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村小学生学习习惯培养的反思

关于农村小学生学习习惯培养的反思

ID:37739116

大小:23.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30

关于农村小学生学习习惯培养的反思_第1页
关于农村小学生学习习惯培养的反思_第2页
关于农村小学生学习习惯培养的反思_第3页
资源描述:

《关于农村小学生学习习惯培养的反思》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关于农村小学生学习习惯培养的反思我在农村小学任教已经有5年了,在这些年里,我深深体会到一个人养成良学习好习惯的重要性,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促进学生取得好成绩的重要因素。良好的习惯一旦养成,学生将受益终身。特别是针对我所执教的班的几位典型学生的观察和个别辅导,我深刻的感觉到一个人良好的习惯不是与生所来的,良好的学习习惯都是通过后天的培养。面对农村的教育,相对城市来说发展较慢,加之所处的环境的不同,很多学生没有受过正规的学前教育,因此,培养农村小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相对较难。  从这段时间的研究实践,结合我近几年来的教学工作,我总结了以下几点:  一、农村小学生学习习惯教育现状简述  在教学实践

2、中我注意观察到:有近三分之一左右的学生由于个人素质和家庭教育比较好,学生有着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学习主动,认真踏实,成绩优秀并能协助老师做好班级工作;另有三分之一的学生习惯表现一般,其特征是管理到位,他们的表现就较好,成绩还能上升,一旦管理疏忽,表现就差,影响学习;还有三分之一的学生由于种种原因其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都很差,表现为不讲个人卫生,衣冠不整,上课不专心听讲,不积极思考,对学习持无所谓态度,校内校外屡犯错误,作业书写极不认真,校内作业要在老师的及时督促下才能勉强完成,课外作业从不主动完成甚至根本不做,学习成绩明显落后于整体平均水平,各项能力几乎谈不上,成了拖后腿的问题学生,为

3、此老师伤透脑筋,为他们付出多于别人几倍的心血。  二、农村小学生养成教育现状生成的原因  现在农村小学生的养成教育工作并不好抓。我觉得,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1、农村家庭成员文化素养偏低,家长的不良一言一行,对小学生的负面影响巨大。现在的农村家长,大多也只有初中或高中的文化水平,他们对现在的知识缺乏认识,由于工作和劳动的关系,他们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接受新时代的知识信息,去观察指导自己孩子的道德行为表现、学习态度方法等,这就造成了在家庭中对子女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出现了真空地带,无疑加重了学校教育的责任,也降低了学校教育的效果。  2、社会不良导向带来学生的可塑性发生偏差。小

4、学生的可塑性很强,而且这个成长的时段有些因素还会影响到他们的人生。如今的时代是信息时代,信息的传输量大,速度快。社会上的信息好坏参半,甚至有些不良信息以极快的速度影响了青少年学生,使学生的可塑性发生偏差。  三、农村小学生养成教育完善的对策  面对客观现实,针对困难与问题,作为在农村小学工作的一线教师,在抓养成教育工作中,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加强专心听讲习惯的培养  首先上课专心听讲,注意力集中是学生听懂一节课的前提,只有认真听老师讲,注意观察老师的动作及表情等,才能很好的理解老师讲课的内容。学生只有在认真听课的基础上才能领会老师所讲课的意思。教师在授课时要采用形体语言辅助教

5、学,这样教学才会直观、形象,学生才会易理解授课内容。再有就是让学生学会倾听,倾听也是一个人的优秀品质。由于学生年龄不大,他们在老师上课的过程中,往往会跟随着老师的讲课而时不时的插入他们所想说的话题,从而影响授课的效果。在这种情况下,老师可以表扬那些做得好的、认真倾听的学生:“张三表现真好,老师喜欢他,李四真棒,他很认真听讲,真是个好孩子……”。小学生都很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我们要善于抓住这一个特点,时不时用一些鼓励、赞扬的话激励他们,那么学生专心听讲、认真倾听的习惯就会逐渐养成。  2、加强监督,不断强化。  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一个艰巨、长期而细致的过程,不能寄望一朝一夕,一蹴而就,必须

6、持之以恒,不断强化,反复抓,抓反复。如通过长期的反复宣传、实践,学生才能逐渐了解、熟悉校纪班规,进而使多数学生能够在教师的提醒、引导下,逐渐地由被迫遵守形成一种习惯遵守,再而经过继续地深化实践,最终才能变成自觉遵守,而能终身受益。  3、家校配合,巩固养成  在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时,要强调与家庭配合,积极探索家、校协同教育的新方法、新途径。  总之,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并非一日之功就能养成的,应从平时的一点一滴抓起,尽量给学生创造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从而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创造有利的条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