躬履诸难 坚忍沉毅 晚清名臣曾国藩

躬履诸难 坚忍沉毅 晚清名臣曾国藩

ID:37794710

大小:31.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9-05-31

躬履诸难 坚忍沉毅 晚清名臣曾国藩_第1页
躬履诸难 坚忍沉毅 晚清名臣曾国藩_第2页
资源描述:

《躬履诸难 坚忍沉毅 晚清名臣曾国藩》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躬履诸难坚忍沉毅              ——谈晚清名臣曾国藩曾国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谥文正,汉族,湖南省长沙府湘乡县人。晚清重臣,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者。清朝军事家、理学家、政治家、书法家,文学家,晚清散文“湘乡派”创立人。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嘉庆十六年(1811年)出生于湖南长沙府湘乡荷叶塘白杨坪的一个豪门地主家庭。6岁时入塾读书,8岁能读八股文诵五经,14岁时能读周礼、史记文选,并参加长沙的童子试,成绩俱佳列为优等,道光十八年(1838)殿试考中了同进士,从此之后,他一步一阶的踏上仕途之路。咸丰三年

2、(1853年)藉着清政府给予寻求力量镇压太平天国的时机,他因势在其家乡湖南一带,依靠师徒、亲戚、好友等复杂的人际关系,建立了一支地方团练,称为湘军。1854年2月,湘军倾巢出动,曾国藩发表了《讨粤匪檄》。在和太平军作战中,曾国藩用劫掠财物、封官赏爵的办法来鼓舞士气,养成湘军凶悍领残的本性。湘军在军事素质落后的清朝武装力量中成为中国南方地区与太平天国军事力量作战的主力之一。曾国藩被封为一等勇毅侯,成为清代以文人而封武侯的第一人,后历任两江总督、直隶总督,官居一品。同治九年(1870年),正在直隶总督任上的曾国藩奉命前往天津办理天津教案,曾国藩到天津后,考量当时局势,对法国妥协退让,朝廷人士及民

3、众舆论均甚为不满,使曾国藩的声誉大受影响,引起全国朝野的唾骂。同治十一年二月初四(公历:1872年3月20日)在南京病逝。朝廷赠太傅,死后被谥“文正”。其家族后代多出官宦,如曾纪泽等。曾国藩是好人还是坏人?是“中兴名臣”,还是“曾剃头”?是真君子,还是假小人?是龙蛇投胎,还是“成功学大师”?褒扬还是贬斥,从来无法盖棺定论。从以上正史中关于他的生平介绍我们可以看出,诸如曾国藩、李鸿章之类的晚清名臣,在政治倾向上总还是要被“打入冷宫”、被斥为“卖国贼、汉奸”的。诚然,真理和历史在政治面前,在文化面前都很无奈,但我们作为历史的研究,要怎样还历史一个清白、还曾国藩一个公道呢?用历史的眼光看问题,就是

4、要还原到历史情境中,看一历史事件或人物对于历史的作用,既不苛求也不片面。从镇压太平天国一事看,毛泽东曾为与蒋介石划清界限,给曾国藩扣上了“地主阶级”、“镇压农民起义”的帽子,但于历史,“洪秀全和太平天国所要学习而要搬到中国的正是西方中世纪的神权统治,那正是西方的缺点。洪秀全如果统一了全国,那就要使中国倒退几个世纪。......曾国藩打败太平天国,成功阻止了中国的后退,他在这一方面抵抗了帝国主义的文化侵略,这是他的一个大贡献。”用一种落后代替另一种落后,虽然称不上进步,但于文化,却是一种救赎,也应是顺应历史潮流、符合客观规律的。况且,作为一个深谙“忠良孝义”之道的封建士大夫,手段残忍、赶尽杀绝

5、的尽忠方式也是我们无法厚非的。曾国藩有他的无奈,而我们不能苛求。而“天津教案”这样一个使曾国藩晚节不保的事件则更是另有隐情。“从民族情感上来讲,曾国藩是卖国贼,大汉奸;从政治上讲他以小忍换大谋,大柔非柔,以屈求伸;从道义上讲,他忍辱负重,自己背负骂名,为了国家的安危,委曲求全。......这种不顾个人屈辱而为国解忧的爱国情怀,虽然当时遭人唾骂,但这才是真正的政治家,才是真正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又一次放回历史的标尺去衡量,曾国藩诚然无愧天地道义了。捕捉历史细节,我们依旧可以发现:做官,打仗,办洋务,理教案,修身,教子,组湘军,他样样精通。在政治、军事、文化、教育、近代化等各

6、个方面都有所建树。对朝廷,他义不容辞、忠昭日月;对朋友,他才俊影从、义薄云天;对家人,他不厌其烦、循循善诱。他的成功,不仅引来无数人的倾心,更是引起了后世文人政客的极大兴趣,晚清的李鸿章、梁启超以及后来的毛泽东、蒋介石无不对其推崇备至。李鸿章称赞道:“吾师之书,乃一代巨人心智也。”;梁启超也对其进行高度评价:“如无曾文正毅力,必为失败之人。”不仅如此,青年时代的毛泽东也很服气他的这位老乡,曾在与友人的长信中写道:“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观其收拾杨一役,完满无缺。”蒋介石更是把曾国藩奉为终生学习的楷模,还经常叮嘱自己的儿子要终生学习研究《曾国藩家书》。躬履诸难,坚忍沉毅,这便是曾国藩辉煌一生的

7、真实写照。曾国藩一生致力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以一介儒生而出将入相,纵横驰骋几十年,实现了自己立功、立言、立德的封建士大夫的最高追求,实在不愧为“为师为将为相一完人”。参考文献:《中国哲学史新编》《曾国藩--将坚忍进行到底》《曾国藩家书》《曾国藩全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