。数百年后,这一带的苹果园逐渐消失,变为农田,但依然以苹果园而称。上个世纪50年代首钢公司在此兴建宿舍区,60年代后期修建地铁时,又在这里设置了苹果园站。随着地铁的开

3、通,使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地方逐渐为人们所熟知。八大处公园八大处公园公园内有8座古寺(灵光寺、长安寺、三山庵、大悲寺、龙泉庙、香界寺、宝珠洞、证果寺)“八大处”由此得名。8座古刹最早建于隋末唐初,历经宋、元、明、清历代修建而成。其中灵光、长安、大悲、香界、证果五寺均为皇帝敕建。八大处公园古城早年间这里因临近西山而被称为西山村。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的3月,李自成率领义军攻打北京城。一天夜里,他们来到今天的古城村一带,见西边隐约有一座“城池”,便不敢贸然攻城,怕“城”中有重兵埋伏。谁知天亮以后再看那西边的“城池”,原来是个小小的村子。只是村子被两行枝叶茂盛而高大的白皮松合围起来,合围的白皮松

4、在此有个很大的缺口,远远望去,很像打开的城门。李自成走到村前,不觉笑道:“真是虚惊一场,原来误将村庄当城池了。”李自成便将村名改为“古城”。闻讯赶来的村民们见李闯王为村子起了新的村名,便在村口修建了一个大影壁,上写“古城”两个大字,此后西山村被改成了古城村。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在此兴建了古城小区,以后随着长安街向西延长,使这里成为石景山区最为繁华的地区。八角游乐园原站名“八角村站”,,曾有钱、赵、阅、孔、祁、王、梅、肖八户人家最早在此定居,他们多是明朝时来自山西省洪洞县的逃荒难民(一说李自成时期进京)。由于山西洪洞口音称“八家”为“八角”,所以“八家村”也被叫成了“八角村”。该园建于198

5、6年,占地面积约35万平方米,集100多项大、中型高科技游艺项目的大型现代化主题乐园,国家AAAA级景区。八宝山八宝山由东西两座山峰构成,最高点海拔103米,因产八种黏土矿物而得名。即:红土、耐火土、青灰、黄浆、白土、马牙石(方解石)、沙石、板石。山下亦有“八宝庄”的村庄,北京地铁一号线的奠基地即在此。八宝山八宝山公墓是建制最高的园林式公墓。过去曾是明清两代太监养老送终的世外桃源,因盛产红土、耐火土、青灰等八种矿产而得名。1946年,国民党政府将这里改建为忠烈祠,1949年后,成为中共领袖的长眠地。1950年初步建成,定名为北京市革命公墓。一直用于安葬我国已故党和国家领导人、民主党派领导人

6、、爱国民主人士、著名科学家、文学家、高级工程技术人员、国际友人和革命烈士。1970年,经周总理批准,北京市革命公墓改名为北京市八宝山革命公墓。玉泉路石景山与海淀的临界路,因其北端与玉泉山遥遥相望,故而名之。玉泉山是著名的“三山五园”之一,位于颐和园西侧,因泉水自高处“龙口”喷出,琼浆倒倾,如龙喷汲,“水清而碧,澄洁如玉”,故得“玉泉”之名,乾隆皇帝在历品各地名泉之后,认为玉泉的水质最佳,便钦定为“天下第一泉”,于是山以泉名,得名“玉泉山”。三山五园是北京西郊一带皇家行宫苑囿的总称,是从康熙朝至乾隆朝陆续修建起来的。玉泉山五棵松清代,此处有提督邵英的墓地,周围有五棵高大的古松。具体位置在五棵

7、松站的北侧站口。这五棵古松有十多米高,枝繁叶茂,傲然挺拔,是当时京西一带的标志物之一。那时候出阜成门往西南再向西有一条去往门头沟的大道,许多从门头沟往京城送煤的、拉骆驼的人大多走这条路,五棵松附近是必经之地,并在此歇脚。民国年间,阜成门外人烟稀少,还时有打劫的强盗出没,许多人都不敢单独行走。为了安全起见,一些去往京西的人们就纷纷相约在五棵松树下聚齐,然后搭帮而行,所以“五棵松”就被当成地名叫开了。后来在五棵松的北面形成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