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源氏物语

浅析《源氏物语

ID:37782792

大小:35.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31

浅析《源氏物语_第1页
浅析《源氏物语_第2页
浅析《源氏物语_第3页
资源描述:

《浅析《源氏物语》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浅析《源氏物语》中的佛学思想每个国家都有优秀的作品流传于世,是人类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宝藏,值得我们研究探讨和珍惜。《源氏物语》是日本优秀文学作品的代表,它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长篇小说之一,其文学价值和艺术价值非常高,其不朽之意义在于为后代读者展开了一幅幅卷帙浩繁的关于平安朝贵族的生活画面,不仅使我们从其优美的篇章中得到美的享受,而且为后人更好的了解平安朝贵族宫廷生活及政治、经济等诸方面的情况提供了许多史书所不能提供的详实的依据。此外,作品还浸润着浓厚的佛教色彩,是当时宫廷生活的写照,反映了当时的生活方式、道德伦理和作者的理想。无论从词汇、还是情节内容,或人物的思想来看,都烙上了强烈的

2、佛教思想的烙印。《源氏物语》是日本女作家紫式部创作于11世纪初的一部长篇小说,全书共54回,共分为两大部分,前44回主要描写源氏公子极享荣华又感情纠葛的一生,后10回为源氏之子—薰的感情故事。作者紫式部是日本平安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她一生笃信佛教,并精通佛典,佛学思想全面具体地体现在《源氏物语》一书中。一、佛教思想在日本的发展佛教起源于印度,传入中国后再传入日本。佛教不承认常识的评价,总的精神是出世,抛弃现世的快乐、荣誉等,而追求现世以外的所谓涅盘境界。其中的禅宗教义,对世人影响最大的就是因果报应说。它把人间现实的苦难和罪孽移到永远无法证实的天堂和来世去寻求补赎;还有出世思想,推重少思寡

3、欲,清静无为,借以回避解脱生活的烦恼和矛盾,或取得禅悦。佛教进入日本是在六世纪中叶的奈良时代。经苏我氏、圣德太子的推动,加上天武天皇也把佛教作为巩固政权、稳定人心的御用宗教思想,所以佛教在日本盛行一时。平安时代,新的宗教势力开始摈弃世俗化的奈良佛教,最澄、空海创立了天台宗和真言宗,日本佛教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天台宗是一个富于哲理的宗教,与旧的佛教根本对立;而空海创建的真言宗,是源于密宗的宗教,与旧的宗教达成一定妥协,反而形成更大规模的宗教集团。密宗则是以镇护国家,祈求个人现世幸福为宗旨,在贵族中深得推崇。一方面是佛教开始兴盛,另一方面,当时女性原本享有的较高社会地位这时也开始日益下降,

4、加上平安末期,王朝贵族从兴盛走向衰亡,平素沉溺于荣华的上层贵族产生了失落感,深感人世之无常;至于平素就不满于现状的中下层贵族更加厌世,于是接受了“厌离秽土,欣求净土”的出世思想,这些都更进一步促进了佛教思想的进一步发展。佛教思想的这种民众性,必然会体现在日本文学作品当中。日本人敏锐的季节感,加上佛教思想的浸淫使得他们能更深刻体会到现实与理想世界的反差,对于“哀”的感触和体验更强烈,所以他们很容易对那种追求与自然融合、心物一体的精神,及老庄享受现世的逍遥观念和佛家追求来世的解脱思想引起深深的共鸣。紫式部的长篇小说《源氏物语》就强烈地表现出这种思想。“物语”是日本最早的小说模式。诞生于平安

5、王朝盛极而衰的转折时期的《源氏物语》深受佛教思想文化的影响。佛教宣扬的无常、出家、困果报应等思想成为书中主人公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深深地影响着人物思想性格的发展。同时,佛教的观念与思维方式更深刻地影响到文学素材的选择、人物的塑造、情节构思与安排以及作品的基调。二、宿命论思想的体现佛教的宿命思想是基于三世因果的教义,即前世的因和现世、来世的果。妄执情识是迷昧之源。源氏的妄执情识、恋母情结,给多少美丽女性造成困惑甚至悲剧,而反观这些女性,其实都隐射着源氏的宿命人生,比如藤壶皇后。源氏对母爱的执迷,却用找替身的方式来实现享有母爱的梦想。他先把和母亲长相很相似的藤壶皇后作为母亲的替身,爱上她

6、。这不伦之恋让藤壶皇后一生痛苦不已。藤壶皇后比公子大5岁,酷像源氏公子的母亲桐壶。在公子的追求下,终与公子犯下乱伦之罪,还诞下皇子。藤壶皇后在此后的日子中痛苦万分,出家为尼。在她37岁时,将幼帝托付给亲生父亲源氏,带着对源氏的思念和感激,安然而哀怨地撒手人间。权势显赫的皇后也有着自己无法排遣和逃避的悲哀。源氏公子也同样在不伦之恋中痛苦了一生,并在紫夫人去世后出家,孤寂而亡。紫夫人的宿命其实也隐射着源氏的宿命。紫夫人是源氏最亲近最喜爱的人,幼年丧母,天真浪漫的年纪被源氏带回家中,悉心培养,成人后容貌艳丽,气质优雅,艺压群芳,性格婉约,通情达理,她是源氏调教出来的完美女性,是所有男性心目中

7、的理想伴侣的化身。紫夫人孤独痛苦地等候流放须磨的源氏回来,源氏也同时在须磨饱尝思念之苦。当源氏重新站上权利巅峰时,紫夫人俨然是六条院的女主人。但她却没有正夫人的身份,这和源氏虽贵为皇子,却不得不降为臣籍何其相似。紫夫人的体贴温柔,才情洋溢,和源氏又是多么相似啊!紫夫人为情所苦,最后在孤独中去世。源氏在紫夫人去世后,一样孤独忧伤,思念度日,最后将所有紫夫人的情书焚毁。其情之苦,其心之哀,真是让人唏嘘!紫式部在描写源氏身边女性的宿命,也在暗示着源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