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识教育缺失的原因分析及解决对策

赏识教育缺失的原因分析及解决对策

ID:37794431

大小:33.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5-31

赏识教育缺失的原因分析及解决对策_第1页
赏识教育缺失的原因分析及解决对策_第2页
赏识教育缺失的原因分析及解决对策_第3页
赏识教育缺失的原因分析及解决对策_第4页
赏识教育缺失的原因分析及解决对策_第5页
资源描述:

《赏识教育缺失的原因分析及解决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赏识教育缺失的原因分析及解决对策内容摘要:赏识教育就是通过激励表扬手段,肯定学生的优点、长处,鼓励他们不断追求成功的教育。赏识教育同时是一种思维视角,即用赏识的眼光看待学生,凡事都往好的方面去想的积极思维方式。赏识教育更是一种用欣赏的心态,多角度、全方位、立体型的尊重、理解和爱护学生的教育。赏识教育的特点就是注重孩子的优点和长处。长期由老师主宰课堂,以老师为中心的师道尊严造成了赏识教育的缺失。用一颗平常的心看待学生,用“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爱心爱护学生,用宽容的心态包容学生,赏识教育定会熠熠生辉。关键词:赏识教育缺失原因对策时代在进步,教育在改革,应试教育转入了素质教育。

2、素质教育呼唤赏识教育,那么什么是赏识教育,赏识教育是承认差异,挖掘闪光点的教育,是允许失败的教育,是让孩子舒展心灵,尽展潜能的教育。记得2006年我新接手了一个三年级一班,为了尽快的熟悉学生,我在第一次班会上面带微笑,用信任的眼光望着全班的学生,说:“老师刚教这个班,和大家还不熟悉,为了能尽快的记住大家,今天请同学们写写自身的闪光点—优点。看看自己有哪些长处,让老师通过你的优点记住你,好吗?”话音未落,全班同学炸开了锅,这个说:“啊?还写优点啊!”那个说:“老师,缺点还写吗?”还有的学生说:“我没有优点啊!”顿时,我意识到传统美德教育已经在学生心灵深处扎下了根。-6-虽然

3、他们才是三年级的学生,但此时,我要让学生们树立自尊,我要让学生们明白,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赏识其实是一种提醒、一种暗示、一种激励。听了我的一番解释,同学们渐渐进入了角色。过了一会儿,我发现班上一名学习成绩最差的学生只字未写,急得抓耳挠腮。学习上的劣势使他饱尝了失败的痛苦,让他失去了自信,他时常感觉到自己处处不如别人。此刻,鼓励他树立自信的机会来了。于是,我让同学们帮助他找亮点。有的说:“他爱劳动,每天都帮我们值日”;有的说:“他是我们班跳绳最好的”……我也跟着说:“老师还发现他上课发言最积极。”听到同学们和老师热烈的赞扬,看到老师和同学们赞许的目光,他感动了,不好意思地低下

4、了头,他第一次沉浸在受人尊重的气氛中,他体会到受人赞赏的喜悦。打那以后,他变了,真的变了,学习比以前主动了,作业基本完成了,还多次得到老师的表扬,他进步了,是尊重与赏识开启了他的内驱力。儿童幼小的心灵是十分脆弱的,任何打击都会使他畏缩而自卑自怜。老师你一次不经意的表扬,一个小小的鼓励,却能让他充溢向上的力量。可见,赏识,是唤醒学生自我价值的号角;赏识,是开启学生奋斗之心的钥匙;赏识,是滋润灵魂的雨露。因而,当今真正有效的教育当是赏识教育。不可否认,“严师出高徒”的信条已与赏识教育不相容。素质教育的今天要求老师面向全体学生,对后进生不能一味地强调严格要求,老师应该主动与他们

5、接触,了解他们的生活,知晓他们学习上的困难,成为他们的知心朋友。对后进生违反校纪校规,不能再像以往那样进行简单的语言训示,劳动惩罚。-6-而应该通过赏识他们的优点和长处,使他们快速找回自我,迅速觉醒,改邪归正。那些对后进生动辄作为反面教材、点名批评、指责教训的行为,一定会损伤后进生自尊心,一定会使他们情绪低落,产生自卑感,使教育效果不佳。从生命科学的角度看,赏识教育的奥秘就是让学生觉醒,推掉自卑的巨石。就精神生命而言,每个孩子都是为得到赏识而来到人间,赏识教育的特点是注重孩子的优点和长处,逐步形成燎原之势,让孩子在“我是好孩子”的心态中觉醒。而教育现实中多年的应试教育,往

6、往使赏识教育缺失。我们的学校教育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制约,由老师主宰课堂、以老师为中心的师道尊严造成了赏识教育的缺失。有的老师常常抱怨“问题学生不争气”,只是因为他们对待学生的态度恰好是与赏识教育相反,他们更多关注的是学生的弱点和短处。而且,小题大做无限夸张,使“问题学生”自暴自弃,使他们在“我是坏学生”的意念中沉沦。是抱怨和指责使好学生变坏,使坏学生变的更坏。我认为赏识教育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但是它的作用既不能过分否认,也不能无限夸大。从方法论的角度上讲,只看孩子们的缺点和毛病是片面的。同样,只看到孩子的优点和长处,也照样是有害的。赏识教育并不否定对学生正常的管理,该

7、奖励的要奖励肯定,该批评的时候也决不迁就纵容。学生毕竟是孩子,优点和缺点并存,长处和不足同在。因此赏识教育要因人而异,因事而异,不能将教育手段单一化。把赏识教育理解为只能表扬不能批评,这是对这种教育模式的一种误解。其实,任何教育模式都不能没有“惩罚”,否则就是不负责任,必须让孩子知道要为自己言行和过失负责。-6-中小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形成期,特别需要逆耳忠告的雕琢,诤言直陈的领航,风雨困顿的磨砺。只不过赏识教育更注重在对学生进行批评和惩罚时,更多的给孩子以尊重和尊严。赏识教育是让学生在快乐学习中健康成长,有的老师不肯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