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近代自然科学的全面发展.ppt.Convertor

第3章 近代自然科学的全面发展.ppt.Convertor

ID:37778408

大小:42.25 KB

页数:27页

时间:2019-05-31

第3章 近代自然科学的全面发展.ppt.Convertor_第1页
第3章 近代自然科学的全面发展.ppt.Convertor_第2页
第3章 近代自然科学的全面发展.ppt.Convertor_第3页
第3章 近代自然科学的全面发展.ppt.Convertor_第4页
第3章 近代自然科学的全面发展.ppt.Convertor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3章 近代自然科学的全面发展.ppt.Convertor》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版权所有复制必究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三章近代自然科学的全面发展“科学,给青年以养料,给老人以慰藉;她让幸福的生活锦上添花,她在不幸的时刻保护着你。”——罗蒙诺索夫1从根本上说,产业革命开始了科学和大工业紧密结合的新时期,但这个新时期的特点,在产业革命百余年之后,即19世纪末期才显示出来。在19世纪末,科学和技术直接的关系表现为两种相反的情况。一种情况是,生产问题的解决主要是依靠工匠的经验和手艺。生产者并没有明显地感到只依靠经验知识已经不够,迫切需要利用自然科学的成果。所以往往是在科学理论上还没有搞清楚的情况下,技术上已经初步得到了实现。例如,蒸

2、汽机的发现和制造比热力学理论领先了半个世纪;电磁方程发现之前,第一台电报机就已经造成了。另一方面的情况是:在科学理论上已经发现了一些带有规律性的东西,却没有在技术上很快实现出来。例如,麦克斯韦1865年就从电磁理论中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但直到20世纪初才开始用于广播。2从18世纪下半叶开始,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了产业革命时期。生产的发展不仅为自然科学提供了新的事实材料和新的试验工具,而且使研究领域扩大了。这时除了力学外,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地质学等研究高级运动的科学相继发展起来。以牛顿力学为代表的科学精神和方法的传播,导致了18世纪英国

3、的工业革命、法国的政治革命和德国的哲学革命,从而形成了“技术机械化和人类理性化”的时代。科学进入19世纪后继续在征服蒙昧的过程中乘风破浪、扬帆远航。英国——工业革命的发源地319世纪,人类研究自然的视野不断拓宽,从太阳系拓展到银河系,从生物的整体深入到基本单元细胞,从动植物到人类,从体表到体内,从物体到组成物体的分子和原子;这是一个创建理论体系时代,涌现出一大批影响至今的科学理论:细胞学说,原子学说,进化学说,地质均变论,人类起源学说,电磁转换学说,能量守恒学说。太阳系银河系4当这个世纪即将结束时,已经微露出新世纪科技辉煌的曙光。普朗克的量

4、子理论,麦克斯韦的电磁理论,为新物理学的诞生铺垫了道路,孟德尔的遗传学理论即将在新的世纪绽开绚丽的花朵。许多科学部门开始从经验的描述上升到理论的概括。科学对生产的指导作用真正开始出现,并直接导致了以电的广泛应用为主体的第二次技术革命。科学思想、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深入社会各个领域,对自然的探索也更多地转移到对人类理性的研究,科学在公民心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19世纪真正成为“科学的世纪”。思考题:1.自然科学进一步发展的条件是什么?2.总结本章提出的科学进展。5§3.1天地演化的研究1755年德国哲学家康德(I.Kant,1724—1804)提

5、出了关于太阳系起源的星云假说。虽然这只是一种高度猜想性的假说,对于当时的天文学影响不大,但它本质上是给形而上学的自然观打开了第一个缺口。1796年法国的拉普拉斯出版了《宇宙系统论》,独立地提出了太阳系起源的星云假说。与康德相比更加完善,数学论证更加严密,因此星云假说受到了普遍关注,被称为康德—拉普拉斯星云假说。星云-恒星形成区域天文学:6按照康德—拉普拉斯星云假说,太阳及其行星都有一个历史的演化过程,它们是由原始弥漫物质星云逐渐凝聚而成的,不断收缩的星云的中心部分凝聚成太阳,大体上在同一平面上的环状弥漫星云物质收缩凝聚成了行星。星云假说,尽

6、管在科学上还有诸多问题,但是其演化发展的科学思想对于19世纪的科学产生巨大的影响。恒星形成过程71781年,威廉.赫歇耳制造了许多大型望远镜。他制作的自用的反射望远镜最大口径1.2米,为当时世界之最;并用它发现了天王星。1783年至1802年,威廉·赫歇尔首次发现了太阳的自行,并确定了银河系的形状和大小,并用统计法首次确认银河系为扁平状圆盘的假说;发现了太阳的空间运动。他后来从事星团、星云和双星的研究,集20年观测成果,汇编成3部星云和星团表,共记载了2500个星云和星团,其中仅100多个系前人已知,还发现了双星、三合星和聚星848个;因威

7、廉·赫歇尔在天文学特别是恒星观察领域业绩卓著,后人将他誉为“恒星天文学之父”。8地质学:地质学在18世纪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被称为地质学的英雄时代。英国的威廉.史密斯(W.smith,1769——1839)常被誉为“地层学之父”,他的贡献可总结为下列四点。一是发现了老地层在下、新地层在上的地层序列(或称地层层序律),二是确定了化石鉴定法则,三是确定了英国中生界的序列,四是完成了英格兰和威尔士的地质图。他的著作于1817年出版后,其工作方法逐渐被英国地质学者所理解。威廉.史密斯9与史密斯同时代的法国科学家居维叶是

8、位杰出的动物学家、古生物学家,是比较解剖学的创始人。他在巴黎盆地工作时,明确地认识到,不同时代的地层中有不同的化石,提出了著名的器官相关律。在《论地球表面的变动》中,他提出了著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