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绝句二首》PPT课件

《李白绝句二首》PPT课件

ID:37799148

大小:1.56 MB

页数:24页

时间:2019-05-31

《李白绝句二首》PPT课件_第1页
《李白绝句二首》PPT课件_第2页
《李白绝句二首》PPT课件_第3页
《李白绝句二首》PPT课件_第4页
《李白绝句二首》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李白绝句二首》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绝句二首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出生地四川青莲乡(江油县)中亚西亚碎叶(吉尔吉斯斯坦)长安“古今诗人出处,未有如太白之难定者。”(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卷五)李白自称陇西成纪人,这是李广的家乡,他还自称是凉武昭王九代孙。唐朝后主李渊是凉武昭王后代。李白在长安三年时,皇家颁《宗正谱》内无李白。一、蜀中时期。读书求道。(25岁之前)二、以安陆为中心的出蜀漫游时期。在此期间曾西入长安,求取功名,却失意东归;(25-42)后来奉诏入京,长安三年,供奉翰林(42-45岁)。不久因受谗言出京,开

2、始漫游各地。(45-55)三、安史之乱及被流放时期。受牵连而被流放夜郎。后遇赦东归,不久病逝。(56-62岁)李白“十五观奇书,作赋凌相如。”(《赠张相镐》)二十五岁“仗剑去国,辞亲远游。”(《上安州裴长史书》)长安三年,“遭逢圣明主,敢进兴亡言。”(《书情赠蔡舍人雄》)后自请放还。大鹏飞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济。——《临终歌》范传正为李白写墓碑:“天风不来,海波不起。塌翅别岛,空留大名,人亦有之,故左拾遗、翰林学士李公之谓矣。公名白,字太白,其先陇西成纪人。”“可怜荒垅穷泉骨,曾有惊天动地文。”(白居

3、易《李白墓》)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赠汪伦《将进酒》李白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杨慎:“言之精者为文,文之精者为诗,诗之精者为绝句。”胡应麟《诗薮(sǒu》内编卷六说:“太白五、七言绝,字字神境,篇篇神物。”绝句诗题出处晋人陆机《班婕妤》有“寄情在玉阶,托意

4、唯团扇”。谢朓因此制题。《秋夜》谢朓秋夜促织鸣,南邻捣衣急。思君隔九重,夜夜空伫立。北窗轻幔垂,西户月光入。何知白露下,坐视阶前湿。谁能长分居,秋尽冬复及。玉阶怨谢朓(tiǎo)夕殿下珠帘,流萤飞复息。长夜缝罗衣,思君此何极。玉阶怨李白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却下水精帘,玲珑望秋月。玉阶怨李白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却下水精帘,玲珑望秋月。玉阶怨谢朓夕殿下珠帘,流萤飞复息。长夜缝罗衣,思君此何极。《秋夜》谢朓秋夜促织鸣,南邻捣衣急。思君隔九重,夜夜空伫立。北窗轻幔垂,西户月光入。何知白露下,坐视阶前湿。

5、谁能长分居,秋尽冬复及。玉阶怨李白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却下水精帘,玲珑望秋月。《秋夜》谢朓秋夜促织鸣,南邻捣衣急。思君隔九重,夜夜空伫立。北窗轻幔垂,西户月光入。何知白露下,坐视阶前湿。谁能长分居,秋尽冬复及。玉阶怨谢朓夕殿下珠帘,流萤飞复息。长夜缝罗衣,思君此何极。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寻隐者不遇贾岛山中答问李白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君寻腾空子,应到碧山家。《送内寻庐山女道士李腾空》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听蜀僧浚弹琴》暮从碧山

6、下,山月随人归。《下终南山过斛[hú]斯山人宿置酒》一是安陆二是黄山三是芜湖山中答问李白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明李东阳:诗贵意,意贵远不贵近,贵淡不贵浓,浓而近者易识,淡而远者难知。如……李太白‘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皆淡而愈浓,近而愈远,可与知者道,难与俗人言。太白诗以气为主,以自然为宗,以俊逸高畅为贵……咏之使人飘扬欲仙者,太白也。(清·田同之《西蜀诗说》)言出天地外,思出鬼神表,读之则神驰八极,测之则心怀四溟,磊磊落落,真非世间语者,有李太

7、白。(唐·皮日休《刘枣强碑文》)李白绝句的艺术特点一、绝句格调明快,明白晓畅的语言表达无尽情思。二、李白的绝句境界清新,具有俊逸爽朗的风神和情韵。三、乐府民歌对李白绝句的影响明显。1.比较李白这首《玉阶怨》与谢脁同名作品的艺术效果。六朝诗人谢朓是李白很尊敬的前辈诗人,李白的诗风也受到谢的影响。这两首诗,都是写闺怨之情,但谢诗较质朴,思念主题也较明显。李诗则更为俊逸巧妙,诗意朦胧,更耐寻味。至于它们之间的高低,则可见仁见智。文学作品的欣赏没有所谓“标准答案”,其评判也与每个人的理解程度、欣赏水平有关,并无

8、“对”、“错”之别。2.比较李白这首《山中答问》与贾岛《寻隐者不遇》叙事手法及其效果的异同。李白诗可以说是自问自答,主人公即是诗人自己;贾岛诗则是两个人,一问一答,主人公是诗外的“隐者”。李白的诗属于“自家风光”,贾岛的诗则属于“企慕情境”。3.美人幽怨、山居避世,是古代士人寄托高洁理想的常用意象。你能分别再举出几个例子吗?写幽怨的,如王昌龄《长信秋词(其三)》:奉帚平明金殿开,且将团扇共徘徊。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陶渊明饮酒(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