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1

如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1

ID:37792028

大小:1.54 MB

页数:32页

时间:2019-05-31

如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1_第1页
如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1_第2页
如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1_第3页
如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1_第4页
如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1_第5页
资源描述:

《如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怎样利用主题班会帮助学生培养习惯襄阳市致远中学李后兵班会的目的意义1、通过班会,让学生认识到好习惯带来的益处,提高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自觉性。2、通过学习,让学生具有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意识,明确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塑造个人性格,营造良好班风,以及创造自我人生的重要性。班会的步骤及内容1.坏习惯对我们的危害2.如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3.班委会倡议4.班主任总结5.宣誓、唱班歌如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此刻打盹,你将做梦;而此刻学习,你将圆梦。一、坏习惯对我们的学习有什么危害你有什么感想吗?存在问题?一、坏习惯对我们的学习有什么危害小结:同学们存在的问题1、注意力很难集中2、学习生活很

2、无序3、做事拖拉,有头无尾,缺乏计划4、抄袭作业成为习惯5、学习畏难情绪严重,缺乏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毅力。习得性无助“习得性无助”是美国心理学家塞利格曼1967年在研究动物时提出的,他用狗作了一项经典实验。起初把狗关在笼子里,只要蜂音器一响,就给以难受的电击,狗关在笼子里逃避不了电击。多次实验后,蜂音器一响,在给电击前,先把笼门打开,此时狗不但不逃,而是不等电击出现就先倒在地开始呻吟和颤抖。本来可以主动地逃避却绝望地等待痛苦的来临,这就是习得性无助。介绍:“习得性无助”指因为重复的失败或惩罚而造成的听任摆布的行为。习得性无助是指通过学习形成的一种对现实的无望和无可奈何的行为、心理

3、状态。发现过程:美国心理学家塞利,在1967年研究动物时发现,他起初把狗关在笼子里,只要蜂音器一响,就给狗施加难以忍受的电击。狗关在笼子里逃避不了电击,于是在笼子里狂奔,屎滚尿流,惊恐哀叫。多次实验后,蜂音器一响,狗就趴在地上,惊恐哀叫,也不狂奔。后来实验者在给电击前,把笼门打开,此时狗不但不逃,而是不等电击出现,就倒地呻吟和颤抖。它本来可以主动逃避,却绝望地等待痛苦的来临,这就是习得性无助。为什么它们会这样,连“狂奔,屎滚尿流,惊恐哀叫”,这些本能都没有了呢?因为它们已经知道,那些是无用的,“习得性无助”在教育活动中的表现 这一项研究显示,反复对动物施以无可逃避的强烈电击会造

4、成无助和绝望情绪。《习得性无助》特征“不准……”“危险!不要……”“自卑”的种子深深地根植于心中焦虑人的表现——人的症状(1)永久性而不是暂时性(2)自己内在人格因素而不是情境因素(3)渗透到生活中多方面易倾向于产生习得性无助学生形成了自我无能的策略拖延作业只完成不费力气的任务沮丧,并以愤怒的形式表现出来面临困难的作业很快就放弃在要求大声阅读、测验时变得焦虑心理状态低成就动机成就动机指个体希望从事有意义的活动并在活动中获得满意结果的内在心理动力。成就动机高的个体在活动中能够完全地投入并精益求精;在逆境中具有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决心。“习得性无助”学生成就动机低,他们往往不能给自己确

5、立恰当的目标,学习时漫不经心。他们对于失败的恐惧远远大于成功的希望,因而不再指望自己成功。自我概念指个体对于自己的生理、心理及社会适应性等方面的特征的自我知觉和自我评价。它能够为个体提供自我认同感和连续感,帮助调节和维持自己的行为,对于个体的存在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习得性无助”学生在生理特征等各个维度上的自我概念均低于一般学生。他们态度消极,对学习毫无兴趣;与同伴相处大多自卑多疑,认为自己不受欢迎,因而与同伴的关系日渐疏远。“习得性无助”学生的学习生活经验往往是失败的,又受到老师和同学的消极评价,从而逐渐形成了刻板的思维模式和认知态度。他们认定自己永远是一个失败者,无论怎样努

6、力也无济于事。他们还往往固执己见,不能吸收别人的意见和建议,并以消极的方式重复不变地对待学习问题。自我效能感,指个体在执行某一行为之前,对自己能够在什么水平上完成该行为所具有的信念、判断或自我感受。“习得性无助”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低,对自己完成学习任务的能力持怀疑和不确定的态度,因而倾向于制定较低的学习目标以避免获得失败的体验。他们想的更多的是活动的失败。遇到挫折时,他们往往没有自信心,不加努力便会放弃。由于怀疑自己的能力,他们经常体验到强烈的焦虑,身心健康也受到损害。低自我概念消极定势低自我效能感学生产生的原因学业不良状态的长期积淀“习得性无助”而产生的绝望、抑郁、意志消沉心灵

7、偏差现象,正是许多心理和行为问题产生的根源。学生在学业不良状态的长期积淀导致了非智力品质的弱化。“破罐子破摔”。无助感与失尊感均是"习"得的,不是天生的,是经过无数次的重复、无数次的打击以后慢慢养成的一种消极心理现象。1学生产生的原因不恰当的评价方式绝大多数儿童入学时是积极向上和充满热情的,他们对新奇事物充满兴趣,对一切活动都愿意去尝试。只是有些儿童发现自己或同伴在不能顺利完成学习任务,常常受到老师的批评和嘲笑时,便产生了焦虑情绪,对于探求事物和参加活动产生了恐惧心理。如果有人监督自己便显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