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美育同行

我与美育同行

ID:37769420

大小:36.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30

我与美育同行_第1页
我与美育同行_第2页
我与美育同行_第3页
资源描述:

《我与美育同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我与美育同行南浔区石淙学校陆爱华[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展开和不断深入,美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越来越具体地渗透到各门学科的实际教学中。美育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有着丰富的内容和独有的特点,它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促进综合素质的有序达成。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努力引导学生去挖掘教材中美的因素,感受教材中美的文字,创造生活中美的能力,使学生在美的环境中一天天成长。[关键词]美育挖掘感受创造[正文]“美育”一词是德国启蒙时期的剧作家、美术家、历史学家席勒在其美学著作《美育教育》中首先明确提出并开始使用的。他认为,所谓美育就是审美教育,也称美感教育。今天,随着

2、素质教育的全面展开和不断深入,美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越来越具体地渗透到各门学科的实际教学中。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我认为,整个教育体系的重要目的在于:学校要教人学会在美的世界里生活,使没有美就不能生活,让世界之美创造出人本身之美。”多么精辟的论述!在这里,它揭示了学校美育的深刻内涵:培养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培养他们丰富而高尚的感情和崇高的精神境界,使学生成为按美的方式生活的人。只有这样,学生日后才会成为有益于社会的人。语文教材中蕴含着极其丰富、极其广泛、极其深刻的美学内容。它从不同的侧面、不同的角度反映了不同时代、不同

3、民族,不同国度的审美情趣、审美要求和审美理念。如果能引导学生“披文以入情”,让学生以审美的方式感受和认识世界,感染熏陶,潜移默化,从悦人、感人到育人,就能使他们培养起高尚的审美情趣,从心灵深处产生一种追求崇高、美好、文明的强烈欲望,从而使人的思想精神产生质的飞跃,较好地达到德育所企盼的目标。一、挖掘教材中美的因素。小学语文教材文质兼美,是教师“教书育人”的根本,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教科书。教材中的美育材料十分丰富,自然之美、社会之美、艺术之美,应有尽有。我们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潜能精髓,深入挖掘其思想性和艺术性,并充分利用,使学生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以受到良好的传统文

4、化熏陶并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和审美能力。充分领略教材的内容美,学习教材的形式美,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认真体会,引导学生从教材中去发现美。如《草原》的风情,《黄山奇石》的神奇,《美丽的小兴安岭》的绮丽,《海底世界》的奇异,《小池》的幽静……作者笔下的这些自然景色,不但激发了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情感,而且还陶冶了学生爱美的情操。李白诗中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是一种雄壮之美,“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是一种游子思乡之美。3《飞机遇险的时候》中把生的希望送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的周恩来,为学生塑造了人物形象美。《南京长江大桥》,不仅表现出的人文景观美,还颂扬了我国劳

5、动人民伟大的创造力。以及革命战争中的英雄黄继光、刘胡兰等这些人物形象,对于启迪学生心灵,培养学生良好品质起着“润物细无声”的作用。二、感受教材中美的文字。小语教材大多是节选的名篇佳作,这些内容都通过语言文字来表现的,我们应以文字为中介感受这些文章的美。要感受美,就必须要实施叶圣陶先生所说的“美读”。教师进行“美读”示范,引导学生进行“美读”训练,是使学生感受语言文字美的主要方法,教师“美读”把无声的文字变为有声的语言,把抽象的文字变为真实的感情,调动学生听觉和思维,使文章中的人物、情景跃出纸面,浮现于学生眼前。在此基础上学生通过“美读”练习,出于口,闻于耳,记于心,多

6、方面感知文章的内容,能与作者心灵相通,从而悟出文章的美来。课文像台机器,默读只是看到了它的外形,朗读才是把它转动了起来,才能真正看到它的妙处。怎样才能让学生通过朗读课文欣赏到课文的美呢?⑴要指导学生正确地朗读课文,做到“五个不”:不读错字,不添字,不丢字,不重复,不唱读。⑵要指导学生流利地朗读课文,把课文读得通顺、流畅,且速度适当。⑶要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首先要读出不同的语调,把不同的情绪和性格,如快乐、伤心、急燥等,都通过语气、语调形象地表现出来。还要把作者对所写人物的态度,如同情、讽刺、批判、赞扬等表达出来。如《草原》这篇课文,是一篇集自然美、人情美和语言美

7、为一体的感人之作,教师指导学生朗读时,要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语文的语言特点,用欢快、喜悦、赞叹的语气读出大草原景美、人情美、语言美。其次,要读出停顿。通过停顿,把文章中表现的喜怒哀乐等各种不同的情绪表现出来。如:《难忘的泼水节》结尾几个感叹句,要虚实结合,要情绪激动,读出陶醉在幸福中的感觉。再次,要读出重音,把句子中应强调的词语读得重一些,响一些。另外,还可以男女生读,个别读,师生对读,分角色朗读,表情读等等。美读能够把把文章美的思想感情,用“原法原味”的美的声韵传达出来,把“写在纸上的语言变成活的语气”。三、创造生活中美的能力。“审美创造力”就是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