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有效地教学策略

实施有效地教学策略

ID:37807046

大小:16.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31

实施有效地教学策略_第1页
实施有效地教学策略_第2页
实施有效地教学策略_第3页
实施有效地教学策略_第4页
资源描述:

《实施有效地教学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实施有效地教学策略,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习惯前郭县哈萨尔路小学冯艳玲我国当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什么是教育?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对一个人今后的发展将起着重要作用。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新型教师,在教学中如何实施有效地教学策略,培养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尤为重要。一、创设民主和谐教学氛围,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中国的传统教育中都是“课堂为中心,书本为中心,教师为中心”的单一模式,随之教育改革的深入,教师在教学中逐步改变这一状况,给学生建立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宽松的环境中学习,自主的实验操作,师生平等地讨论问

2、题,这样,不仅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而且能消除学生的戒备心理,学生往往乐此不疲,并且思维活跃,富有创造性,这是数学学习中特别需要的,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关键所在。二、引导积极主动参与学习,培养学生参与合作的习惯新的课程标准提出教师在教学努力促使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能解决问题的创造性学习,养成自主学习和主动参与学习的习惯。如教学《圆的认识》,可以这样引导学生实践思考,充分发挥主体作用。首先,要求学生先看书自学,再用圆规任意画一个圆,并汇报实践操作的体会。有的学生初学画圆没有成功,教师让他们说出原因:圆规针尖滑动画不

3、好,需要固定圆心;圆规两脚叉开的大小画图时发生变化,所以画得不圆,叉开的大小要固定不变。其次,让学生在一张纸的左上角和右下角分别画一个大小不同的圆。再问:为什么两个圆的位置不同,大小也不同呢?启发学生发现问题,得出:圆心决定圆的位置,半径决定圆的大小。最后,用直尺在一个圆内分别让学生画出圆的半径和直径,提问:“你能画出多少条?量一量直径与半径有什么关系?”在画圆的半径与直径的过程中,使学生发现各有无数条,并且知道了同圆中的直径长度是半径的2倍。通过以上的实践操作,验证了这样一句话:“听到的容易忘记,只有自己动手做过的才是真正的理解。”该过程在老师的引导下,

4、学生参与操作探索,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处处闪烁着创造的火花。学生在动手操作的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自主能力。三、指导学生善于质疑问难,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习惯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心理学研究表明,疑最容易引起定向——探究反射,有了这种反射,思维也就随之产生。科学的发明创造往往是从质疑开始,从解疑入手,因此课堂教学电教师应把质疑、解疑作为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鼓励学生质疑,指导解疑,需要讲究策略。浅显的问题学生自己解答。日常教学可以发现,学生大多提出的问题是一般性的问题,教师可以不必急于解难。应鼓励学生自己解答,使学生既敢于质疑,又能解疑,以树立信

5、心。难点问题学生讨论解决。教学中遇到的疑点或难点以及比较含蓄或潜在的内容,应启发学生思考讨论,在思考讨论的过程中逐步解疑,在探索讨论中有所发现和创新。如教学《面积的认识》,为了使学生理解面积的概念,教师先教学认识“物体的表面”,让学生摸课本的表面、桌面等直观感知。由于教师举的实例其表面都是规则的长方形,学生也很容易看出面是有大小的,这时教师有意识地让学生质疑,提问:我们认识了物体的表面,你还想到什么?这一问,打开了学生思维的闸门,提出了一连串的问题:“文具盒的表面有6个都是长方形的面,一个足球的表面是什么形状?”“苹果、茶杯的表面是指哪一部分?”学生提出问

6、题后,教师让学生展开讨论,就有学生按照自己的理解方式,对“物体的表面”作了颇有新意的描述:“我们看得见,摸得着的部分是物体的表面。”这样新奇的回答,都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使得学生从生疑到释疑过程思维活跃,并能自己解决。又如在每节新课前学生都会进行预习,可以让学生将问题提出,然后在课堂上给学生提问的机会。在学习《折扣》这一节课时,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比一比,在哪家商场购物更优惠。(永联百货:满200送50;金汇商场:买三送一;美佳商厦:打八折。)学生问题一提出,全班同学的兴趣来了,都跃跃欲试,很想试一试,于是我就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验证,看看哪家优惠。争议的

7、问题师生共同解决。课堂教学要鼓励学生之间的争辩,让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在争辩过程中可以陈述矛盾,培养思维的批判性。四、鼓励学生勇于标新立异,培养学生动脑多思的习惯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学要鼓励学生提出新设想,并且对自己的设想和主张阐述理由,作出验证。在学习《长方体表面积》时,有这样一道讨论题:“在一个长方体物品的每个面上都捆扎十字包装绳,需用包装绳的长度至少超过这个长方体物品棱长总和的长度?”学生经过一番讨论,绝大多数认为包装绳的长度一定超过物品的棱长总和,因为每个面都捆扎成十字包装绳,即物品的棱长之和,再加上打结的,所以超过物品棱长总和。但是也有

8、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提出不同看法,提出包装绳可能比棱长总和要短一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