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的教育状态

理想的教育状态

ID:37775277

大小:19.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30

理想的教育状态_第1页
理想的教育状态_第2页
理想的教育状态_第3页
资源描述:

《理想的教育状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理想的教育状态提到教育,中国人总喜欢把它跟考试挂钩。在基层教育工作了十多年,更换了三五个局长,每一个局长上台,总有一个口号“大刀阔斧抓成绩”。所以,十五年来,经历过各种形式的“改革”,然而,“杨思”也好、“和谐高效”也好,其实只是定期换换名字,课堂“演戏”形式上小变大不变,永恒不变的就是年年统考给老师排排队——乐此不疲。还有一点没变,不管提什么样的改革,学生自始至终就是圈养的教室里,学习语文、数学、英语。音体美等等教育,一则缺乏专职教师,二则,基层根本意识不到音体美教育的价值!所以,在基层,对于教育的理解就是语文、数学、英语的分数。基于这种理解,不管教育“改革”如何提,怎么改,基

2、层抓分数的作风是雷打不动的。这一风气,只怕不单单是某一个小地区的教育形态,全国范围内,真正意识到为育人而教育的“改革”凤毛麟角了!真搞不清楚,解放后国内的教育如何痴迷于这种考试型的教育,因为,在我看来目前的学科设置是极度不合理的:以语文教育为例,理想中的语文,教学生识字、然后就是读书,对于儿童来说,先教识字,这个可以借助于朗朗上口的“经文”,也可以是顺口溜的儿歌、儿童诗歌。然后可以引导他们阅读童话、儿童诗歌,并学习用简单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点点滴滴的思想——不求数量上的多少,但求表达的真实、连贯。同样,不求学生思想表达上的一致,但要培养良好的阅读、思想的习惯。同样,一所学校需要有自己

3、的一个“文化阵地”,有那么一批热心的“小编辑”,更能吸引无数的热心“小作者”、“小编辑”。像今天的语文教育,跟孔乙己一般痴迷在一些死板的理论里,不鼓励自由阅读与创作,用统一的作文题目教会学生“编作文”,要求学生考高分,在我看来,目前的语文教育完全与语文精神背离的。就目前的数学教育来说,我更没有觉得多数人有这么学习的必要。作为基础学科,大多数人只要学习一些简单的、日常生活必须的加减乘除运算就可以了,然而,目前数学教育安排的很多内容难度过大,学生学不好不说,即使学好了也用不上。中国的数学教育只是教学生做题、考试,学生根本没有机会阅读到国内外著名数学家的数学著作,没有接触太多的数学思想

4、,甚至于对于数学发生和发展的空间根本没有概念,造成那样的教育结局——很多孩子学会数学之后,除了考试几乎什么都不会,更不明白数学的价值和意义是什么!很多知识成为浪费他们太多时间的发展障碍!所以,理想中的教育,数学的难度要精简,另外,安排有特长的学生去阅读一些浅显的数学著作,厘清数学发展的脉络。当代教育对于科学精神的理解几乎处于无知水平,他们用“成人的眼光”逼迫学生去死板的学习数学、语文和英语。然而,根本不懂得从小给学生埋下探究科学习惯的重要性。从小学起,我们就应该安排一些简单的科学现象,领着孩子们去经历科学知识探索的过程,给予他们足够的科学书籍,启迪他们头脑中的科学意识,鼓励孩子们

5、发明和创造。对于音乐和书法绘画等等艺术教育,在小学绝对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尽最大努力的发展好。从授课过程中,发掘那些学有余力、富有特长的小孩,让他们有足够的自由沉浸在艺术探索中,从小烘托出良好的社会氛围,培养各种各样的“小画家”、“小音乐家”等等。可是,即使在城里,这种艺术教育似乎只是课外辅导班的职责,体制内的教育者只是跟着混个“荣誉”罢了!同时,一个地区的教育,必须对各地的“特色工艺”足够的尊重。在当代,很多地方、很多文化遗产面临灭绝的倾向。更多的原因在于学校教育全国性的痴迷于语数外的考试分数,对于自己本民族土生土长的一些艺术形态缺乏足够的尊重。中国古代发明了几个词语舍本逐末、

6、邯郸学步,用来形容解放后一味模仿西方学科设置模式的当代应试教育几乎再合适不过了。另外,教育必须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做饭、做家务,甚至于可以给那些不能擅长考试的孩子们安排一些简单的手工、木工、种植养殖的科学生活技能教育,让每个人在受教育的过程中都能够体验到学习、收获的快乐。给予每个人平等的对待。如果有足够的教育自由,理想中的教育,我不想为了自己的点点虚荣而逼着所有的小孩去死板的学习数学、语文、英语,更不会因为他们考试成绩不出色而给他们扣上差生、学困生等等各种歧视性的名字。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长,每一个孩子都会拥有自己的特长,教育的宗旨不是给孩子们排队,更多的,是要发现和

7、发掘每个人的特长,并引导他们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内取得最好的发展。教育,既要尊重学科精神,更要尊重每个人身上的特长!绝不应该为了成人的迂腐偏见,而把所有的孩子禁锢在同一个死板的考试模板里,这种教育对于自己本民族的文化传统、自己的未来,都是极度不负责任的! 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和谐的师生关系是维系教学活动的基本关系,是最高尚、最健康的人际关系,是培养学生创造思维、合作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前提。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的作用是引导、启发和帮助学生学习,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创造轻松舒畅的课堂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