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纳米复合电极的双电层

含纳米复合电极的双电层

ID:37741500

大小:647.1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9-05-30

含纳米复合电极的双电层_第1页
含纳米复合电极的双电层_第2页
含纳米复合电极的双电层_第3页
含纳米复合电极的双电层_第4页
含纳米复合电极的双电层_第5页
资源描述:

《含纳米复合电极的双电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含纳米复合电极的双电层 电容器空间电荷行为的研究汇报人:范冰冰文献研读汇报空间电荷定义:在pn结中,电子和空穴带有相反的电荷,它们在扩散过程中要产生复合(中和),结果使P区和N区中原来的电中性被破坏。P区失去空穴留下带负电的离子,N区失去电子留下带正电的离子,这些离子因物质结构的关系,它们不能移动空间电荷行为的研究背景国外情况:S.Bergaoui等人研究了GaN在热作用过程中的空间电荷行为;D.Tashima等人pulsedelectroacoustic(PEA)method方法研究了含C纳米管的双电层容器空间电荷行为的分布;Y.J.O

2、h等人用原子力显微镜研究了铁电材料的空间电荷分布及极化行为动力学;空间电荷行为的研究背景国内情况:郑飞虎等人研究了应力对诱发空间电荷击穿的作用;宫斌等人研究了无机粉末掺杂对低密度聚乙烯中空间电荷分布及陷阱能级的影响;双电层电容器Electricdoublelayercapacitors(EDLCs)优点:体积小,容量大充电速度快充放电能力强失效开路,过电压不击穿超长寿命本文研究背景:主要研究内容:1.用乙炔碳和自制碳做电极分别测量正负电荷的空间特征;2.研究了乙炔碳和自制Ketjen碳做电极空间电荷形成的电化学机制;实验过程:EDLCs的

3、制备400-μm厚纳米孔碳电极30-μm厚Al板20μm厚纤维素薄膜分隔层碳电极的制备:碳:炭黑:聚四氟乙烯=8.5:0.5:1溶于去离子水,涂刷到铝板,150oC真空干燥2h。电解液:C4H5O3(C2H5)4NBF4实验过程:PEA方法测量电荷分布DCVoltage:2.5VMax:600VPulse:2.5msFrequency:400HZEDLCs的空间电荷分布乙炔碳做电极自制ketjen碳做电极比表面积测定乙炔炭:1625m2/g自制碳:1845m2/gCA=27.9F/gCK=55.8F/g结论:1.自制Ketjen碳电极具有

4、较大的比表面积2.具有较高的空间电荷的密度3.电容量达55.8F/gSiC/Cu空间电荷行为的研究主要研究SiC/Cu复合材料内部界面物理化学特性及其与空间电荷性能相关的问题通过测试复合材料的阻温变化特征,研究高温界面空间电荷状态通过对比不同界面结构中界面空间电荷状况,掌握空间电荷(区)形成的原因、形成条件、空间电荷密度影响因素、表观特征、检测方法、扩散规律等揭示界面结构特征、高温界面空间电荷行为特征及界面区域局部内电场规律。谢谢各位老师和同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