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阶级斗争》PPT课件

《中国阶级斗争》PPT课件

ID:37785614

大小:716.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05-31

《中国阶级斗争》PPT课件_第1页
《中国阶级斗争》PPT课件_第2页
《中国阶级斗争》PPT课件_第3页
《中国阶级斗争》PPT课件_第4页
《中国阶级斗争》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阶级斗争》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国阶级斗争:珠三角外来罢工案例研究陈敬慈主要内容一、转型期中国劳动关系二、中国新工人的阶级认同和阶级意识三、两个罢工案例:2004年台资厂罢工和2007年两家德资厂罢工四、讨论和结论转型期的中国劳动关系1978年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业劳动力被释放出来,至2000年,有1.2亿农民工;1982年宪法取消罢工权。然后是国有企业放权让利和市场化改革、鼓励乡镇企业同国企竞争、在沿海地区引进外资企业。到90年代,基本形成了市场导向的劳动力市场和市场导向的劳动关系;80年代时的工会仍发挥一定的调解作用。但后期

2、工会再无力发挥调停人的作用,外资企业中很少建立工会组织;89之后,建立独立工会的尝试失败。1992年政府巩固工会集体协商的权利,同时加强上一级工会对下属工会的控制权;90年代颁布的法律奠定恶劣工人合法权利和签订合同权利的基础,但由于缺乏有效工会以及官商勾结的现状,工人倾向于绕过工会和法律采取停工、罢工和抗议的模式解决争端。中国新工人的阶级认同和阶级意识上世纪90年代末以来,外来工抗争在政治上的影响显著上升。有人(李静君)认为,中国工人基本没有市场、工作空间或联合谈判能力,并且“外来工的阶级认同比北方国企工

3、人更模糊”。但汤普森认为“工人往往受‘传统、价值体系、思想和体制形成’影响,在大量真正的工厂、社区和社会斗争中阶级才能形成”。对下文的两个罢工案例的分析依据汤普森的思路:一、工人自我认同更应该他们的政治和文化背景中形成;二、只能从历史角度,才能理解阶级形成。案例一:2004年台资厂罢工工厂背景:始建于1992年,沃尔玛为主要客户,90年代后期已经成为一家巨型企业。深圳厂60%的工人是男工。到2004年,工人每天工作12小时,每周7天。基本工资每月450元(周一~周六每天8小时),加班费每小时2.4元。(法

4、定最低工资标准每月480,每周工作40小时)案例一:2004年台资厂罢工起因:2004年4月,工厂执行了一项新政策,要求工人在半小时午餐休息时间前后都打卡,目的是防止生产线外的技术工和辅助工利用午餐超时超员滞留厂外,但这给工人造成了很大困难。经过:罢工先从五楼上漆车间开始,随后第二天扩散到全场。工人要求按照法定标准提高基本工资和加班工资→100多上漆车间工人阻断公路→谈判代表消失→围攻高层管理→两三千工人上公路→工人被锁进工厂→四五千工人上公路→示威人数达到七八千→被警察殴打→工厂大会,罢工结束。案例一:

5、2004年台资厂罢工结果:总经理承诺午饭和晚饭时间都延长到1小时,并保证工厂将完全遵守法律。但罚款制度,工作节奏太快仍然引起工人不满。年终,大约3000人辞工,并去劳动局领出两年的社保。罢工后工厂建立了一个工会,但该工会仍然亲资方,没有任何民主选举和工会活动。同一工业区的大厂都发生了罢工,工人明确要求完全执行法定工资标准,厂方都答应了。该台商开办的其它工厂对这次大罢工都很熟悉,受其影响停工非常普遍,离职率也很高。案例二:2007年两家德资厂罢工背景:2007年的加薪幅度低于工人预期。工厂基本情况:德资企业

6、,生产手机充电器,1993年建厂,在深圳有两家大型工厂。工资标准比同地区小厂稍高些。90%以上的普工是年龄在18~30岁之间的女工。工作人员分为员工(普工)和职员(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文员)。2006年底,公司增加员工劳动强度、减少职员加班费以降低成本。生产定额稳步增加,如果工人不能完成定额,她们第二天午饭时间就会缩短。为解决高流动性,公司扣发非正式辞工人员的最后一月的工资。2007年7月,公司限制职员每月加班不能超过72小时,8月要求职员午饭打卡。案例二:2007年两家德资厂罢工起因:工人8月工资没有上

7、涨,职员由于加班减少收入下降。经过:开始罢工→扩散到另一家厂→提出要求→切断电闸,数千工人上公路→警察武力驱散工人,数人被捕→厂方宣布上调工资→基层管理停止罢工→生产工人继续→工厂宣布加薪方案→工人提出新的要求→公司收买加威胁→3000工人辞工,厂方部分妥协。案例二:2007年两家德资厂罢工结果:工厂同意在宿舍和车间提供蒸馏水,并承诺在车间安装空调,在宿舍每层的休息室开辟电视放。对工人加入工会的要求,工厂没有积极回应。但承诺经常与几层管理者开会,更多听取普通工人的建议。深圳最低工资标准上调。连锁反应非常明

8、显。讨论和结论从1993年到2007年的罢工总结出的共同点:1.工人要求越来越激进,从要求工厂守法到要求基本工资超过法定最低工资标准。2.工人从过去、从其他厂学习经验,能够采用越来越复杂的斗争策略。3.民工荒增强了工人的斗争信心。4.频繁跳厂加剧了民工荒,并降低了工厂生产能力。5.工人抗争促使中国政府改善劳工保护机制。6.国家也认识到个人维权框架是不够的,需要设立工厂集体协商机制,以解决劳资纠纷、保障工厂有稳定的劳动力。讨论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