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及根茎类专科zha

根及根茎类专科zha

ID:37813970

大小:4.03 MB

页数:121页

时间:2019-05-31

根及根茎类专科zha_第1页
根及根茎类专科zha_第2页
根及根茎类专科zha_第3页
根及根茎类专科zha_第4页
根及根茎类专科zha_第5页
资源描述:

《根及根茎类专科zha》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入药部位一般采收原则特例根及根茎类生药秋后春前采柴胡、明党参→春天采太子参→夏季采延胡索→谷雨和立夏之间采茎木类生药秋、冬两季采沉香、苏木→全年可采皮类生药树皮→多在春夏之交采根皮→多在秋季采肉桂、川楝皮→秋冬季采叶类生药植物生长旺盛时采桑叶→霜后采花类生药花蕾→花蕾期采花→花初开采红花→花冠由黄变橙红时采果实、种子类生药果实→成熟或即将成熟时采种子→果实完全成熟后采枳壳→果实未成熟时采全草类生药植株生长旺盛,或在花蕾期、花盛开时采藻菌类生药采收期不一冬虫夏草→子座出土,孢子未发散时采茯苓→秋后采

2、马勃→子实体刚成熟,孢子未发散时采动物类生药根据药用动物的种类、生长习性、活动规律和药用部位的不同,选择适宜的采收季节和方法。鹿茸→清明后适时采收,过时则角化有翅昆虫→多在夏、秋季清晨露水未干时采。矿物类生药全年可挖生药的采收、加工与贮藏第一节生药的采收确定适宜的采收期有效成分的含量有显著的高峰期而药用部分产量变化不明显,选择含量高峰期为适宜采收期。有效成分含量高峰期与药用部分的产量的高峰期不一致时,要考虑有效成分的总含量。一般采收原则根及根茎类药-在地上部分停止生长,初春发芽前。叶类及全草类-植

3、物生长旺盛时。皮类-春夏之交。花类-花开放时;花蕾入药的以花蕾期。果实种子类-成熟时。藻、菌、孢子类;动物类-按各自情况才收。第二节生药的加工干燥与贮藏产地加工—去杂草、刮去外皮、切片、去木心、去毛等。干燥意义:杀酶保苷,保存药效;保证质量利于贮藏。常用干燥的方法:阳干法(晒干法)。不宜用晒干的药材有含挥发油的药材易变色变质的药材如花类、叶类、全草类。日晒后易开裂的药材如郁金、厚朴、白芍等。烘干法可控制温度,含脂肪及保酶的药材可用此法。阴干法质地较轻的药材可用此法如叶、花、全草类。低温冰冻干燥法(

4、冻干法)贵重药材可用此法。3.贮藏与保管防霉控制相对湿度在65%-70%。生药中含水量控制在15%以下。创造产地加工的良好环境,加强药材入库验收。防止霉变含水量高的药材入库。合理安排保管贮藏,掌握“发陈出新”“先进先出”的原则。防虫物理方法:日晒、烘烤、低温密闭等。化学方法:使用杀虫剂;底氧贮藏;不同的药物共同存放,以防生虫。陈皮良姜、丹皮泽泻、动物类药材可与花椒、细辛共同存放。其他变质情况的预防变色—生药在贮藏过程中,由于外部因素(温度、湿度、氧气、杀虫剂等)及内部因素(酶)的影响,使药材中的化

5、学成分发生变化,从而造成药材表面颜色的变化。泛油—含脂肪油的生药在温度较高的情况下,其中油分容易向外渗出或含粘性糖类较多的生药,由于受朝、温度较高或长期接触空气,某些成分发生变化而使药材表面出现油样光泽。跑味—含挥发油的药材,在温度较高的情况下,挥发油容易散失而香气减弱。药材贮藏的新技术应用气调养护;应用除氧剂;核辐射灭菌。中药材的炮制中药炮制的一般概况最早出现炮制的著作--《五十二病方》;最早的炮制专著《雷公炮制论》中药炮制的目的降低或消除毒性、刺激性或其他副作用转变药性适应临床需要转变药物的四

6、气五味转变药物的作用趋势(升降浮沉)影响药物的归经缓和药性增强药物疗效利于药物贮藏,保存药效利于调配制剂和有效成分的煎出矫味除臭利于服用(动物药等)炮制的方法一般修治(拣、筛、簸、揉、拌、去毛、磨、捣或击、制绒等)水制(洗、淘、漂、泡、水飞、去心等)火制(烘、焙、炒、烫、煅、淬、炙、煨)水火共制(煮、蒸、燀)其他制法(复制法、发酵、制霜、发芽)根(Radix)及根茎(Rhizoma)类生药形状根-圆柱形或圆锥形,少弯曲或扭曲块根-纺锤形(麦、天冬)圆锥形(乌头)横断面单子叶双子叶初生构造、表面为表

7、皮、中柱小、有髓有次生构造、表面为木栓组织、无髓根茎类生药的鉴别性状外观:有节和节间,鳞叶等。断面:双子叶植物—断面放射状,中心有髓,有的有特殊现象-大黄、苍术。单子叶植物—断面不成放射状,内皮层明显,维管束小点散在。蕨类植物—有的有髓,有的无,维管束环列显微蕨类植物—为初生构造,表皮为厚壁细胞,中柱为原生中柱,环列。薄壁细胞中有间隙腺毛。双子叶植物—多为次生构造,外多为木栓层(有石细胞苍术、白术);少为皮层(胡黄连),中心有髓。单子叶植物—一般有初生构造外为表皮。木栓组织(生姜射干),皮层木栓化

8、成后生皮层(藜芦),中心无髓。注意点:1、保护组织类型,细胞形状。2、石细胞、纤维形状颜色。3、分泌细胞,油室(苍术、白术、川芎)油细胞(菖蒲、香附)。4、细胞内含物。5、导管及其特征。RhizomaDryopterisCrassirhizomae绵马贯众狗脊贯众苏铁蕨贯众乌毛蕨贯众荚果蕨贯众峨嵋贯众紫萁贯众小贯众绵马贯众商品贯众的来源比较复杂,有6个科12个属不少于35种植物作为贯众入药。常见的有:1、峨嵋蕨贯众—蹄盖蕨科植物河北峨嵋蕨和陕西峨嵋蕨的根茎。叶柄基部断面,有分体中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