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面对的机遇和挑战一

我们面对的机遇和挑战一

ID:37773647

大小:321.6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9-05-30

我们面对的机遇和挑战一_第1页
我们面对的机遇和挑战一_第2页
我们面对的机遇和挑战一_第3页
我们面对的机遇和挑战一_第4页
我们面对的机遇和挑战一_第5页
资源描述:

《我们面对的机遇和挑战一》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我们面对的机遇和挑战(一)1、巩固新政权(1949~1952)考点25了解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发生的重大事件(1949年~1978年)2、社会主义三大改造(1953~1956年完成)和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3、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失误与挫折(1958年~1976年)4、成长中的骄傲——“两弹一星”(50年代~70年代)5、外交成就——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1978年前)1、肃清反革命运动:肃清国民党留在大陆的残余武装和土匪;2、和平解放西藏;3、建立各级人民政府,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4、完成土地改革,封建土地制度被彻底消灭。(农民个体所有制

2、)抗美援朝(1950年~1953年,彭德怀为总司令,取得胜利。)1、巩固新政权(1949~1952)国内:国外:社会主义的改造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个体经济(私有制)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个体经济(私有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私有经济农村合作社的成立集体经济(公有制)手工业生产合作社的成立集体经济(公有制)公私合营国有经济(公有制)2、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完成的时间:意义:标志1、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2、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了3、中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956年(底)(根本改变)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时间

3、:意义:1953年——1957年中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成就:鞍钢恢复并扩建中国第一辆国产汽车诞生武汉长江大桥建成第一辆喷气式飞机诞生川藏、青藏、新藏公路建成……现在是第十二个五年计划(2011-2015)3、建国后我们的失误和挫折3、文化大革命(1966—1976)1、“大跃进”运动2、农村人民公社化失误与挫折造成的后果民主和法制遭受严重践踏;广大干部和知识分子深受迫害文物古迹遭受无法估量的重大损失违背了经济发展规律,给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造成重大损失。还对自然环境、人们思想造成危害具体表现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大炼钢铁)共产风(

4、大锅饭)破“四旧”贴“大字报”开“批斗会”邓稼先4、科技成就——“两弹一星”1、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中国打破了超级大国的核垄断,为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重要贡献。2、1966年10月,装有核弹头的地对地导弹发射成功并实现核爆炸;1970年,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被称为“两弹元勋”的科学家有哪些相关的知识考点?时间:地点:内容:意义:1、思想上:2、政治上:3、组织上:考点26理解中国共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深远意义中国从此进入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时期。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国历史的一个伟大转折。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改革开放

5、1978年12月北京恢复了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邓小平为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改革开放改革开放开始的地方内容成就农村沿海地区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城市:改单一的公有制经济为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激发农民生产积极性很快解决温饱问题解放了生产力,促进生产力发展。设立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宁波)开放范围不断扩大,逐渐形成全方位开放格局。吸收了外资、先进技术、管理方法,扩大了对外贸易。——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评价:A 使中国经济得到了持续、稳定、快速的发展;B 也使人民的生活水平获得前所未有的提高。2001年加入WT

6、O,中国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列举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成就:中国加入WTO;青藏铁路建成;杭州湾跨海大桥建成港澳回归神舟载人飞船的成功发射;北京奥运成功举办2010年成功举办上海世博会列举浙江(宁波)改革开放以来的成就:杭州湾跨海大桥建成通车宁波-舟山港成中国第一港甬台温铁路通车、舟山连岛大桥建成改革开放以来成就取得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还有?考点27“一国两制”的含义及其伟大实践的意义一、含义:就是在一个中国的原则下,祖国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港澳台实行资本主义制度。二、目的:三、“一国两制”已经成功实践于哪两个地区?1997年7月1日,香港顺利回归祖国;19

7、99年12月20日,澳门顺利回归祖国。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目前阻碍台湾统一的势力:岛内台独势力和外国反华势力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维护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四、我国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解决台湾问题的政治基础:一个中国的原则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立场:四个“决不”意义?材料:(1)2004年10月10日,陈水扁发表“双十讲话”。陈水扁在正式的、重大的场合公开给“台湾正名”,将“中华民国”定位于台湾,明目张胆地分割中国主权。(2)2005年3月14日十届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反分裂国家法》。陈水扁当局鼓动号称百万民众的“3·36”大游行,结果当天游行人数仅有27

8、万左右。问:1、陈水扁的言行的实质是什么?2、台湾的主流民意是什么?由此联想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