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稳步增长的农业》教案

《4.1 稳步增长的农业》教案

ID:37780676

大小:47.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5-31

《4.1 稳步增长的农业》教案_第1页
《4.1 稳步增长的农业》教案_第2页
《4.1 稳步增长的农业》教案_第3页
《4.1 稳步增长的农业》教案_第4页
《4.1 稳步增长的农业》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4.1 稳步增长的农业》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4.1稳步增长的农业》教案第一课时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农业是主要部门以及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2.学会读图、析图,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过程与方法1.学会根据资料图片、乡土地理的知识,说明理解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2.注重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关注家乡的“三农”问题,树立“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的观念。教学重点了解农业的主要部门,理解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教学难点理解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建设和发展的基础产业。教学方法讨论法指导探究法教学过程[引入新

2、课][资料展示]2004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说,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的问题是我们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开放提问]你能从我国的国情分析,造成“三农”问题的原因及解决途径吗?(关注“三农”,体现“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理念;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承转]农业问题是“三农”问题的首要问题。农业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你知道什么是农业?主要农业部门有哪些?农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如何?这就是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的内容。[出示板书]4.1稳步

3、增长的农业一、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教师承转]同学们,那么什么是农业呢?农业主要包括哪几个部门?[学生]看P74页图4.1“农业的生产部门”回答。[师生小结]利用动物、植物等生物的生长发育规律,通过人工培育来获得产品的农业产品的各部门,统称为农业。农业主要包括农、林、牧、副、渔业五个部门。[出示板书]1.农业:农业(种植业)、林业、牧业、副业、渔业[补充解释]农业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农业仅只种植业,而广义的农业按照劳动对象的不同,则可包括农业(种植业)、林业、牧业、副业、渔业五个大部门。副业是指分别以种植业、牧业、

4、渔业、林业为主的农村,为搞活经济而发展的辅助产业,因各地的条件不同而有很大的差异,在地区分布上没有多少规律可循。(深刻理解农业包括的各个部门。)[学生活动]读P75页课文P99改革开放后农业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对人民生活的影响。[师生小结]改革开放后农业的发展不仅解决了1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同时使我国的粮食、棉花、油料、水果、蔬菜、肉类、水产品等产量都位居世界前列,主要农产品供求量呈现出大体平衡、丰年有余的局面。第二课时农业的地区差异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能够运用资料并联系实际,说明我国农业在地区分布上的差异,理解农业分布出现

5、差异的原因;掌握阅读使用地图及图表资料,学会从图表中获取地理信息的技能。过程与方法学会用表格比较的方法说明农业在地区分布上的差异;尝试运用已学习的我国地形、气候等方面的知识,分析理解我国东西部、南北方农业分布差异的原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关注家乡山区农业生产的发展,增强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感;培养学习地理的兴趣。教学重点运用资料和联系实际,说明我国农业在地区分布上的差异。教学难点理解我国农业分布地区差异的原因。教学过程[活动引入]上节课我们重点学习了主要农业部门及农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那么,请同学们根据大屏幕上显示的

6、中国地形图、中国气候图、中国干湿地区分布图、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图,在发给你们的中国轮廓图上大胆设计我国的主要农业部门的发展地区。[学生讨论、绘图、展示、评议](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动手能力、合作意识、探究意识、“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意识、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理解农业地区差异的原因奠定了基础。)[教师承转板书]4.1稳步增长的农业二、农业的地区差异[出示图片]出示“中国农业的地区分布图“,请同学们对比并找出你设计合理和不合理的地方,并做解释。(通过对比完善自己的知识,也进一步明确影响农业分布的因素。)[

7、开放式提问、角色扮演]学生根据“中国农业的地区分布图”展示从图中获取的信息。(学会提出问题,从地图上获取信息能力的培养。)[教师承转]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主要表现为东部与西部、南方与北方的差异。你能用列表比较的方法比较东部地区南北方农业分布的地区差异吗?[小组讨论、展示、评议、完善]耕地类型作物熟制主要农作物差异原因分析北方东北华北分界线南方(教师尽量引导学生将原因的分析结合到中国的地形、气候、河流、资源的已学知识上,加强学生对前后知识的联系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培养比较归纳的学习地理方法。)[出示图片]P77页

8、图4.4“中国主要农作物的分布”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一下为什么这些作物会生长在这些地方?[教师小结]农业的地区差异受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影响,这种农业的地区差异使得地方的传统饮食也各有特色。第三课时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明确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是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影响因素;2.初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