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1.02 方法精讲-言语5 夏雨 (笔记)(2019省考线上笔试小班-浙江2期 2019浙江省考笔试大班-5期)

2018.11.02 方法精讲-言语5 夏雨 (笔记)(2019省考线上笔试小班-浙江2期 2019浙江省考笔试大班-5期)

ID:37810659

大小:1.17 MB

页数:35页

时间:2019-05-31

2018.11.02 方法精讲-言语5 夏雨 (笔记)(2019省考线上笔试小班-浙江2期 2019浙江省考笔试大班-5期)_第1页
2018.11.02 方法精讲-言语5 夏雨 (笔记)(2019省考线上笔试小班-浙江2期 2019浙江省考笔试大班-5期)_第2页
2018.11.02 方法精讲-言语5 夏雨 (笔记)(2019省考线上笔试小班-浙江2期 2019浙江省考笔试大班-5期)_第3页
2018.11.02 方法精讲-言语5 夏雨 (笔记)(2019省考线上笔试小班-浙江2期 2019浙江省考笔试大班-5期)_第4页
2018.11.02 方法精讲-言语5 夏雨 (笔记)(2019省考线上笔试小班-浙江2期 2019浙江省考笔试大班-5期)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8.11.02 方法精讲-言语5 夏雨 (笔记)(2019省考线上笔试小班-浙江2期 2019浙江省考笔试大班-5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方法精讲-言语5主讲教师:夏雨授课时间:2018.11.02粉笔公考·官方微信方法精讲-言语5(笔记)【说在课前】本节课是方法精讲的第五次课,上节课学习了语句表达的排序题、语句填空题,本节课学习语句表达的接语选择题和逻辑填空题。第五次课学习重点内容:1.接语选择题的解题思维和技巧2.词语辨析的方法与应用3.转折关系和递进关系在逻辑填空题中的应用【注意】本节课学习的重点内容:1.接语选择题的解题思维和技巧。2.逻辑填空题中词语辨析的方法与应用。3.语境分析中的转折关系和递进关系在逻辑填空题中的应用。第三节接语选择题【提问方

2、式】作者接下来最有可能讲述的是……【注意】1.考情:接语选择题考查的题量较少,通常考查一道题,但仍需引起重视。2.提问方式:问到“作者接下来最有可能讲述的是……”,虽然题干的设置与片段阅读一样,但提问方式不同。做这种题目时并非天马行空地去猜,而是需重点关注文段尾句,尾句往往会给出提示。理论要点:重点关注文段最后一句话干扰项特征:文段中已经论述过的内容【注意】1.理论要点:重点关注文段最后一句话,把握所讨论的核心话题。根据近几年的国考、省考的考情来看,基本上90%的题目可根据尾句的核心话题锁定答案,如在四个选项中刚好C项与

3、文段尾句话题表述一致,可直接锁定C项;剩余不足110%的题目,在抓住尾句话题后仍选不出答案,如B、C项均与尾句话题一致,或没有明显正确答案,此时需再去关注前文。故从做题顺序来讲,需优先看文段的最后一句话。2.干扰项特征:(1)前文中已经论述过的内容。(2)偏离文段尾句话题的内容。例1(2017国考)在文字还不普及的时代,民间故事承担了培养人生观、道德观、伦理观的职能,听故事是人们学习传统文化、自然知识、人生哲学等的重要渠道。然而,飞速发展的现代科技正在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极大地影响着人们的接受习惯和审美趣味。当下

4、的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感知和了解,更多的是通过影视作品、网络小说、电子游戏等途径,年轻人对传统民间故事中的一些经典形象越来越陌生,不少专家学者表示,打捞“失落”的民间故事刻不容缓。接下来最可能讲的是()。A.让民间故事为现代人接受的途径B.民间故事与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C.年轻一代对民间故事的了解状况D.现代科技对民间故事传播的冲击【解析】1.由提问方式“接下来最有可能讲的是”可知本题为接语选择题。首先关注文段尾句,“当下的年轻人……越来越陌生”提出问题,论述现在的年轻人对传统的民间故事很陌生,“不少专家学者……刻不容缓”提

5、出对策,即打捞“失落”的民间故事刻不容缓,尾句讨论的核心话题为“民间故事”。尾句强调现在的年轻人对民间故事的了解越来越少,需“打捞”失落的民间故事,接下来应讲述具体的方法和途径,即民间故事如何被年轻人接受,对应A项,“途径”对应文段尾句的对策。B项:对应文段“听故事……重要渠道”,已提及,排除。C项:对应文段“年轻人……越来越陌生”,已提及,排除。D项:“现代科技”对应文段“飞速发展……生活方式”,已提及,排除。【选2A】【注意】年轻人与现代人,单看字面意思不同,但对比择优,没有更优选择,且文段尾句核心话题为民间故事怎样

6、被现代人所接受,故现代人即不了解民间故事的年轻人。B、C、D项前文均已提及,接下来不可能再论述,对比择优,锁定A项。例2(2018浙江)蚯蚓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多种角色,既是“消费者”、也是“创造者”。它通过取食、消化、排泄(蚯蚓粪)、分泌(粘液)和掘穴等活动对土壤的物质循环和能量传递做出贡献,可以对多个决定土壤肥力的过程产生重要影响,被称为“生态系统工程师”,也被认为是地球上的“第一劳动者”。它在土壤中的一切活动都是对土壤环境的“改造”,它的生命活动在土壤物质生物小循环中必不可少。这段文字接下来最有可能讲的是()。A.生

7、态系统的循环过程B.影响土壤肥力的因素C.蚯蚓对土壤的改造D.蚯蚓的生活习性【解析】2.根据做题顺序,首先关注尾句。尾句“它在土壤……必不可少”重点围绕“它”“土壤”两个话题展开论述,强调“它”对“土壤”的作用。通过前文可知“它”指蚯蚓,故文段尾句的核心话题为“蚯蚓”“土壤”。仅C项同时提到两个话题,当选。A项:强调“生态系统”,未提及“蚯蚓”及“土壤”,排除。B项:仅提及“土壤”,排除。D项:仅提及“蚯蚓”,排除。有的同学认为前文已经论述过蚯蚓对土壤的改造,但前文“蚯蚓在生态系统中……‘第一劳动者’”是蚯蚓对土壤作用的

8、概括,“它在土壤中……必不可少”强调蚯蚓起到重要作用,尾句讨论的核心话题为蚯蚓和土壤。C项强调蚯蚓对土壤的改造,有的同学认为不够严谨,如果选项为蚯蚓对土壤具体的改造,或蚯蚓3对土壤的改造过程,则更加明显,可直接锁定。【选C】【注意】1.如果非要选出答案,为了避免同学们的纠结,则需把握尾句的核心话题,如果有两个选项同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