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寄情思与明月说课稿(何萍)

我寄情思与明月说课稿(何萍)

ID:37769549

大小:34.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30

我寄情思与明月说课稿(何萍)_第1页
我寄情思与明月说课稿(何萍)_第2页
我寄情思与明月说课稿(何萍)_第3页
资源描述:

《我寄情思与明月说课稿(何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我寄情思与明月》说课稿说课人:枝江一中语文组何萍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我寄情思与明月》是高中语文读本二第七单元“绵绵乡情”的第二篇课文,是一篇抒写浓郁的相思之情的诗化散文。语言优美,结构严谨。文章篇幅长,阅读的难度大。总体来说,这篇文章既有助于学生领会作者对故乡的深厚感情,并从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加深对故乡的认识;又有助于学生学习作者以时间为表层顺序、以思想的发展为深层顺序的布局谋篇的技巧;而且也有助于学生学习作者描写景物的技巧,感受到诗化的语言的艺术魅力。2.教学目标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知

2、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目标体系,我确定如下目标:(1)学习作者以时间为表层顺序、以思想的发展为深层顺序布局谋篇的艺术。(2)学习作者描写景物的技巧,感受诗化的语言的艺术魅力。(3)领会作者浓烈的思乡之情,进一步认识故乡的重要意义,激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3.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通过语言的品味赏析,体会作者浓浓的故乡情。(2)教学难点: 探究作者布局谋篇的艺术。 二、说教学方法 1.学情分析所教学生为高一年级学生。高一的学生通过必修教材第二册散文单元《荷塘月色》、《故都的秋》、

3、《囚绿记》等篇目的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赏析散文的能力,能对散文的结构美、语言美、意境美进行赏析。此文作为读本上的文章,主要是进一步训练学生赏析的自觉意识和自主赏析的能力。 2.几点教学想法(1)本文篇幅长,阅读难点大,又是读本上的文章,因而教学不可能面面俱到,而应抓住重点,精当突破。(2)本节课的教学主要是以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为主,其间,辅之以教师的示范引路,从而较好地将学生的自主意识充分调动起来。在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时,没有地把所有问题都交由学生合作讨论,这样容易使一部分同学形成强烈

4、的依赖心理;而是将偏容易的题以学生独立思考为主,难的问题,也必须先给出独立思考的时间,然后再进行合作完善。这样就能将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和合作探究完善结合,(3)教学始终把握好几个基本点:一是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课堂上突出了以下习惯的培养:运用工具书的习惯,积累基础知识的习惯,记笔记的习惯,倾听的习惯,独立思考的习惯,合作探究的习惯等。二是培养学习的能力,课堂上突出了以下习惯的培养:阅读能力,赏析能力,归纳能力,筛选信息的能力,互相评点的能力,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质疑探究的能力等。三是使学生受到美的熏

5、陶渐染。通过赏析优美的文句体会语言美,通过品味作者的情感体会情感美,通过配乐诵读感受音乐美。3、教法:示范赏析法、自主合作探究法4、学法:整体感知法、诵读法、赏析品味法、自主合作探究法5、教学手段在教学手段的使用上,主要是将多媒体的使用与精要的板书相结合。多媒体使用,容量大,规范。板书能留下学生思维中的精华,凸现规范性课件的形成过程。 三、说教学过程 本文拟定一课时教学。(一)检查字音(二)导入:由古人“思乡”名句导入(三)介绍作者(四)浏览全文,整体感知:眼前——回忆——眼前(五)回读重点,深度探究第

6、二部分,作者在描写故乡之月时,写了故乡的哪些月景?是按什么顺序安排的?“瓜棚之月”和“七月之月”的顺序能否调整?1、学生独立思考2、班级交流,明确:所写月景:五月之月、瓜棚之月、七月之月、中秋之月时间顺序、思想逐渐成熟这一环节重在引导学生在把握作品思路时,不只是浮于表面,而是能学会深入思考,深度分析,也进而养成学生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3、探究小结:(六)、品读经典,自由赏析1、教师示范诵读并赏析设计这一环节,一是通过教师的诵读,进一步让学生体味文章优美的意境,受到美的熏陶,产生更浓烈的诵读的兴趣;二是给

7、学生的赏析引路,避免学生在赏析时不知所措,或流于形式。从课堂效果来看,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2、以小组为单位赏析3、班级展示交流第一组已在诵读赏析时还有其他学生在继续自己的诵读准备工作,没有认真倾听。发现后我及时加以了制止,并引导学生认真倾听,从而培养学生正确听课的习惯、全方位参与课堂学习、全面培养自己能力的意识。4、赏析小结:(1)大量运用修辞手法,尤其是比喻的手法使文章形象生动,充满诗情画意。(2)大量运用叠音词,使作者的情感表达得更真切、细腻、形象,且增强了散文的节奏感和韵律美,从而增强的文章的感染

8、力。(七)课堂小结引导学生独立小结,养成回顾课堂内容,自觉小结的习惯。(八)课外探究引路1、白璧有瑕否?(1)19段:它如同一枚熟透了柿子,散溢着浓馥的芳馨(2)20段:随着夜的脚步,那月华渐渐地褪去罕见的金色,变得白炽起来2、有许多事物能唤起我们对家乡的怀念:老树、老街、老屋、门前的池塘、一塘的荷花……想想夕阳的余晖和袅袅的炊烟,想想母亲呼唤儿女的声音……请置身于某个情境,写一个不少于300字的片断。因为本文理解的难度大,要在课堂上设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