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西山断裂组与地表破裂型逆断层古地震识别标志

乌鲁木齐西山断裂组与地表破裂型逆断层古地震识别标志

ID:37805341

大小:1.35 MB

页数:18页

时间:2019-05-31

乌鲁木齐西山断裂组与地表破裂型逆断层古地震识别标志_第1页
乌鲁木齐西山断裂组与地表破裂型逆断层古地震识别标志_第2页
乌鲁木齐西山断裂组与地表破裂型逆断层古地震识别标志_第3页
乌鲁木齐西山断裂组与地表破裂型逆断层古地震识别标志_第4页
乌鲁木齐西山断裂组与地表破裂型逆断层古地震识别标志_第5页
资源描述:

《乌鲁木齐西山断裂组与地表破裂型逆断层古地震识别标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万方数据第29卷第2期2007年6月地震地质SEISMOLOGYANDGEOLOGYV01.29.No.2June,2007乌鲁木齐西山断裂组与地表破裂型逆断层古地震识别标:b,D冉勇康1’陈立春1’沈军2’李军2’宫会玲1’1)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北京100029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震局,乌鲁木齐830011摘要乌鲁木齐西山断裂层组展布于北天山山前断展褶皱系与博格达推覆构造系的转换部位,为盆地向s推覆的构造,由4~5条长度十几公里至近30km的断层组成,其滑脱面埋深约11km。通过地质地貌调查、探槽开挖,结合深部构造特征分析,西山断裂组晚更新世中晚期有明显的活

2、动。断层F,~R最年轻的2次事件基本都被限制在距今(22.7±5.2)ka和40ka左右。而F。和西山断裂最年轻的事件被距今31.0ka和38.0ka的地层覆盖。这显示西山断裂组晚第四纪活动有分组和组合破裂的特征。断层F。和西山南缘断裂为一组,F,一F,为另一组。坎前堆积地层、断层与堆积地层的切错关系和不同间断面或标志地层在断层两侧的累积位差的突变,是识别地表破裂型逆断层古地震事件的重要标志。降低逆断层古地震识别的不确定性,关键在于识别事件的标志需要综合分析各种影响因素,有多证据的支持。关键词西山断裂组逆断层古地震识别乌鲁木齐中图分类号:P315.2文献标识码:A文

3、章编号:0253—4967(2007)02一0218—18O引言由于古地震研究能够延长强震活动历史的记录,使得我们可以在几个大地震重复周期的时间段上认识断裂的长期活动习性和估计未来强地震发生的危险性,因此,它是多年来活动构造和地震危险性预测领域中最有成就的分支学科之一。然而随着研究的深入,在古地震研究和利用古地震资料进行强震预测的实践中暴露出来的资料不完整,以及存在不确定性的问题显得越来越突出。最关键的有2点:一是事件的正确识别,二是事件的准确定年。降低和消除古地震识别和定年的不确定性成为现今古地震研究需要尽快解决的科学问题。尽管要全面提升古地震研究资料的精度、降低

4、不确定性需要多学科和全面的技术进步来支持,但是,识别标志~直是古地震研究实践中最基本的问题。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许多学者对古地震的识别标志进行过较多的探讨,主要有断错地貌,如局部阶地的级数、断层陡坎的坡度转折、分级的水系位错(wallace,1977;sieh,1978,1984;Bucknamez口Z.,1979;McCalpin,1987,1996);坎前堆积物,如崩积楔、地堑或断落塘堆积[收稿日期]2007—04一03收稿,2007一05—21改回。[基金项目]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发改投资“城市活断层试验探测”项目(20041138)资助。万方数据2期冉勇康

5、等:乌鲁木齐西山断裂组与地表破裂型逆断层古地震识别标志219(wallace,1977;Swan甜Ⅱz.,1980;Nelson,1987;Yeats,1996);断层在地表和近地表造成的破裂结构和构造,位移累积结果和断层断错不同的地层单元等,如不同期次的裂缝和构造楔、充填楔,不同地层单元位移量的突然增减,地层被位移旋转程度的突然变化,不同断层破裂面所切割的沉积单元差异(邓起东等,1984;RockweU,1987)。但对识别标志的总结多集中在正断层和走滑断层上,逆断层相对较少。认为褶皱逆断层的最新活动有相当一部分以“盲断层”的形式表现,可通过跨断层的多级地貌面的变

6、形程度分析得到(张培震等,1994);对于地表破裂型逆断层则认为许多方面与正断层是一致的,如断层上升盘的阶地数往往对应古地震的期次、坎前的崩积楔堆积等,所不同的是在崩积楔的细结构上有差异(carver,1987;冉勇康等,1988;邓起东等,2000a)。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取得的重要共识为,古地震识别和破裂参数评估的最大挑战是在各种环境条件下,建立不同强度地震地表效应的经验关系(Michetti以口Z.,2005)。这里所指的环境包括气候状况、第四纪的构造演化(地层地貌序列)、深部发震构造特征(断层错动方式、震源深度)、应力场等。显然,要想正确地识别古地震事件需要

7、考虑综合的环境因素,寻找典型的识别标志。“十五”期问,在城市活断层项目试验探测分项的支持下,我们有机会对乌鲁木齐市目标区内的西山一王家沟逆断层组(简称西山断裂组)进行了序列的探槽开挖和古地震研究,本文试图以该研究为重点,结合其它地区逆断层的古地震研究经验,探讨类似气候和构造环境条件下古地震的识别标志和降低不确定性的一些具体问题。1逆断层构造样式与西山断层组1.1逆断层构造样式与破裂扩展特征逆断层被认为是一种使基准面缩短的断层,往往与褶皱变形伴生。20世纪80年代,suppe(1983)和Jamison(1987)把逆断层一褶皱带划分为3种类型,即断弯褶皱、断裂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