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通业对制造业效率的影响——基于我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流通业对制造业效率的影响——基于我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ID:37786676

大小:1.77 MB

页数:8页

时间:2019-05-31

流通业对制造业效率的影响——基于我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_第1页
流通业对制造业效率的影响——基于我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_第2页
流通业对制造业效率的影响——基于我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_第3页
流通业对制造业效率的影响——基于我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_第4页
流通业对制造业效率的影响——基于我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流通业对制造业效率的影响——基于我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流通业对制造业效率的影响基于我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浙江工商大学经济学院,浙江杭州310018)一、引言随着国际垂直分工的兴起以及按照价值链分工所形成的国内产业集聚,世界贸易格局发生了深刻的改变,中国在世界市场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尽管中国出口商品中包含有大量技术密集型产品,但这是否就意味着中国制造业生产效率在稳步增长呢?有的学者认为,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制造业生产效率有轻微的下降趋势,而有的学者得出了技术进步提升了中国制造业生产效率的结论[t112]0研究中国制造业生产效率是否提高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有哪些因

2、素影响到我国制造业生产效率的变动。现有的研究大多从人力资本、R&D投资、国际分工、技术引进等层面进行分析1【。但是,尚且没有基于产业关联视角从生产与流通的互动发展中研究制造业生产效率变动的相关文献。流通业与制造业之间并非简单的因果关系,而是存在双向互动的关联关系。一方面,制造业为流通业提供了必要的技术基础,有利于提高流通业的技术水平和服务效率。另一方面,流通业也对制造业效率的提高产生了重要影响。首先,随着流通规模的扩张以及流通业效率的提升,制造企业逐步将原本嵌入在内部的流通业务独立出来,外包给流通企业,使得制造企业集中更多的

3、资金用于扩大再生产,提高市场占有率,从而出现因规模扩张带动的生产率提高。另一方面,由于流通业是制造业新技术的使用者,随着流通业对新技术的需求,降低了新技术研发的成本和风险,而且使用新技术之后的反馈信息很有可能成为新的创新源。正如GielensandDekimpe所证明的那样,市场销售、品牌运营等流通环节对于新技术扩散乃至制造业技术创新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J。GuerrieriandMeliciani运用丹麦、英国、德国、基金项目:本文受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09YJC790241)、教育部省部共建基地项目(2009JJD79

4、0059)、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Y7100179)、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基地浙江工商大学现代商贸研究中心项目(09JDSM07YB)、浙江工商大学金融学研究中心项目(JYTjr20101115)的资助一70—法国、日本和美国的数据,发现商贸流通业对制造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有着显著的正面影响,特别是在化工、电子设备制造、专用设备制造等资本密集型行业中尤为显著。近年来我国流通产业正以较快速度发展,据统计自1978-2008年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年均增长速度高达18.77%、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6.89%,均高于制造业产值年均增

5、长15.92%的水平。流通业快速发展是否对制造业生产率产生了积极影响?国内学者已经开展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如杜丹清提出为了提高制造业和流通业效率,进行产业链整合,通过构建全球性的商贸网络体系,达到生产一流通关系的和谐⋯。庄尚文、王永培利用我国2000-2006年数据,检验了商品流通结构和流通效率对制造业产出的影响,发现批发业的相对萎缩和零售商的规模化对制造业的产出带来了不利的影响,而大型专业市场有利于增进制造业的产出。赵凯、宋则运用1952-1978、1979-2006年数据研究了商贸流通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发现商贸服务业对经

6、济增长的直接影响力低于其对经济增长的问接影响力。上述研究对于认识流通业与制造业的互动关系提供了有益的借鉴,然而,由于没有能够对流通业发展水平进行合理的评价也就无法厘清流通业与制造业关系,特别是流通业发展水平是怎样影响制造业效率的。本文将运用我国各地区的面板数据,定量研究流通规模扩张、流通结构优化、流通效率和专业化程度提高对制造业生产效率的影响。二、变量与数据(一)流通业发展水平指标的设定在对流通业发展水平进行度量之前首先需要确定流通业的范围。目前,国内学者对流通业范围的界定包括了狭义和广义的两种。狭义的流通业一般包括批发业、

7、零售业、餐饮业,而广义的流通业还包括专门为商业服务的行业,如物资供销业、仓储业、运输业、包装业等流通的外延行业。考虑到数据的可得性,本文以狭义流通业中的批发业和零售业作为流通产业的范围。考察已有文献,本文提出流通业发展水平指标包括以下几方面:(1)流通规模(Lcz)。该指标反映了流通业发展的总体水平。从投人方面看,流通规模是一定时期内全社会投入在流通环节上的人、财、物的总和,而从产出的角度看,指的是一定时期内商品交换的总和。两者相比,后者更能够真实反映商品流通的总体规模。本文分别用流通业所创造的产值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来表示

8、流通规模。(2)流通结构(Lcx)。流通结构反映的是流通中各种要素的内部构成及其比例关系。流通结构合理化涉及到流通业的城乡结构、行业结构、流通企业所有制结构等多个层面。本文仅以我国城乡流通规模比表示流通结构。这样做的理由是我国仍然存在较为显著的二元经济特征,城乡流通体系处于相对隔裂状态,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