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1.14 理论攻坚-经济1 孙艺玮 (讲义+笔记)

2018.11.14 理论攻坚-经济1 孙艺玮 (讲义+笔记)

ID:37811980

大小:5.05 MB

页数:54页

时间:2019-05-31

2018.11.14 理论攻坚-经济1 孙艺玮 (讲义+笔记)_第1页
2018.11.14 理论攻坚-经济1 孙艺玮 (讲义+笔记)_第2页
2018.11.14 理论攻坚-经济1 孙艺玮 (讲义+笔记)_第3页
2018.11.14 理论攻坚-经济1 孙艺玮 (讲义+笔记)_第4页
2018.11.14 理论攻坚-经济1 孙艺玮 (讲义+笔记)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8.11.14 理论攻坚-经济1 孙艺玮 (讲义+笔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理论攻坚-经济1主讲教师:孙艺玮授课时间:2018.11.14粉笔公考·官方微信理论攻坚-经济(讲义)第一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第一节商品经济及其规律一、商品经济的由来与发展社会经济有两种基本形态。1.自然经济2.商品经济二、商品及其属性商品有二重属性。1.使用价值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物品的效用。2.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商品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体。三、劳动的二重性1.具体劳动各种形式的有用劳动,它生产使用价值。2.抽象劳动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它形成价值的实体。生产商品的劳动是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统一,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是同一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而不是两次劳动,更不是两种劳动

2、。四、价值量商品的价值量是指商品价值的大小,通常是单位商品价值量。商品的价值量不是由各个商品生产者所耗费的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而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价值量越大,价格越高;商品的价值量越小,价格越低。若其他因素不变,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五、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价值规律1.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2.表现形式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3.作用1(1)价值规律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按比例分配,即调节社会资源。(2)价值规律自发地刺激商品生产者

3、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进而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3)价值规律会引起和促进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造成优胜劣汰的结果。真题演练1.(单选)劳动产品能否成为商品的关键是()。A.是否留给自己使用B.是否赠送他人C.是否用于交换D.是否无偿供他人使用2.(单选)以下论断正确的是()。A.凡是有使用价值的东西都具有价值B.凡是有价格的东西都必然具有价值C.凡是有价值的东西都必须具有使用价值D.凡是商品价格的变化都反映该商品价值的变化3.(单选)下列关于商品价值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A.价值的实体是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B.不同商品所包含的价值只有量的差别,在质上是相同的C.价值是商品特有的社会属

4、性D.价值是价格的表现形式4.(单选)下列属于商品的是()。A.妈妈为女儿织的毛衣B.三月里的阳光C.已经腐烂霉变的肉松饼D.奥运会吉祥物5.(单选)马克思认为决定商品价值量的是生产这种商品的()。A.抽象劳动B.交换价值C.社会必要劳动时间D.生产管理因素6.(单选)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A.包含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B.包含在商品中的个别劳动时间成正比C.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成正比D.生产该商品的个别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成正比27.(判断)商品生产者生产商品所耗费的个别劳动时间,直接关系到他在经营和竞争中的成败。()8.(判断)商品的价格是由价值和供求关系共同决定的。()

5、第二节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一、资本主义的特征1.资本主义经济社会化生产+普遍化商品经济+资本主义私有制。2.特征(1)资本剥削雇佣劳动。(2)无偿占有剩余劳动,是历史上一切剥削制度的共同特征,资本主义是历史上最隐蔽的剥削制度。二、剩余价值资本家组织生产的目的就是获得剩余价值。剩余价值是由雇佣工人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自身价值以上的那部分价值。三、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是根据用于购买劳动力的资本和用于购买生产资料的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作用的不同而划分的。C与V: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只有V才能生产剩余价值,工人的剩余劳动是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四、增加剩余价值生产的方法1

6、.绝对剩余价值通过把工作日延长到超过必要劳动时间而生产的剩余价值。2.相对剩余价值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由于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应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生产的剩余价值。3.超额剩余价值个别资本家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使自己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而比一般资本家多得的那部分剩余价值。五、资本积累1.含义剩余价值的资本化。2.实质资本家通过无偿占有工人劳动的一部分,来扩大无偿占有工人劳动的权力。3.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资产阶级——财富的积累。无产阶级——贫困的积累。3真题演练1.(单选)把生产资本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是()。A.在资本流通中的周转速度不同B.在资本积累中的不同作用C.在剩

7、余价值生产过程中的不同作用D.在生产过程中不同的实物存在形式和价值转移方式2.(单选)下列关于剩余价值理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的首创,是建立现代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依据B.剩余价值理论阐明了资本主义雇佣劳动的本质,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规律C.剩余价值理论阐明了无产阶级在资本主义制度中的地位和历史使命D.剩余价值理论及其范式不属于现代经济学,在解释现实经济问题时,日趋为利润理论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