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土地被侵蚀的原因

探索土地被侵蚀的原因

ID:37783349

大小:2.60 MB

页数:26页

时间:2019-05-31

探索土地被侵蚀的原因_第1页
探索土地被侵蚀的原因_第2页
探索土地被侵蚀的原因_第3页
探索土地被侵蚀的原因_第4页
探索土地被侵蚀的原因_第5页
资源描述:

《探索土地被侵蚀的原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探索土地被侵蚀的因素我国森林植被总碳储量78.11亿吨。 截至2008年,我国森林面积1.95亿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20.36%,森林资源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影响土壤侵蚀的因素影响因素自然因素人为因素潜在因素主导因素气候、地形、土壤、植被等一、气候因素对土壤侵蚀的影响气候因素间接影响温度、湿度、日照(一)降雨1、降雨强度单位时间内的降雨量称为降雨强度。常用mm/h表示,根据其强度的大小,降雨可分为小雨、中雨、大雨、暴雨、大暴雨和特大暴雨等,一般暴雨以上就能造成严重的水力侵蚀,而且降雨强度是降雨因素中对土壤侵蚀影响最大的因子。大风、暴雨直接影响如果降雨量太大,就会导

2、致泥土松散,甚至会发生泥石流。2、降雨的类型与降雨历时降雨类型降雨强度及峰值靠前降雨强度及峰值靠后降雨时间针对某一特定降雨所持续的时间降雨历时一场降雨所经历的时间3、降雨总量一般来说,随着降雨总量的增大,土壤侵蚀也增大,但实际中并不完全是这样,据观测,低于10—30mm/h的降雨不至于导致土壤侵蚀的发生,如果一个地区多以低强度形式出现,即使其年降雨量较大,也不会导致土壤侵蚀量的增加。但这种情况会为下一步的土壤侵蚀创造条件: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入渗的水分消除了颗粒之间的吸附力;溶解了颗粒之间的胶结物;增加了单位体积的重量;使潜水面升高,孔隙水压力对潜在破裂面以

3、上的土石体起着浮托作用。(二)降雪降雪形成冰川积雪融化产生的地表径流(三)温度温度温度引起的结冻与解冻温度影响岩石的分化温度影响植被恢复(四)风力风是土壤侵蚀和风沙流动的动力。风蚀的强弱首先取决于风速。受地面摩擦阻力的影响,距地面越近,风速越小,紊流和涡动作用越强;距离地面越高,风速越大,气流也较稳定。地面上与人类活动关系密切的一层称为地面空气层,也叫空气下垫面。风力的大小受下垫面影响地表有覆盖,风力较小地表无覆盖,容易造成风蚀二、地形因素对土壤侵蚀的影响1、坡度坡度是决定径流冲刷能力的基本因素之一,坡度越大,径流的流速越大,土壤的侵蚀量也较大。但在陕西绥(su

4、i)德的试验研究发现,在径流量一定的条件下,随坡度的增加,冲刷量增加,当增加大一定的坡度后,随着坡度的增加,冲刷量减少,在黄土沟壑(he)丘陵区,这个转折坡度大致是25°—28.5°。一般来说,坡长与径流量、冲刷量成正比,但应结合降雨条件进行考虑: (1)在特大和较大暴雨情况下,坡长与径流量、冲刷量均成正相关; (2)在降雨强度较小,或降雨强度大,但持续时间短的情况下,坡长与径流量成反比,与冲刷量成正比。 (3)强度很小,历时也很短的情况下,坡长与径流量、冲刷量均成负相关;2.坡长3.坡形坡形一般来说,可以分为四种:直线型、凸形坡、凹形坡、阶梯形坡。(1)直线型

5、坡:在整个坡面上,由于坡度上下一致,所以土壤侵蚀在整个坡面上是一致的。(2)凹形坡:上部陡,下部缓,中部土壤侵蚀强烈,下部侵蚀减小,有堆积现象。(3)凸形坡:上部缓,下部陡,土壤侵蚀较直线形坡强烈。(4)阶梯形坡:阶梯形坡在台阶上,土壤侵蚀轻微,在台阶边缘上,容易发生沟蚀。三、土壤因素对土壤侵蚀的影响1.土壤的透水性土壤的透水性直接关系到地表径流的数量。土壤的透水性机械组成结构性土壤中各粒级所占的重量百分比沙性土壤透水性好,不易产生径流,粘性土壤则相反。土壤颗粒的空间排列方式及其稳定程度,孔隙的分布和通连状况团粒结构的增大,能大大增加土壤的透水性。土壤的孔隙率总

6、孔隙度在50%,非毛管孔隙度在20—40%,比较利益水土保持土壤的透水性土壤透水性土壤剖面构造土壤湿度尤其注意与滑坡的紧密联系。土壤湿度,也就是土壤的前期含水量,它影响到下次降雨的入渗量。2.土壤的抗蚀性抗蚀性是指土壤抵抗径流对它的悬浮和分散能力。其大小取决于土粒和水的亲和力。用土壤分散率、土壤侵蚀率、土壤的分散系数来表示。3.土壤的抗冲性抗冲性是指土壤抵抗流水和风等侵蚀力的机械破坏作用的能力。一般用土体在静水中的崩解情况作为它的指标。四、植被因素对土壤侵蚀的影响森林破坏后的评估体系木材、林果等损失释氧量、吸附尘埃、减少噪音、净化空气等损失涵养水源损失枯枝落叶蓄

7、水损失林地土壤蓄水损失土壤侵蚀损失土壤冲刷损失土壤风蚀损失土壤养分损失淤积损失土壤水分损失(一)破坏植被带来的严重后果(二)植被的水土保持作用植被因素是防治土壤侵蚀最积极的因素,几乎在任何条件下都有阻缓水蚀和风蚀的作用,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拦截雨滴植被通过林冠截留和枯枝落叶截留,在减少雨量的同时,能大大削减降雨的动能,减少溅蚀及集中股流量。2.调节地表径流植被中的枯枝落叶层,保护地表,吸收地表径流,增加地表粗糙度,分散、滞缓径流,过滤泥沙。对到达地表的降雨进行再分配。3.固持土壤植被的根系象铆钉一样,对土壤起到一定的网络固持作用,大大增加了土壤的稳定性。

8、(二)植被的水土保持作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