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参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岑参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ID:37756512

大小:1.14 MB

页数:21页

时间:2019-05-30

岑参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_第1页
岑参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_第2页
岑参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_第3页
岑参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_第4页
岑参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_第5页
资源描述:

《岑参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边塞诗派指唐朝开元、天宝年间形成的一个以反映唐朝边界战争生活为主要内容的诗歌流派。代表作家有高适、岑参等诗人。主张:1、以诗歌来反映边塞的山川景物和风土人情;2、表现从军边塞、杀敌报国的意志;3、讴歌边塞将士不畏辛劳、保卫边陲的战斗精神;4、抒发御敌建功的愿望和安边定远的思想;5、描写将士和亲人相互思念的深沉情感;6、讽刺并劝谏拓土开边、穷兵黩武的统治者。边塞诗人——岑参一、作者介绍:岑参(约715-770),湖北江陵人,唐代边塞诗派的著名诗人。天宝进士,曾随高仙芝到安西、武威,后来又往来于北庭和轮台之间。晚年为嘉州刺史。世

2、称岑嘉州。由于从军多年,对边疆生活有深刻的体验,因而善于描写塞上风光和战争景象。他的诗气势豪放,色彩鲜明,风格多样,与高适齐名,并称“高岑”。有《岑嘉州集》。二、创作《岑嘉州集》,存诗约四百首。岑参一生两次出塞,共写作了七十多首边塞诗,是盛唐诗人中写作边塞诗数量最多的。创作特点:语奇体峻,意亦奇造。三、诗歌内容(1)抒发为国安边、建立功业的抱负,表现了强烈的入世精神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2)抒写边思乡愁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初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逢入京使》(3)描写域外

3、奇异风光和风土人情。四、艺术特色1.诗作充满了昂扬进取精神。充满了山川奇气和爱国壮志。2.诗体形式上,长于七言古诗,容量大,内容丰富,气势充沛。3.艺术上,善于观察,精于描绘,善用丰富的想象、新奇的比喻和合理的夸张。参诗语奇体峻,意亦造奇——殷璠《河岳英灵集》参诗能作奇语,尤长于边塞。——沈德潜《唐诗别裁集》嘉州之奇峭,入唐以来所未有。又加以边塞之作,奇气益出。——翁方纲《石洲诗话》岑参兄弟皆好奇。——杜甫《渼陂行》岑参边塞诗的“奇”(1)奇景:边塞奇异壮丽的风光。君不见走马川,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

4、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2)奇情:艰苦的军旅生活中,渗透着激昂慷慨的情感。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轮台城头夜吹角,轮台城北旄头落。羽书昨夜过渠黎,单于已在金山西。戍楼西望烟尘黑,汉兵屯在轮台北。上将拥旄西出征,平明吹笛大军行。四边伐鼓雪海涌,三军大呼阴山动。虏塞兵气连云屯,战场白骨缠草根。剑河风急雪片阔,沙口石冻马蹄脱。亚相勤王甘苦辛,誓将报主静边尘。古来青史谁不见,今见功名胜古人。诗歌赏析这一首诗写的是白天出征,诗中写景状物

5、都紧紧扣题,并寓含歌颂揄扬之意。这首边塞诗虽题为送行,却重在西征。希望对方扫清边尘,立功异域。开始六句写战斗以前两军对垒的紧张状态。诗人没有从自然环境落笔却直接从战阵入手来创造战争气氛:军府驻地的城头,角声划破夜空,呈现出一种异样的沉寂,暗示部队已进入紧张的备战状态。据《史记·天官书》:“昴为髦头(旄头),胡星也”,古人认为旄头跳跃主胡兵大起,而“旄头落”则主胡兵覆灭。“轮台城头夜吹角,轮台城北旄头落”,连用“轮台城”三字开头,造成连贯的语势,烘托出围绕此城的战时气氛。将“夜吹角”与“旄头落”两种现象联系起来,就能表达一

6、种敌忾的意味,又象征唐军之必胜。接着倒插一笔:“羽书昨夜过渠黎(在今新疆轮台县东南),单于已在金山(阿尔泰山)西”,交待出局势紧张的原因在于胡兵入寇。“单于已在金山西”与“汉兵屯在轮台北”,句式相同,两个“在”字,写出两军对垒之势。敌对双方如此逼近,以致“戍楼西望烟尘黑”,描绘出一种濒临激战的静默。紧接四句写白昼出师与接仗。这里极力渲染吹笛伐鼓,是堂堂之阵,正正之旗,突出军队的声威。开篇是那样突兀,而写出师是如此从容、镇定,一张一弛,气势益显。诗人写军事,将是拥旄(节旄,军权之象征)之“上将”,三军则写作“大军”,士卒呐喊是

7、“大呼”。总之,“其所表现的人物事实都是最伟大、最雄壮的、最愉快的,好象一百二十面鼓,七十面金钲合奏的鼓吹曲一样,十分震动人的耳鼓。和那丝竹一般细碎而悲哀的诗人正相反对。”(徐嘉瑞《岑参》)于是军队的声威超于自然之上,以致冰冻的雪海亦为之汹涌,巍巍阴山亦为之振撼,这出神入化之笔表现出一种所向披靡的气概。“三军大呼阴山动”,似乎胡兵亦将败如山倒。而下面四句作者拗折一笔,战斗并非势如破竹,而斗争异常艰苦。“虏塞兵气连云屯”“战场白骨缠草根”,借战场气氛之惨淡暗示战斗必有重大伤亡。以下两句又渲染气候之奇寒。“剑河”、“沙口”这些地

8、名有泛指意味,地名本身亦似带杀气;写风曰“急”,写雪片曰“阔”,都突出了边地气候之特征;而“石冻马蹄脱”一语尤奇:石头本硬,“石冻”则更硬,竟能使马蹄脱落,战争之艰苦就可想而知了。作者写奇寒与牺牲,似是渲染战争之恐怖,但这并不是他的最终目的。他如此淋漓兴会地写战场的严寒与危苦,是在直面正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