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中的“秋”

诗中的“秋”

ID:37812887

大小:56.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9-05-31

诗中的“秋”_第1页
诗中的“秋”_第2页
资源描述:

《诗中的“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静宁县实验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学设计教学内容5.诗中的“秋”教学课时1课时课型新授主备教师李辉教学目标1.选择描写秋天的诗歌指导学生朗读,以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  2.结合课文内容,总结出学习读懂古诗和欣赏古诗的方法。    3.通过搜集整理秋天的诗歌,感受诗歌的特点与魅力。重难点读懂古诗和欣赏古诗的方法、通过搜集整理秋天的诗歌,感受诗歌的特点与魅力。教学准备课件教学步骤师生活动二次备课导入明标自学质疑小组交流展示点拨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课前检查:让学生背诵《天净沙*秋》2.导语:读诗贵在感受意境,作者回忆自己小时候在秋天读诗,风吹竹叶,萤火虫在纱窗外飞

2、舞,着实富有诗情画意。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诗中的“秋”》,看看作者怎样读懂古诗和欣赏古诗的。3.简介作者。二、出示学习目标1.学会读古诗和欣赏古诗的方法。2.学会感受诗的意境,体会诗人表达的感情。一、检查预习,整体感知。1.小组内检查预习情况,初读课文,注意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画出不理解的词句,自己思考,教师加以引导。2.提出学习疑惑。二、质疑问难,释疑存疑。1.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要表达的中心思想是什么?2.文中作者的爸爸说读诗时会有“妙处”,什么叫“妙处”?3.最后一句话说“我”增长了知识,请问“我”增长了什么知识?带着问题,深入探究。1.文中作者提到哪些有关秋天

3、的古诗?2.作者是怎样读懂古诗和欣赏古诗的?读古诗和欣赏古诗的方法:1.联系生活读古诗。 2.读诗时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 3.把不同的诗比较着读。   静宁县实验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学设计训练拓展小结反思4.了解诗人的身世际遇。  《诗中的“秋”》是台湾作家桂文亚回忆自己儿童时代读古诗的乐趣,侧重让学生学习读懂古诗和欣赏古诗的方法。读过<<诗中的“秋”>>这篇课文后,“我”了解到诗必须与景相结合,才能更好的体味诗的含义和作者所表达的感情。欣赏下面诗歌:渔歌子①【唐】张志和西塞山②前白鹭飞,桃花流水③鳜鱼④肥。青箬笠⑤,绿蓑衣⑥,斜风细雨不须归。1.全诗呈现出“__

4、__”、“____”、“____”、“____”等色彩,是一幅用诗写的山水画。2.全诗着色明丽,用语活泼,生动地表现了渔父______的生活情趣。3.诗歌在呈现鲜明的山光水色时,转化着视角,先描写远的___的,再描写近的,___的。秋天在诗人的眼里是一个五彩缤纷的季节,它充满了欢喜,充满了悲伤。但它有动听的秋声,迷人的田野,凉爽的秋风,但更多的是诗人思念家乡的感情。1.你学会了哪些读古诗和欣赏古诗的方法?2.还有那些方面存在问题和不足。板书设计5.诗中的“秋”1.联系生活读古诗。 读古诗的方法:2.读诗时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 3.把不同的诗比较着读。   4.了解诗人的身

5、世际遇。教学反思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