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分析研究教材

怎样分析研究教材

ID:37770462

大小:41.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5-30

怎样分析研究教材_第1页
怎样分析研究教材_第2页
怎样分析研究教材_第3页
怎样分析研究教材_第4页
怎样分析研究教材_第5页
资源描述:

《怎样分析研究教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怎样分析研究教材一、教材的概念教材的定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教材之课堂上和课堂外教师和学生使用的所有的教学教材,比如,课本、练习本、活动册、故事书、补充练习、教辅资料、自学手册、录音机、录像机、计算机光盘、复印材料、报刊杂志、电视节目、幻灯片、卡片、教学实物等。教师自己编写的或设计得材料也可称之为教学材料。总之,广义的教材不一定是装订成册或正式出版的书本,凡是有利于学习者增长知识或发展技能的材料都可称之为教材。狭义的教材就是教科书。教科书教科书是一个课程的核心教学材料,从目前来看,教科书出了学生用书以外,几乎无一例外地配有教师用书、练习册以及配套读物、挂图

2、、卡片、音像带等。很显然,广义的教材既包括课堂教学的教科书,也包括其他所有有利益学生学习的材料。《标准》中的教材主要是指狭义的教材,即教科书。二、对教材整合的思考及对教材内容说明以前的《教学大纲》把小学教材教学内容分为七个方面:①数与计算;②量与计量;③几何初步认识;④代数初步知识;⑤比和比例;⑥应用题;⑦统计初步认识。当前《新课标》只把小学教材教学内容分为四个领域:①数与代数;②空间与图形;③统计与概率;④实践与综合应用。前者对知识的划分比较细,教材中例题和习题比较配套,老师们在教学中比较好操作,但不足的是:对培养学生创造意识和实践能力方面就力不从心了。而

3、新的数学教材奖以学生的数学活动为主线,着重强调学生的数感、空间观念和统计思想及估计意识的发展,通过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等方面等方面内容的安排,突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的发展。 三、教材的地位分析教材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主要工具,如何学好、用好教材,是教师一辈子都在思考和探究的问题。过去,“半部论语治天下”,教师教的是教材,学生学的是教材,教师与学生仿佛就是靠教材来发生和维系关系的。于是就有了“以纲为纲,以本为本”。然而事实上,一方面大家紧抱住教材不放,却未能充分利用它的资源,另一方面很多人成了教材的奴隶,跟这教材亦步亦趋

4、。进入课改,我们到底应该怎样看待教材,又怎样去使用教材呢?1、教材不是一本薄薄的书,而是一座矿藏无限的资源库,当我们拿到教材,千万不能只把它看作是一本书,我们手捧的是自然与社会的精华、历史与现实的浓缩。而我们教师就是一个导游,要和孩子一起去采集无尽的宝藏。2、教材不是教学的全部,而是教学的一个载体,教材是工具,是手段,是师生发展的平台,是构建师生平等、民主、和谐师生关系的媒介,从这个角度说,教师既要有能力把问题简明的阐明清楚,同时也要有能力根据教材的提示、教学的任务、学生的实际,引导学生去探究,去自主学习。如果总是对学生不放心、不放手,学生学到的却不一定会,

5、学会的却不一定会做,其终身学习的能力也培养不了。3、教材不只是一个简单的文本,而是一座贯通联系的桥梁,教材是学科的文本,但任何学科都不是孤立的,尤其是进入课改以后,面对教材,我们每一个教师都应站在大学科的角度审视,看看它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以便打开通道,构起网络,即让学生立体的去学习科学知识,又能掌握科学的、联系的学习方法。我们要创造性使用教材。四、新教材编排的特点及使用策略1、题材源于生活(策略:教学要基于学生的生活)信手打开教材,可以看到很多题材都来源于学生熟悉的生活。比如,一年级上册中“比长短、高矮”,教材中出现了几个小朋友在桌子上比自己的铅笔、尺子的长

6、短,教师按小朋友的高矮来排队,“第几”中出现的是公园售票处的排队场景,“9加几”是以学生运动会的画面切入,一年级下册中,“位置”的教学选取的就是教室的场景,在“20以内的退位减法”中,主题图提供了买气球、套圈游戏、捉迷藏、丢手绢等许多孩子喜欢的游戏场景,“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以一系列学校生活内容(发新书、联欢会、作业评比等)为素材引出计算问题,使原来比较枯燥的计算有了丰富的现实背景,书中大量的习题也是学生在校内外生活中亲身经历的,比如“快乐的星期天”(认识时间)、“电影院找座位”(位置)、“作业评比”(比多少应用题)、“小小商店”(数学实践活动)、到商店

7、购买学习用品等等。这样的题材选择体现了新课程提出的“有意义的数学应该是现实的”这一理念,同时也启示我们: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应该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上,我们的教学必须基于学生的生活经验进行。2突破解决问题(策略:让学生经历探索数学知识的过程)解决问题是数学活动的核心,围绕问题的解决过程,让学生经历观察、猜想、验证、推理、交流的丰富的数学活动,是小学数学新教材的又一特点。例如,一年级下册“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一课,教材提供的情景是开联欢会,桌上摆着一箱24瓶的饮料和零星的9瓶,题中问“咱班有33人,这些饮料每人一瓶够吗?”由此,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这样一个

8、过程。⑴从身边的生活实际引出计算问题,让学生通过观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