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子密州出猎 达标测试

江城子密州出猎 达标测试

ID:37769779

大小:37.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30

江城子密州出猎  达标测试_第1页
江城子密州出猎  达标测试_第2页
江城子密州出猎  达标测试_第3页
江城子密州出猎  达标测试_第4页
资源描述:

《江城子密州出猎 达标测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江城子·密州出猎》达标测试姓名:得分:一、默写全首词二、巩固练习1、这首词的作者是_____朝的__________,字_______,号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和__________并称“三苏”。他的词属于______派。2、词萌芽于_____(填朝代名),形成于____朝,盛行于________,最初称为“______”或“________”,也有人把它称为“___________”。根据字数的多少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3、词

2、中“太守”指________;“孙郎”这里借指_____________。4、本词上片写景,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的宏大壮观的场面;下片言志,抒发了词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豪情壮志。5、在词中作者运用冯唐的典故,用意是()A.希望君王听从己见,废除新法。B.希望君王能重新启用他,赋予大任。C.希望运用冯唐的力量,让打猎更顺利。D.希望君王能够将冯唐派遣至己处。6、对这首词赏析正确的一项是()A.词的上片开头三句,不仅写出了打猎时威

3、武的阵容,而且突出了作者少年的豪情。B.上片中“千骑卷平冈”一语,极言行走之快,可见出猎者情绪高昂,精神抖擞。C.词的下片作者以冯唐自喻,表达了自己企望为国御敌立功的壮志。D.词的上片以记叙为主,语言粗犷、豪放;下片以抒情为主,语言婉约、纤柔。7、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词起句着一“狂”字,贯穿全篇,统摄了全词。B.“亲射虎,看孙郎”。作者希望自己能建功立业,报效朝廷。C.“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词人表示自己敢于为蒙冤受屈的将领直言。D.“天狼”喻指西北方的敌人,表达了词人渴

4、望抗敌戍边的雄心。8、下列对这首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用夸张的修辞方法描绘了出猎的壮阔场面。B.“酒酣胸胆尚开张”等三句刻画了词人以酒壮胆,口吐狂言的醉态。C.“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表达了词人渴望摆脱政治窘境,为国效力的心情。D.“江城子”是词牌名,“密州出猎”是这首词的题目。9、全词抒发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雄心壮志和豪迈气概。10.从表达方式上看,词的上阕重在;下阕重在。1

5、1.对这首词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词的上阕描绘打猎的壮阔场面,下阕抒发由打猎激发出来的胸襟抱负。全词由实而虚,由叙事而抒怀。]B.苏轼作此词时正值壮年,而以老夫自称,是因为作者心怀壮志却仕途坎坷,深感岁月易逝,人生易老,所以才要“聊发少年狂”。C.作品融叙事、言志、用典为一体,调动多种艺术手法,表现了作者宝刀未老、志在千里的英雄豪气。D.此作是东坡豪放词的代表作之一,它对李清照词风的形成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苏、李二人成为了宋朝豪放词派的代表人物。12.词的上片突出观猎盛况的一个词是:“”。13.

6、本词表现作者过人的胆略与勇气的句子是,表现作者希望再为朝廷重用,以实现宏大的报国之志的句子是。14.从词风上看,本词属于派。15.作者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16.对这首词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A.全词由叙事而抒怀,开篇以“老夫”自况,着一“狂”字体现情怀,统领全词。B.词中两次用典,上阙自喻孙权,下阙又自比冯唐。C.全词塑造了一个慷慨激昂、走马挽弓,渴望建功立业的爱国志士形象。D.这首词从题材、情感、艺术形象到语言风格都体现了粗犷、豪放的风格。17.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这首

7、词上阙浓墨重彩地描绘出猎时的场面,下阕生动形象地刻画了一位挽弓劲射的志士形象,反映出诗人的豪情狂态和关心国家命运的爱国精神。B.词中“卷”字极具表现力,既写出了出猎时千骑奔腾的壮阔场景,又表现了出猎者情绪高昂的豪迈气概,为凸显“老夫”的狂放形象营造氛围。C.诗人在词中多次用典,以孙权、魏尚自比,以“天狼”借指敌人,直接表达自己期盼重被朝廷重用、驰骋沙场、杀敌报国的强烈愿望。D.诗人用语刚劲,挥洒自如,融叙事、言志、用典为一体,完成了艺术形象的塑造,体现出诗人粗犷、豪放的风格。18.词中典故出自《史

8、记》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表达了什么意思?19.请找出这首词中描写出猎场景的句子。20.词中的“倾城”的意思是,“为报倾城”体现了当地百姓对苏轼态度是:答案:二、巩固练习1、这首词的作者是_____朝的__________,字_______,号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和__________并称“三苏”。他的词属于______派。宋苏轼子瞻东坡居士苏洵苏辙韩(韩愈)柳(柳宗元)加欧阳(欧阳修),三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