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促进教师教育、教师专业发展持续健康地发展

如何促进教师教育、教师专业发展持续健康地发展

ID:37794371

大小:21.67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9-05-31

如何促进教师教育、教师专业发展持续健康地发展_第1页
如何促进教师教育、教师专业发展持续健康地发展_第2页
如何促进教师教育、教师专业发展持续健康地发展_第3页
如何促进教师教育、教师专业发展持续健康地发展_第4页
如何促进教师教育、教师专业发展持续健康地发展_第5页
资源描述:

《如何促进教师教育、教师专业发展持续健康地发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吴颖民:如何促进教师教育、教师专业发展持续健康地发展?教师队伍建设的七个“化”是什么?原创 2017-03-15 吴颖民 未来教育家杂志编者按2016年11月23日,“中国教育学会教师培训者联盟”成立大会暨首届“教师培训者专业发展论坛”在华东师范大学举行,800余位专家和代表共商教师培训者的专业发展。目前,我国教师培训面临着时代转型、教师专业化内涵发展的新需求。如何理解与重构教师培训与发展体系、如何让校本研修更好地实现教师专业发展与学校教育质量提升的双赢、教师培训者需要具备何种能力、如何让信息技术成为撬动教师培训与发展的支点?这些问题成为破解我国教师培

2、训与发展事业难题的关键。在这种背景下,由中国教育学会领导、北京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西南大学、华中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市师资培训中心、齐鲁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联合发起“中国教育学会教师培训者联盟”,吸纳多家高等院校、各级教育学院、教师进修学校(院)等从事教师培训的专业单位以及个人,组建公益性、合作性的行业协作平台。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杨念鲁表示:“联盟”将以“成就教师培训者的专业梦想”为宗旨,致力于为教师培训者创设相互学习、研讨的学术交流机会,共同探索教师培训的系统解决方案以及教师培训者的专业发展路径。

3、联盟性质:公益性的合作性、专业性教师培训行业协作平台,以科学发展观与立德树人为指导思想,针对我国教师在职培训的关键问题,整合优质教师培训资源,创新教师培训资源流通的机制,为教师培训者的专业发展创造交流的机会,探索培训者专业化发展的有效机制与路径。成立目的:吸纳高等院校、各级教育学院、教师进修学院等从事教师培训的专业单位,为培训者创设相互学习、研讨的学术交流机会,共同探索教师培训的系统解决方案,以及教师培训者的专业发展路径,助力教师培训者的专业成长。发展愿景:通过合作开展研究、定期举办年度会议、遴选培训实践基地、分享优秀课程资源等形式开展活动,为教师培训

4、者搭建学术研究、实践交流、资源共建共享的平台。发挥辐射作用,以培训者专业水平和能力的提升,带动教师整体水平的共同进步。专家观点吴颖民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华南师范大学原副校长兼基础教育培训与研究院院长,华南师范大学原附属中学校长,第二届全国教师教育课程专家委员会委员,博士生导师。原标题丨 教师专业发展的学科建设是教师教育转型升级的关键 本文全长五千余字,阅读大约需八分钟“ 在推动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方面,高等院校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在这里,我想就如何促进教师教育、尤其是教师专业发展持续健康地发展,谈一点我的看法。主要讲三个问题:充分认识新时期教师教育领域

5、的新变化、新挑战;充分认识推进教师专业发展学科建设的必要性、迫切性;充分认识教师培训课程标准、课程体系建设在教师发展学科建设中的基础性地位。”更好请输入标题  abcdefg充分认识新时期教师教育领域的新变化、新挑战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我们的国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教育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世界在变、我们的国家在变、学生在变、学校在变、教师在变、家长也在变。确实,我们的教育发生着深刻的变化。首先,学校教师资源比过去更加充足了。过去,很多的学校要补充一个大学毕业的老师非常困难,而现在,应聘的大学生不可能全部得到聘用,而且在城市里面,不少学校还要挑名牌学校毕业生

6、,挑更高的学历。现在学校对于教师的需求已经从数量的依赖型向质量的依赖型转变,由“有教师”转向“要有好教师”,这是我们教师教育领域的一个重大变化。在教育变革方面,大家都看到教育发展速度不断加快。现在学校教育的许多新的课程、新的教育教学方法、新的经验层出不穷。这种变化的速度使得师范院校对于新教师的培养,显得跟学校实际需求很不适应。很可能一个刚毕业的师范大学生,储备的某些知识和技能就已经过时了。所以,今天的师范教育、教师教育不仅要看重职前的养成,更要重视职后的持续更新。也就是说,不仅要具备一些基本的知识、基本的技能、基本的专业理念、修养,而且要有持续学习提升

7、的意识和能力。在教育的目标方面,也发生了一种价值的转变。基础教育,尤其是广大的中小学,教育的目标正在由过去更多的“关注知识传授”转向“关注思维能力培养”。对于学生的“预设性期望”正在向“生成性期望”转变。要非常重视课堂这种生成性的知识和体验,而教师必须伴随学生的生长性的成长而持续成长。因此,教师教育也就要由之前的“师范主导型”向“职前和职后并重型”转变。由于教育对教师培养的这样一个新的挑战、新的要求,使得职后的教师专业成长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这些年,教育部也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1999年第三次全教会召开,在新的世纪即将到来之际,整个国家对教师队伍的成

8、长有着巨大关注,标志性的文件就是《跨世纪园丁工程》的实施。2002年,国家实施教师资格证制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