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接地线中常见的不正确行为

挂接地线中常见的不正确行为

ID:37765444

大小:23.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30

挂接地线中常见的不正确行为_第1页
挂接地线中常见的不正确行为_第2页
挂接地线中常见的不正确行为_第3页
资源描述:

《挂接地线中常见的不正确行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杜绝挂接地线中常见的不正确行为挂接地线(指临时接地线)是电气工作中常使用的一项重要安全技术措施,特别是准备在服役的电气设备上进行检修时,只有做完挂接地线的安全措施后,才能被允许开始工作。接地线是保护检修人员不可缺少的安全屏障,由于使用简单,经常容易被忽视。甚至会失去了挂接地的安全保护效果。1接地线的工作原理及参数  接地线作用就是将大地的零点电位与电气设备相联接,使所检修的电气设备始终处于安全电位,防止突然来电对工作人员和设备的侵害,电流经过接地线短接直接流入大地。要使来电流顺利短接,就要求降低接地线上各环节相关的

2、电阻的参数,也就是减小接地线自身电阻、线具的触电阻、土壤电阻和接地棒与土壤面的接触电阻。合格的接地线应该是用优质导体铜材料制作,因此只要接地线夹具接触面平整、干净,夹具吻合、紧固,线径符合要求,其自身电阻值及线具接触电阻值是很小的,可以忽略不计;而接地电阻就要看现场人员实际操作技能,其参数大小差异很大,若接地电阻太大,则所联接的电气设备就不是零电位(或不会接近零电位),有可能导致严重触电,所以,实际工作中必须引足够重视!2挂接地线的不正确行为及其纠正方法;2.1线路中的接地线;常使用的便携式短路接地线都配有专门的接

3、地线夹(具)、接地棒,接地棒是做临时性接地极用,使用时应先打入地表层,一般在线路作业时应用比较多。从接地线实际使用情况看来,不少人图省事方便,喜欢将接地桩打在松散的土质中;或者简单地认为,只要打入接地桩就行了;还有的片面理解为将接地棒打入地面60cm,另一端挂在电气设备上,似乎就符合挂接地的安全技术要求。而忽视挂接地的真实效果,即如何降低接地线回路的接地电阻,减少通过事故电流的阻力。;2.1.1土壤电阻率对接地电阻的影响接地电阻大小与土壤电阻有关,其中ρ——土壤电阻率(Ω·m)是衡量土壤阻值的主要数据。如有机粘质土

4、为10,砂质粘土为100,黄土为250,砂土是500,多石土壤则是1000,而岩石高达10000,高低相差几千倍。线路越长其地质成份越复杂,如岩石层(风化石、半风化石)、砼地面(水泥地面、人行道板)等地表层,还有受气候影响的冰冻层,这类地表层的物理性能是粘结差、土壤电阻率高,即使是把接地棒按规定打入地面60cm,接地电阻也难符合要求;加上工人打柱过程中,因土质坚硬难打入而产生晃动,加大了接地棒的金属表面与地表间的空隙,不能与地层面有效接触,还会增大接触电阻,减少接地线的分流能力。2.1.2打接地桩注意事项;为减少土

5、壤电阻和接触电阻,使检修线路可靠接地,在打接地桩时,要选择粘质性强的、有机质多的、潮湿的实地表层:避开过松散、坚硬风化、回填土及干燥的地表层。冬季时,应先去掉表冻结的土壤,再打入接地桩;在较松散土质上挂完接地线后,再补打一下接地桩,消除挂接地过程中引起接地桩的松动。当然,若条件允许,更好方法是将接地线具牢固地钳夹在接地引下线(也叫防雷引下线)上;或者是直接固定在镀锌的铁塔上,同样因接地电阻大的原因,也不能将接地线钳夹在线路的拉线和金属管道上。;2.2电气一次设备检修的接地线;在电气一次设备检修需要挂接地线时,通常将

6、接地线夹在设备的金属构架上,因此在变电站、发电厂、开关站、配电室等电气运行场所,都有系统接地装置和接地点,可供挂接地线时直接使用。但现场的设备金属构架、避雷接地引线、设备接地线等大部分金属材料,多是采用容易生锈的铁件,所以需要定期防腐处理,这些铁件通常都刷上多道油漆。许多人往往会忽略这类情况,经常把接地线挂在已刷上油漆的铁件上,同样不能达到有效接地。因为在接地线的金属线夹与现场构件的铁件之间不能有效接触,被多层绝缘油漆阻碍,形成较大的接触电阻见图1,而每毫米厚油漆面可耐高达上10KV电压!等于没有接地,显然,在油漆

7、的铁杆上挂接地方法更具有危害性。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一是现场周围很难找到没油漆的金属件,虽然《电业安全工程规程》对此操作要求应先清理油漆面,但这样做,一是会破坏铁件的防腐层;二是清除油漆面时间短操作难,效果也就不佳,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很少做到。类似变电站、电厂、开关室等的一次设备的电气工作场所,应该按地域设置一些分布均匀、专用的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