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暑期校本培训专题讲座2

2011暑期校本培训专题讲座2

ID:37749188

大小:407.00 KB

页数:64页

时间:2019-05-30

2011暑期校本培训专题讲座2_第1页
2011暑期校本培训专题讲座2_第2页
2011暑期校本培训专题讲座2_第3页
2011暑期校本培训专题讲座2_第4页
2011暑期校本培训专题讲座2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1暑期校本培训专题讲座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响水县实验小学叶登明2011.8.11有效教学的理念:有效教学的理念:一、有效教学关注学生的进步或发展,教师必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思想;有效教学的理念:一、有效教学关注学生的进步或发展,教师必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思想;二、有效教学关注教学效益,要求教师有时间与效益的观念;有效教学的理念:三、有效教学更多地关注可测性或量化;有效教学的理念:三、有效教学更多地关注可测性或量化;四、有效教学需要教师具备一种反思的意识;有效教学的理念:三、有效教学更多地关注可测性或量化;四、有效教学需要教师具备一种反思

2、的意识;五、有效教学也是一套策略。策略一:创设有效教学情境。策略一:创设有效教学情境。1.用好教材中的“主题图”。◆策略一:创设有效教学情境。1.用好教材中的“主题图”。◆2.创设真实性的教学情境。◆策略一:创设有效教学情境。1.用好教材中的“主题图”。◆2.创设真实性的教学情境。◆3.创设以生活体验为出发点情境。◆策略一:创设有效教学情境。1.用好教材中的“主题图”。◆2.创设真实性的教学情境。◆3.创设以生活体验为出发点情境。◆4.科学适度地运用情境教学策略。◆策略二:有效课堂提问策略。策略二:有效课堂提问策略。1.问题要少而精。◆策略二:有效课堂提问策略。1.问题要少而精

3、。◆2.问题难度要适度。◆策略三:活动教学策略。策略三:活动教学策略。1.游戏活动。◆策略三:活动教学策略。1.游戏活动。◆2.操作活动。◆策略三:活动教学策略。1.游戏活动。◆2.操作活动。◆3.体验活动。◆策略四:有效习作教学策略。策略四:有效习作教学策略。1.结合情景设计习题。◆策略四:有效习作教学策略。1.结合情景设计习题。◆2.习题的内容要活。◆策略四:有效习作教学策略。1.结合情景设计习题。◆2.习题的内容要活。◆3.习题的形式要多样。◆策略四:有效习作教学策略。1.结合情景设计习题。◆2.习题的内容要活。◆3.习题的形式要多样。◆4.习题要少而精。策略五:激励评价

4、教学策略。策略五:激励评价教学策略。1.运用不同的尺子评价学生◆策略五:激励评价教学策略。1.运用不同的尺子评价学生◆2.评价方式多元化◆策略五:激励评价教学策略。1.运用不同的尺子评价学生◆2.评价方式多元化◆3、注重延缓评价的运用◆谢谢大家!让我们先来看一看全国第七届深化小学数学改革观摩交流会上张齐华执教“认识分数”一课时对教材主题情境的处理:师:叮叮和当当在一次郊游中遇到了一些与数学有关的问题,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媒体出示课本 主题图)谁能帮他们把东西分一分?4个苹果怎么分生:把4个苹果平均分成2份,他们每人分到2个苹果。(媒体出示分的过程)师:2瓶水呢?(生答略)师:每

5、样东西分得同样多,在数学上我们把它叫做——生:平均分。师:可是蛋糕只有一个,还能平均分给两个同学吗?生:能。师:每人分多少?生:每人分得蛋糕的一半。师:是这样分吗?(媒体演示)蛋糕的一半是多少?(生答略)师:把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份都是蛋糕的一半,可是这一半该用怎样的数来表示呢?学生交流各自的想法,教师结合学生的交流,揭示课题:认识分数。张老师直接采用教材的主题情境展开教学,给我们的启示有两点:第一,一线教师对待教材需要充分尊重,深入钻研,准确把握,合理使用。第二,主题情境美丽的画面只是其表,其中蕴涵的数学问题并由此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才是根本所在(案例主题图的价值正体现在既贴近

6、生活又蕴涵认知冲突上)。由此,面对主题情境,教师应透过现象看本质,而不是热衷于外部材料、场景的无意义更换。◆课例1:《解决问题的策略》(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上册)教材上的例题是这样的:旅游团23人到旅馆住宿,住3人间和2人间(每个房间不能有空床位),有多少种不同的安排?有一教师在教学时设计了这样的情境:学校要组织同学们走出响水,走近社会,去连云港花果山游玩2天。顿时,教室里爆发出一阵欢呼声。教师又说:考虑到连云港花果山游人较多,要事先预定房间。我们可以怎么安排在连云港的住宿呢?相机出示习题:我们班34名同学到旅馆住宿,住3人间和2人间(不考虑男女性别,但每个房

7、间不能有空床位),有多少种不同的安排?同学们兴趣盎然,学习积极性很高,很快解决了问题。接着,教师创设了“体验生活”活动中将遇到的付钱、买东西等问题情境,学生也一一解决,以此使解决问题的策略得以巩固,教学进展也很顺利。下课铃响了,正当执教老师满意地走出教室时,许多学生围上来,七嘴八舌地问:“老师,我们真的要去花果山吗?”“老师,我们什么时候去花果山?”当时老师一片茫然,随口答道“你们真以为去?这是为了做题目随便说的!”刹时,学生“啊?!”脸上流露出因感到上当受骗而不满的神情。[案例分析]:虽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