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秦开帝业”——商鞅变法

“为秦开帝业”——商鞅变法

ID:37783277

大小:2.44 MB

页数:29页

时间:2019-05-31

“为秦开帝业”——商鞅变法_第1页
“为秦开帝业”——商鞅变法_第2页
“为秦开帝业”——商鞅变法_第3页
“为秦开帝业”——商鞅变法_第4页
“为秦开帝业”——商鞅变法_第5页
资源描述:

《“为秦开帝业”——商鞅变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为秦开帝业”第2课——商鞅变法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商鞅秦孝公下令求贤商鞅入秦商鞅立木为信导入:早年立志出生于卫国贵族家庭热衷于法家学说有强烈的从政愿望初投魏国建功立业的首选目标是魏国得到公孙痤的赏识没有被魏国重用弃魏从秦秦孝公求贤若渴商鞅提出治国平天下的主张得到秦国的重用秦国政坛唱主角的新人因守旧势力的攻击被处以车裂之刑想想看,孝公为什么对尧、舜等的帝王之道不感兴趣?而对称霸之道感兴趣呢?帝王之道即以礼治国,实行仁政----儒家治国理论称霸之道即变法改革,以法治国----法家思想战争、封建

2、经济的发展是战国时代的显著特征,霸王之道适应了时代发展需要,有利于孝公的称霸大业,变法目的:怎样实现“富国强兵”呢?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商鞅实现富国强兵,在兼并战争中占得优势,以巩固统治二、变法措施:(一)富国之举:1、废除井田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提高生产积极性,增强国家实力推动封建经济发展2、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增强经济实力提高生产积极性稳定财政收入3、统一度量衡“爰积十六尊(寸)五分尊(寸)之一为升”便利各地经济的交流和发展度量衡(二)强兵之举:1、废除“世卿世禄”制,奖励军功,

3、实行二十等爵制2、建立严密户籍制度,制定连坐法打击了贵族的特权树立地主阶级优势提高军队战斗力强化对地方的统治保证兵源3、废除分封制,推行县制4、焚烧诗书,制定秦律加强了中央集权加强思想统治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商鞅的“焚烧诗书”的认识?从当时来看,他的做法是值得肯定的。因为要更好地执行变法的话,就必须排除复古思想的干扰;要排除复古思想的干扰就必须要排斥儒家;要排斥儒家,那么“焚烧诗书”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从历史长河来看,“焚烧诗书”损失了大量有价值的文化典籍。一、变法目的:实现富国强兵,在兼并

4、战争中占得优势,以巩固统治二、变法措施:(一)富国之举:1、废除井田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2、重农抑商,奖励耕织3、统一度量衡“为秦开帝业”——商鞅变法(二)强兵之举:1、废除“世卿世禄”制,奖励军功,实行二十等爵制2、建立严密户籍制度,制定连坐法3、废除分封制,推行县制4、焚烧诗书,制定秦律从变法的措施中你能看出变法的性质是什么?三、变法性质:新兴地主阶级领导的封建化改革制定二十级爵的作法,意味着商鞅彻底废除了旧世卿世禄制,今后将根据军功的大小授予爵位,官吏从有军功爵的人中选用。二十级

5、爵:一级曰公士,二级曰上造,第十九级曰关内侯,二十级曰彻侯。奖励的做法是:将卒在战争中斩敌人首级一个,授爵一级,可为五十石之官;斩敌首二个,授爵二级,可为百石之官。各级爵位均规定有占田宅、奴婢的数量标准和衣服等次。秦军:连坐法法主要内容是:居民以五家为“伍”、十家为“什”,将什、伍作为基层行政单位。按照编制,登记并编入户籍,责令互相监督。一家有罪,九家必须连举告发,若不告发,则十家同罪连坐。不告奸者腰斩,告发“奸人”的与斩敌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商鞅同时规定,旅店不能收留没有官府凭证者住宿,否

6、则店主也要连坐。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结合商鞅变法的内容,分析其变法有何特点?增强秦国实力,为秦统一奠定了基础为什么要把农、战放在首位呢?社会安定的前提;保证国家税收和财政收入;为在兼并战争中取胜奠定基础;时代发展的需要;性质:范围:程度:核心:成效最显著:影响:地主阶级的改革涉及经济、政治、军事、文化和社会生活的方面(最全面)春秋以来最彻底的改革以农战、法治为核心推动了社会转型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商鞅强调“轻罪重罚”,主张“以刑去刑”

7、,对此韩非子评论道:“公孙鞅之法也重轻罪。重罪者人之所难犯也,而小过者人之所易去也,使人去其所易无离春所难,此治之道。夫小过不生,大罪不至,是人无罪而乱不生也。”-------《韩非子》材料二“连坐”也称相坐,随坐、缘坐,是一种存在已久的株连政策。商鞅变法使该政策更加确定化,并将其与什伍制度相结合,以后代代相传。秦始皇时,百姓不堪统治的残暴,在陨石上刻“始皇死而地分”等字。秦始皇抓不到案犯,便将在陨石附近居住的百姓全部诛杀,这也是一种“连坐”。材料三商鞅认为以诗书礼乐为代表的儒家学说是于国有害的

8、寄生虫。他把礼乐、诗书、修善、孝悌、诚信、仁义、贞廉、非兵和羞战统称为“六虱”,认为应统统毁灭。请回答:(1)韩非子对商鞅“轻罪重罚”持何种态度?(2)材料二所反映的连坐法有何特点?其直接目的是什么(3)材料三中商鞅认为“六虱”应该统统毁灭的原因是什么?其实质是什么?(4)以上三则材料反映商鞅变法的措施对秦国以后历史发展造成了怎样消极影响?答案:(1)赞扬态度(2)与什伍制度相结合强化对基层民众的管理与统治(3)是其推行耕战政策和富国强兵的大敌,不利于新法的推行实质上是一种思想文化专制政策(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