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设定 (2)

目标设定 (2)

ID:37781107

大小:40.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5-31

目标设定 (2)_第1页
目标设定 (2)_第2页
目标设定 (2)_第3页
目标设定 (2)_第4页
目标设定 (2)_第5页
资源描述:

《目标设定 (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目标设定摘要:目标的设立是社会工作介入计划的重要内容,是它的首要任务。社会工作实务的目标,就是期望达到的境界,是社工与案主系统的共同努力方向,目标一般分为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还有的分为持续目标和不持续目标;个人目标和群体目标;分享性目标和互惠性目标。之所以要设定目标,是因为它在整个介入过程中起到澄清案主问题,促进案主参与,确定行动方向,评估工作成效的作用。关键词:目标设定、目标对象、终极目标、阶段性目标社会工作的目标根据范围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一、服务对象层面的目标1、解救危难危难是指一个人的处境已经危及到他的基本生存,致使他不能维持基本生存需要,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威

2、胁。危难具有普遍性,向面临危难的人群提供帮助是社会的基本责任。危难可能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物质生活的困境,也可以是心理以及社会生活的困境。(如极度贫困、精神崩溃、吸毒成瘾、自杀倾向等)2、缓解困难困难是指那些影响了个人生活,还没有危及基本安全,但又是凭个人力量无法解决的生活处境。社会工作的目标就是帮助有困难、有需要的人士缓解压力、克服困难,恢复正常的社会生活。(如帮助就业困难者就业、青少年网迷等)3、促进发展发展是个人的基本需要。社会工作专业相信每一个人都是有潜能的,在专业服务过程中,社会工作把帮助个人发挥他们的潜能,实现个人生活的幸福作为基本目标之一。个人发展包

3、括个人潜能的发挥和能力的增长两个方面。因此,发展不仅包括个人在顺利环境下的潜能发挥,也包括在困境中个人克服困难的能力增长。二、社会层面的目标1、解决社会问题社会问题是指非纯生理性、与社会因素相关的问题。它具有:社会性、广泛性和危害性。社会工作就是要解决因社会资源有限、分配不公、制度不健全等因素造成的社会问题。(如人口问题、就业问题、养老问题等)2、促进社会公正社会公正也称社会正义,是指一个社会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念,在经济、政治等资源分配方面所具有的正当性的状态。公正包括机会公正、过程公正和结果公正等内容。社会公正是现代社会的主要特征,也是社会工作的基本目标。(大量弱

4、势群体的存在、农民工子女不能接受正常的教育等)。三、设定目的和目标1、制定社会工作介入的目的“目的”是指服务总体上要达到的结果,是工作的大方向,通常是不可测量的。为了完成这个总目标,需要设定很多具体目标,这些具体目标是现实可行的,并且是可以测量的。例如,一对关系紧张的父子希望改善关系,他们求助的目的是“建立良好的父子关系”,但什么才是“良好的关系”呢?这需要对“良好关系”进行具体的界定和描述,即通过设定一些具体的措施和指标来逐步实现父子之间的“良好关系。”这些措施和指标包括,每天至少交谈一个小时,每周共同参加一次“家庭生活教育”小组活动等。2、设定工作目标目标是社

5、会工作与案主共同讨论并形成一种有意义的改变的可能性。其步骤如下:  (1)确定服务对象的需要和问题。  在制定计划阶段工作者要与服务对象再次确认双方对问题和需要的理解与认识,以便所制定的目标是服务对象所认可并已准备好与工作者一起积极努力解决问题。所以,这一步的工作是一个不断深化问题以使计划有的放矢、并增加服务对象行动决心的过程。  (2)向服务对象解释设定目标的目的  社会工作的实践经验显示,当服务对象了解设定目标的意义,并明确自己在目标制定中的角色时,他们会对目标产生认同和积极正向的行动反应。  (3)共同选择适当的目标  第一,筛选目标。  这步工作是指工作者

6、与服务对象一同找出期望达到的初步目标并对各个目标进行讨论,以选择和决定具体的目标。方法:与服务对象一起将所有可能的目标写出来,然后与服务对象逐个对目标进行筛选。当不能确定目标时可以使用从1-10的量变给每个特定的目标打分,经过比较挑选出服务对象最希望和最迫切的改变目标。  第二、定义目标  在目标筛选出来后将目标界定清楚,以具体、可操作的指标定义目标,以利目标的执行。  (4)与服务对象讨论目标的可行性和可能的利弊。  目标过高不容易达到会给服务对象造成太大压力而降低他的行动动机。目标过低也会使他缺乏成就感而缺少行动的动力。工作者可以与服务对象通过讨论来帮助他们思

7、考目标的可行性和利弊:“如果按照现在你选择的目标去做,你觉得对你会有什么影响?有哪些因素能够帮助你实现这个目标?有没有什么障碍?”  (5)确定目标并决定目标的先后次序。为确保通过努力可以实现目标,工作者要与服务对象讨论决定执行目标的先后次序,使目标真正成为服务对象的目标,而不是工作者的一厢情愿,同时避免由社会工作者包办代替服务对象应做的努力。(一)确定干预目的1.要求探索的关键问题是:如果干预获得成功,那么预计总的结果是什么?目的是改变工作的灯塔或聚焦点,用来提示改变工作的真正用意目的是使那些观点上存在千差万别的人提供了一个工具,使他们能围绕它开始建立共识目的欲

8、求结果来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