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鸟坡隧道进口边坡勘察设计

百鸟坡隧道进口边坡勘察设计

ID:37778324

大小:4.48 MB

页数:24页

时间:2019-05-31

百鸟坡隧道进口边坡勘察设计_第1页
百鸟坡隧道进口边坡勘察设计_第2页
百鸟坡隧道进口边坡勘察设计_第3页
百鸟坡隧道进口边坡勘察设计_第4页
百鸟坡隧道进口边坡勘察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百鸟坡隧道进口边坡勘察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热烈欢迎各位专家、同行观看指导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2012.09.20贵匀公路百鸟坡隧道左线进口边坡稳定性分析及治理模拟贵州省贵阳至都匀高速公路第Ⅰ合同段贵匀公路百鸟坡隧道左线进口边坡稳定性分析及治理模拟2012.09.20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一、工程地质条件贵匀公路百鸟坡隧道左线进口边坡稳定性分析及治理模拟二、边坡体变形特征及变形原因分析三、FLAC3D有限元技术模拟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四、结束语一、工程地质条件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边坡概貌一侧向

2、左洞进口被埋破坏滑移方向一、工程地质条件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边坡概貌二前缘被埋左洞口被埋一、工程地质条件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边坡概貌三中部错台一、工程地质条件边坡概貌四后缘裂缝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一、工程地质条件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边坡概貌五侧部露头软弱夹层一、工程地质条件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边坡概貌六弱软夹层软弱夹层地形地貌边坡位于构造剥蚀侵蚀低中山地貌区,地面标高883~1140,相对高差257m,一般地形切割深度120~150m

3、,隧道进口段所在山体斜坡呈缓‘W’型,左右线进口分别位于‘W’型底部,总体起伏较小,总体坡向约234°,坡角36°。地质构造边坡区域内地质构造主要受都匀向斜的影响,其位于杨柳街~都匀一带,轴向南北,核部为三叠纪地层,两翼为寒武系至二叠系地层,线路仅位于其西翼部位。根据岩层露头测量,岩层产状约85°~95°∠30°~50°。主要发育两组节理:L1产状172°∠63°,密度6条/m,水平延伸约1.1m,竖向切深0.5m,微张;L2产状256°∠67°,密度4~6条/m,水平延伸约1.2m,竖向切深0.5m,

4、微张。一、工程地质条件地层岩性表面覆盖层Q4el+dl、Q4del残坡积、滑坡积残坡积层。为碎石土、粉质粘土、含碎石粘土:黄褐、灰黄、灰绿色,含少量植物根系和强风化石英砂岩、泥灰岩残块。滑坡积层为现在洞口已滑动的部分:块石土、碎石土等组成。基岩边坡区域内岩层属泥盆系中统独山组(D2d)石英砂岩夹粉砂质泥岩或页岩。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一、工程地质条件1、边坡体变形特征在隧道开挖前,隧道进洞边坡稳定性情况良好,由于此处进洞对边坡前缘进行了一定的切坡,使边坡前缘有一个临空面,在雨水、结构面破坏等

5、不利因素的作用下,于2009年3月17在隧道左线进口上方地表ZK208+096左侧78米处发现一条裂缝,该裂缝垂直坡向发育,延伸长大于30m,宽1~30cm,其下伏基岩未见开裂现象,于2009年4月19日,百鸟坡隧道左线进口上方边坡洞口段发生坍塌,将隧道左洞掩埋,上方地表ZK208+096左侧68米处、ZK208+055左侧出现较大范围地表滑塌,最大下沉为3.5m,地表新增较多裂缝。边坡在在平面上呈舌形,斜坡坡度约35~45°,呈折线坡,沿主滑方向长约230m,横宽约120m,主滑方向约120°,主滑方

6、向和洞轴线呈约20°斜交。经现场实地调查,边坡体上出现多处裂隙,且有2~3级裂隙是贯穿的。边坡体破坏范围为隧道进洞口至山坡上部近230m范围内,边坡影响面积约为25000㎡,坡体的平均厚度为6m左右,前缘较厚,为6~10m,中后部较薄,为2~6m,属大型破坏体。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二、边坡体变形特征及变形原因分析2边坡体特征边坡体为残坡积的块石土、碎石土、含碎石亚粘土、岩体。块石土、碎石土、含碎石亚粘土多呈稍密~硬塑状,碎石含量较高,局部夹块石,棱角状;岩体破坏主要为隧道左洞进口上部近60

7、m范围内岩体沿软弱夹层、裂隙面发生破坏。3破坏带(面)特征破坏带(面):有两层破坏面带。目前已破坏的是表层破坏面,在边坡体前缘约30m范围内破坏面主要岩体裂隙面,在边坡体中部约30~90m范围内破坏面主要为岩层间软弱夹层(泥岩、砂质泥岩、页岩);在边坡体上部约90~230m范围内,破坏面为覆盖层与岩层交界面。深层潜在的破坏面主要为泥岩、砂质泥岩夹层,滑动后缘为贯通的深层裂缝,倾角和岩层倾角基本一致。4边坡床特征根据钻孔揭露、工程地质测绘、剖面图等综合分析,边坡床体物质为下伏的基岩,岩性为石英质砂岩。中交

8、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二、边坡体变形特征及变形原因分析5坡体变形原因分析隧道进口削坡开挖是造成边坡滑塌的主要原因:根据滑塌情况及勘察情况判断,目前边坡的破坏主要是由于边坡前缘开挖后形成临空面,破坏了山体原有应力分布状态,造成边坡坡脚段抗滑力减小,下滑力增大,开挖段岩土体沿临空面一侧发生蠕动变形,导致工程滑坡,边坡破坏机制属牵引式破坏。软弱夹层和节理裂隙面的存在是造成边坡滑塌的重要原因。目前破坏形式是:洞口近30m范围内岩体裂隙面与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