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长安大明宫建筑丛考_杜文玉

唐长安大明宫建筑丛考_杜文玉

ID:37807533

大小:939.96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5-31

唐长安大明宫建筑丛考_杜文玉_第1页
唐长安大明宫建筑丛考_杜文玉_第2页
唐长安大明宫建筑丛考_杜文玉_第3页
唐长安大明宫建筑丛考_杜文玉_第4页
唐长安大明宫建筑丛考_杜文玉_第5页
资源描述:

《唐长安大明宫建筑丛考_杜文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29卷第3辑中国历史地理论丛Vol.29,No.32014年7月JournalofChineseHistoricalGeographyJul.,2014唐长安大明宫建筑丛考杜文玉(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陕西西安,710062)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提要]唐长安大明宫的建筑布局,自宋代以来历代学者多有研究,然未尽之处仍然颇多,如关于御史北台、待制院、舍人院、京兆尹院、灵符应圣院以及左、右藏库等机构在宫中的方位与职能,或未涉及,或有错误。

2、本文主要针对以上建筑物在宫中的地理方位与职能,进行考述,希望能恢复历史的本来面貌。[关键词]大明宫御史北台待制院舍人院京兆尹院灵符应圣院左右藏库[中图分类号]K92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5205(2014)03-0102-11[收稿日期]2014-02-18[作者简介]杜文玉(1951—),男,陕西渭南人,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隋唐五代史。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唐长安城大明宫内建筑物的地

3、理方位,多见所。先时惟中丞得专寓于南舍一院,若杂事于《长安志》《长安志图》《雍录》《类编长安志》与左右巡使,则寓于西省小胥之庑下。遇大《唐两京城坊考》等书的记载。然而以上诸书的朝会时,吾属皆来,则分憩于杂事、巡使之记载仍有缺漏,即使已有的记载亦有不少的错地。既寓于小胥,则我实客也。每亡事而误,而且对宫内建筑物的功能多未记述,因此有去,则主人必坌而入,喧哗狼籍,其态万必要重新进行研究。本文主要针对御史北台、待变,向之霜棱,尽为涕涶矣。岂吾君以天下制院、舍人院、京兆尹院、灵符应圣院以及左、纲纪属之于我意邪!上元二年,

4、侍御史刘儒右藏库等机构的地理方位与职能,做一初步的探之作《直厅记》,初拜仪云:谢宰相讫,向讨,以就教于方家。南入直省院候端长。又《入中书仪》云:到直省院,入门揖端公讫,各就房。呜呼!以一御史北台御史之贵重,而前时作者之记,恬然以直省院为记,君子未尝有非之者。……大和四年关于御史台在大明宫所设之机构,《长安岁次庚戍八月十六日丁巳记。志》、《雍录》、《类编长安志》等书皆无记载,宋据此来看,在中书省之南原有御史中丞院,只是元时期所绘的大明宫图也无一标绘。惟清人徐松其余御史入宫则无栖息之处,于是只好在中书省的《唐两京城坊

5、考》卷一《大明宫》载:“月华(西省)的胥吏庑下权坐,又受到这些胥吏的蔑门外中书省,省南为御史台”。之所以出现这种视。其实这些御史不仅在中书胥吏处权坐,有时情况,原因是在大明宫中设御史台机构较晚,故也在门下省直院后檐下权坐,情况十分狼狈。诸书阙载。另据《玉海》卷一六一《唐朝堂》条另据《唐会要》记载:载:“舒元舆《御史台新造中书院记》:御史府故太和四年三月,御史台奏:三院御史尽事,于中书之南,常有理所,太和四年于政事堂入,到朝堂前无止泊处,请置祗候院屋。知直阡之南选地以作之,号中书南院。院门北辟,杂御史元借门下直省屋

6、后檐权坐,知巡御史向朝廷也,观者命为御史北台。”文中提到舒元元借御书直省屋后檐权坐。每日早入,至巳舆所撰的《御史台新造中书院记》一文,现收于时方出,入前后并本所由。自门下直省院《文苑英华》卷八○七,节录如下:西、京兆尹院东,有官地,东西九十尺、南北六十尺。请准长庆元年八月(敕),于中是以御史府故事,于中书之南,常有理·102·书南给官地,度支给钱。①后来虽然一度也任命他官为理匦使,但御史中丞可知这年三月,经御史台奏请,文宗同意在并没有因此被完全取代,如德宗“建中二年,以中书省南建造御史北台,于这年八月中旬建成,御

7、史中丞为理匦使”。④直到唐后期,当时人仍于是才有了时任侍御史的舒元舆的这篇文章。上然说“匦使常以御史中丞及侍御史为之,台中人引《唐会要》之文疑有脱漏,御史台的奏章中提吏强干,首列百司”云云。⑤到门下直省院西有空地,可是在奏章之末却又请众所周知,唐后期御史大夫不常置,以御史求在中书省南给官地,其中必有缘故,只是这段中丞为御史台实际长官,所谓“缘大夫秩崇,官文字没有说清楚而已。由于其建在中书省南,故不常置,中丞为宪台之长”。⑥贞元二年(786称中书南院,实际并非中书省的机构,因此俗称年)八月一日,“御史中丞窦参奏:准

8、仪制令,“御史北台”。所谓“缙绅观者,命为御史北泥雨合停朝参。伏以军国事殷,恐有废阙,请令台”。②关于御史北台的建筑结构,舒元舆的这每司长官一人入朝。有两员并副贰,亦许分篇文章所记甚详,由于文字甚长,而徐松根据舒日。”⑦既然要求诸司长官入朝,则必然给他们元舆所述总结得甚为简练,录之如下:“于中书安排相应的办公场所,这种场所称之为直院。省南廊架南北为轩,由东入院,门首为中丞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