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外交礼仪略论

中国近代外交礼仪略论

ID:37777185

大小:1.43 MB

页数:7页

时间:2019-05-30

中国近代外交礼仪略论_第1页
中国近代外交礼仪略论_第2页
中国近代外交礼仪略论_第3页
中国近代外交礼仪略论_第4页
中国近代外交礼仪略论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近代外交礼仪略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外交学院学报2000年第1期语言与文化中国近代外交礼仪略论王开玺(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邮编:100875)摘要:外交礼仪是各国在长期对外交往中逐渐形成的,是外交活动中必不可少的形式或环节,与国家主权、民族尊严紧密相连。中华民族自古即重礼好义,号称礼仪之邦。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东渐而来后,与清王朝发生过多次外交礼仪之争。中外礼仪之争,原本基于各国历史文化传统的差异,是可以通过外交磋商途径逐渐消除的。清廷要求外国公使对清帝行三跪九叩之礼,无疑是错误当改的,但西方列强将其外交礼仪模式强加于清廷,甚至以此作为侵略借口,更属错误。关键词:外交礼

2、仪;中外文化传统之异;国家主权;相互尊重;礼仪趋同清朝续文献通考说:迄乾隆五十年,密切的联系,是因人们行礼、致礼,总要我为上国,率土皆臣,无所谓外交也,理藩而通过一定的形式,即仪节、仪式表示出来,已。其意思是说,乾隆五十年(1785)以前,仪与礼如影随形,密不可分。例如,在中中国虽同外国有过一些,甚或密切的交往,但国远古时代,行礼往往是与敬天、祭祖多为中华文明圈内的封建国家关系,并非近等仪式相联系而又时常混淆的。说它们有很代的,更非现代的国家外交。以1793年英国大的差别,是因为所谓的礼,是为礼节、

3、礼马戛尔尼使团来华为标志,中国始与西方国数的意思,主要是区分致礼的程度或等级。家发生了略具近代意义的外交关系。此后,即人们应根据接待、交往、致敬对象不同的身炮舰政策和强权外交构成了西方国家对华外分、地位及亲疏关系给予不同的礼遇。若所交的主要内容,而由于中西历史文化传统的给的礼遇较其所应享的礼遇为低,是为不及、差异所造成的礼仪形式的不同,又往往成为不周,即礼数不够,谓之失礼。但也不能过他们讹诈口实,有的西方学者甚至将鸦片战之,否则即是为礼无节。所谓仪,是致礼的争爆发的原因归结为是清廷要求外国人叩头仪式、方式。例如,静默、唱赞、躬身、叩

4、而引起的。对此,我国学者虽持否定态度,但头等不同形式。因此就二者关系而言,礼尚未见有关中外礼仪的专论文章。笔者草就更多地反映彼此关系的内在实质内容,仪拙文,以为引玉之砖。仅是一种外在的仪节形式。大约2500年前,我国的哲人就对二者给予了明确的区分。一、外交礼仪概说左传昭公五年记载:(鲁昭)公如晋,自郊劳至于赠贿,无失礼。晋侯谓女叔齐曰:鲁侯人们在使用礼仪一词时,一般很少注不亦善于礼乎?对曰:鲁侯焉知礼!公曰:何意礼与仪有何差异。其实,这二者之间为?自郊劳至于赠贿,礼无违者,何故不知?既有密切的联系,又有很大不同。说它

5、们有对曰:是仪也,不可谓礼。礼所以守国,行其85政令,无失其民者也。检阅左传、荀子等不公正外交礼遇,是世界外交史上所少见的。中国古代典籍,可发现其中许多地方对礼日本方面之所以这样做,一方面是因其认为,与仪,作了明确的区分。所谓礼之质,清政府在尚未遭到毁灭性的打击前,不可能礼之本,礼之实等,即乃礼的内在本质对日出让更多的国家主权,因而断定媾和的内容;所谓礼之文,礼之容,礼之貌等,时机尚未成熟;另一方面是因其认为张、邵即乃礼的外在表现形式,即所谓的仪。二人地位太低,不足担当对日出让更多主权外

6、交礼仪是各国在长期的对外交往中逐的重任。因此,日方明确表示:只有恭亲王渐形成的。严格说来,外交礼仪只是外交活或李(鸿章)中堂者当此任务,最为适宜。动得以开展的一种形式,并不构成外交的实因为日本方面认为:李鸿章认定,无论付出何质内容。然而,它又决不是无足轻重,可有可等的代价亦不能不购买和平。无的。一个国家,在某个特定的历史时期,或1896年沙俄给予李鸿章的优隆礼遇,则为了某个特定的外交目的,对不同的国家常是出于另外一种不可告人的外交目的。这年常给予不同的外交礼遇。初,清政府派李鸿章出使俄国,致贺俄皇加这种不同的外交礼遇,是该国和交与国冕,并

7、出访英、法、德、美四国。俄、英、法、德、间现存国家关系的直接反映。例如,古罗马奥各国都视鸿章为送礼的,而欲各逞其阴谋帝国就曾将来至本国的外国使节区分为敌国也,因此在苏伊士运河均有大员迎候,皆欲使节与友国使节两种。对于敌国使节,令其使李先到本国。沙皇尼古拉二世先是派乌克暂住于罗马城外,等候罗马元老院是否给予托木斯基亲王前往苏伊士运河专程礼迎,接接待的消息。若元老院决定不予接待,则必着在敖德萨以专车迎接,并排列出军队仪仗须在指定的时间内离开帝国国境;如若元老队,给李鸿章以政府首脑级别的极其隆重的院决定接待,则接见的地点也在城外。这样欢迎仪式。俟

8、李一行抵达俄京彼得堡往会其做,当然一方面可能有严防敌国使节窥探本财政大臣威特时,威特着礼服出迎,彼此鞠国虚实的军事防范目的,但另一方面也无疑躬为礼,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