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能格斗重心论

本能格斗重心论

ID:37765452

大小:48.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30

本能格斗重心论_第1页
本能格斗重心论_第2页
本能格斗重心论_第3页
本能格斗重心论_第4页
资源描述:

《本能格斗重心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重心重心包含于所有动作之中,习惯的下意识的影响潜移默化。重心的正确与否取决于正确的意识而非对动作的掌握。动作是建立在重心允许的条件之上的。力量与重量之移动存在于所有肢体和动作之中,因此存在你的主观的力的改变。虽然规范动作的技术要求是固定的,但每个人释放自己力量的方式却是不尽相同的。但所有人的重心移动都将遵循我的木桶原理。重心本来就存在,掌握程度却很大程度取决于后天。简单的、习惯的动作不需要刻意的重心控制,只有刻意的、复杂的动作才需要你去认真运用。所有的动作动都伴随着重心的变化:小动作时重心在体内移动;大动作时

2、重心随肢体运动而转移。一旦你的身体过于僵硬,你的重心就会难以转换。如果你的身体缺乏协调性,你的重心就会难以调整。这就是重心的作用。它如运水之管,如输电之线,如机之灵轴,如户之枢运。你又不要将重心想得太简单,那是你的动作太简单。不要将重心简单理解为力的发出点,它实际上是整个身体的协调点。不要将重心理解为所谓的协调性,它实际上是你与对方都在寻找的平衡点。重心是活的,它百变百动,它需要你积极调整自己以配合你的动作——动作的发出、转换、力的路线与距离、连续动作的联结……重心在身体中的移动要如水杯中的水,高度、摆动程度

3、和位置可以随意调整——既可晃又可偏;重心在肢体中的移动要如线路中的电流,线路(动作)一旦确定,电流(重心)就要到达指定的位置。这样,力的长短与动作幅度的大小就会随心所欲。这两者都能做到时重心就可以随意转换。这就是为什么有些动作要经过多次练习才能正常发挥一样。1.木桶原理木桶原理是我自创的一种重心变换的方法,其目的只有一个——调换重心。重心变换基本方向为上、下、左、右、前、后六种,这也是基本动作发出的六个方向。动作越小,转换内容越简单;动作越大,转换内容越复杂。但无论任何,所有复杂的动作都是由最简单的动作连接起

4、来的,因此只要能够熟练掌握技术就能完成较高程度的动作。这是需要你通过练习才能完成的。你在练习时要将自己想成一个木桶或想象自己身上套着一个木桶。静止时,你的重心线与木桶的中心线是重合的,你的重心及其贯穿线就是木桶的中心部分,上身原地转动时肩线的运动轨迹是桶的外壁,在保证原地倾斜时“木桶”不致失衡的范围就是你自己的近身范围。运动时,将自己的身体想象成装着水的木桶,你的重心要如水或电一般能自由运动于身体中的主线路。略见下图:ABCDE上图A:水平移动不应对重心的高低变化产生影响才会保持稳定。这个范围也正是木桶和你的

5、失衡角上图B:上下平移的木桶只会在其内部产生向心“漩涡”,这更加会保持你的平衡上图C:只要不打破完全上下平移的木桶的趋势和本来力,它就不会达到至倒的倾斜上图D:如同被抽起的旋转陀螺,它绝不会倒上图E:当水被垂直倒入木桶时,它的稳定无与伦比,此时也只被允许平行移动2.练习进攻中单一的动作多是以力驱使出来,重心的作用是辅助姿势和确定力的路线;防守时重心用于增加身体稳定性,此时重心不在上肢中,而是完全转移到下盘,上肢中留下的只是力量例:你只须保证身体稳定就可以正常出拳,但防守会使你下意识地调整重心和力量的分布使自己

6、身体相应对手的进攻而存在防守重点,这种分布的规律为力量与距重点距离成反比。但重心的僵滞会造成连续防守迟钝上肢动作进攻的连续性要以上肢力的中枢点为动作变换点,这个点又是随时变化的。大动作要以手为动作发动点,又要以肘为辅助;小动作以肘为动作转换点,通过变肘来变手;肩除了起到辅臂的作用外也可进攻。在上肢的防守中,一定不要再将手臂以点的形式进行防守,因为力点的作用是吸收其它部位的力以增加自己的力量,一旦用在防守中就会造成防守吃软的现象例:a摆臂A收肩主动防守b动肘带肘防护调整再进攻出拳到预定位置B收肘/送肘以肘继续进

7、攻/防守肘停上臂换力换手进攻/防守调整步法动肩下体进攻动作中重心的作用是辅助平衡,防守中重心的作用是保持身体的灵活性重心既要在踢腿时支撑身体,又要向力的方向送腿;既要将自己化作一部分力量以增加攻击效果,又要与腿中的力量保持一定的比例以区分自己与力量的不同。重心的方向总是与摆腿瞬间的方向是相反的,无论在地上还是在空中例:就如只有站得稳,手中的矛才能刺得硬一样。“站”与“刺”的力不同,但二者的合力又相同。又如你用木棒抡打物体,动作完成瞬间的错力就似摆踢时重心与摆力的关系单一的快速动作遵循这个原则:动作在先,重心紧

8、接,以重心带出力量,原则——速度就是优势重心始终都放在身体中。进攻中肢体中运动着的是力量而不是重心,但这力量又是自重心分出来的。虽然重心可能会根据实际进行高低调整,但重心是你一切动作、力量和平衡的不竭来源。技术简单时你可以任意发出动作,但动作一旦多了就难免失去正确的架势例:正马强桩的连续进攻在力度、流畅性、连贯性和与其它动作的配合上都优于只以力量催出的动作。更配以迫进时,力量、重心、步伐都会达到完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