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家的读书法

教育家的读书法

ID:37790611

大小:15.49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31

教育家的读书法_第1页
教育家的读书法_第2页
教育家的读书法_第3页
教育家的读书法_第4页
资源描述:

《教育家的读书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读书百法】教育家的读书法原创 2017-03-22 未来君 未来教育家杂志编者按:     “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志而好学,如炳烛之光。”     阅读是人类获取知识、增长智慧的重要方式,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精神发育、文明传承的重要途径。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印发《全民阅读“十三五”时期发展规划》,倡导全民阅读,共同建设书香社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入开展全民阅读对于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2、    中华民族有着优良的读书传统,崇尚读书、诗书继世之风绵延数千年。读童话书、读课文和课外书、读小说、读外国文学,不管是哪一种,我们都是读书的参与者。读书的人们,你们知道吗?读书也是需要方法的。未来君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未来教育家》总编辑刘堂江曾经送给我们编辑部每人一本《读书百法》,这本书可不简单呢,是刘先生所编撰,从动意到成书经历了十二年之久。说它是青少年读书指径入门向导也不为过。这么好的东西,未来君当然不会“吃独食”,特选出书中17位教育家的“读书法”,从明天开始,每天一位,与您共享。     快打开下方的信纸,一起来了解作者为此

3、书写的后记吧。后记:我在这里献给青少年朋友的,是一本编写的资料性的小书。它虽然粗糙,可从动意到成书却经历了十二年之久。1977年,在那个万物复苏的春天,人民群众尤其是青少年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热情,像春潮一样涨起来了。那时我正年轻,我的顶头上司王通讯同志也正年轻。每每在工作之余,他就见缝插针地邀我去北京图书馆看书,那情形真像一头饿牛闯进了菜园子。我们放开胆子读,忘情地读,不顾一切地读(因为在此之前的“文化大革命”动乱年代是不准读科学文化书籍的,谁读书谁就是“白专道路”“名利思想”“封资修的俘虏”)。我们读名人传记,读文学作品,也读谈治学、谈

4、读书方面的书籍。那一时期我可真读了不少好书,记得我读到秦牧的《贝壳集》时,简直被老作家那渊博的知识和横溢的文采惊呆了。后来才知道,这本书并不是秦牧的代表作,他的代表作是更加辉煌的《艺海拾贝》。有一天,我在北图偶尔发现了一本《古今名人读书法》(20世纪30年代张明仁编),爱不释手,但可惜的是,这本书是一本语录体的集子,且全部都是文言,读起来不太方便。于是,我就产生了一个念头:编一本新的《名人读书法》,多选近现代的名人,并适当选入一些外国名人的读书经验,以为学海扬帆的青少年朋友鼓鼓风。我开始着手搜集资料,但一直没有动笔。1979年,天津人民出

5、版社要筹办一个刊物,派老编辑余秋明同志到北京约稿(这个刊物就是《八小时以外》,余秋明同志后担任该刊的主编),我和他商定,在新刊上专辟一个栏目“名人读书法”,由我负责供稿。就这样,从1980年《八小时以外》创刊号开始,一直到1982年底,我陆续写了若干篇“名人读书法”在该刊连载。当时,余秋明同志曾要求我多写些,凑满一百篇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出一本书,我虽满口答应,但因工作太忙,竟未能如愿,并且连《八小时以外》的专栏也因供不上稿而中断了。书虽没有编出来,不过对此事我一直“耿耿于怀”,心里时时想着,收集资料的工作也没有停止过。1986年9月,一次和

6、《光明日报》学校教育部主任汪远平同志谈起此事,他不禁拍案叫绝:“这个选题好,就叫《读书百法》,有可读性,也有实用价值,你赶紧把这个事捡起来,争取早日成书。”被他一鼓动,我马上与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副总编辑庄之明同志和《中学生》杂志主编刘希亮同志联系,他们二位以编辑家的慧眼和气派,当即拍板:“书我们出,稿子先在《中学生》和《读书报》上连载,请你尽快交稿。”我又重新上马,将写好的一批稿件陆续交《中学生》《读书报》《初中生之友》和《青少年读书指南》等刊物发表。没想到,由于工作负担过重等原因,拖拖拉拉,我竟又拖了两年多才算脱稿。现在选入书中的是古今

7、中外一百位名人的一百种读书方法(原来一人写了几种方法的,这次成书时都已做筛选删削,一人只留了一种),由于掌握资料不够全面,入选的人物难免挂一漏万,还有许多在读书上很有研究的名人没有选进来,即使是已入选的人物,也未必就将他最好、最有代表性的读书方法收进来了,这是我深感遗憾并要表示歉意的。书中的材料,一部分是我采访得来的,可以说是活材料;一部分是从报刊、书籍上得来的,属于现成材料。在此,我向所有直接和间接为我提供材料的同志表示感谢,尤其要谢谢那些原始材料的作者和编者。本书的目录编排,大致是以先古后今、先中后外为原则,具体排列顺序上没有很严格的

8、要求,具有相当的随意性,特此说明。本书在整个写作、出版过程中,除得到了前面提及的几位同志的热情支持外,还得到了国家人事部人才研究所副所长王通讯同志、上海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李玲璞先生、上海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