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县黄川镇桃李小学刘大娟

东海县黄川镇桃李小学刘大娟

ID:37819541

大小:3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5-31

东海县黄川镇桃李小学刘大娟_第1页
东海县黄川镇桃李小学刘大娟_第2页
东海县黄川镇桃李小学刘大娟_第3页
东海县黄川镇桃李小学刘大娟_第4页
东海县黄川镇桃李小学刘大娟_第5页
资源描述:

《东海县黄川镇桃李小学刘大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约分》教案黄川镇桃李小学刘大娟【教学内容】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例3、“练一练”和练习十一的第4~7题。【教材简析】《约分》是苏教版数学第十册第五单元第四部分的内容,约分是分数基本性质的直接应用。新课标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要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转变教育观念,积极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让学生既学会知识,又学会学习,使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发展。【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

2、解约分和最简分数的意义,掌握约分的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约分。2、使学生掌握约分的含义和约分的一般方法,学会约分的书写形式,认识最简分数。3、使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并在知识的运用中体验数学价值。【教学重点】掌握约分的方法。【教学难点】很快看出分子、分母的公约数,并能准确地判断约分的结果是不是最简分数。【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复习巩固,激发兴趣。1.激活记忆请说说你填空时的依据。2.下面各组数有公因数几?6和92和57和1412和18预设:学生重点回答2和5只有公约数1,所以2和5是互质数。【设计意图:复习因数、

3、公因数、最大公因数等知识,唤醒学生旧知,为新课学习埋下伏笔。】二、理解最简分数及约分的意义1.尝试“变”分数。例3:把化简。活动要求:(1)这个分数要和大小相等。(2)这个分数的分子、分母要比的分子、分母小。要求学生变出一个和大小相等,但分子、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把变出的分数写在自己的作业纸上,能变几个就变几个。与四人小组内的同学说一说变的分数是怎样得来的。2.了解约分的概念。(1)观察所变出的分数与原分数有什么关系?预设:变出的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分别是除以12、18的公因数得到的。(2)像这样,把一个分数化成同它相等,但分子、分母都比较

4、小的分数,叫做约分。举例:把化成就是约分。观察后发现分数大小相等,但分子、分母都比原来分数的分子、分母小。学生找还有哪些过程也是约分。3.认识最简分数。(1)观察的分子、分母能否再变小了?为什么?预设:不能再变小了。因为2和3只有公因数1.(2)像这样分子、分母是互质数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3)找出最简分数练习。【设计意图:在提出了学生变分数的小组合作的要求后,老师参与其中,予以适当的点拨,让学生明确活动的要求,促使他们的思维处于积极的良好状态,在合作中共同探究学习,并学会观察,相互提点,发现约分的实际概念。让学生在老师例举中找到约分

5、的概念,尝试着进行概括,并从观察的分子、分母能否再变小,提出了最简分数的概念,通过举例、练习达到巩固的效果,这样本课的重、难点就迎刃而解了。】三、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总结方法。1.你能根据我们化简的过程找到约分的方法吗?四人小组讨论发现约分的方法是什么?预设:用分子和分母的公约数同时去除分数的分子和分母。2.自主探索约分的形式。教师板书约分时一般采用的两种形式:①逐次约分法。②一次约分法。如果能很快看出12和18的最大公约数,也可直接用6去除,一次约分得。在书写的时候,提醒大家注意各个数位对齐。最后都要约成最简分数。3.小结:我们既可以

6、用它们分子、分母的公约数去除,一步一步来约分;也可以用最大公约数去除,直接约分。【设计意图:在自学的过程中,学生们从书本上形成知识表象,对自学部分,及时进行反馈,并予以指导,特别在学习约分的两种形式时,教师的一步步板书,清晰明了,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每一步的过程,形成的影象。】四、巩固练习。1、指出下面哪些分数是最简分数。2、写出分母是12的全部最简真分数。3、判断。(1)把一个分数化成分子、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做约分。(  )(2)分子和分母的公因数只有1的分数是最简分数。(  )(3)最简分数一定是真分数。(  )(4)约分以后,分

7、数单位变化了。(  )4、完成“练一练”第1题和第2题。学生独立练习,教师注意学生的掌握情况,发现错误问题,及时进行指导。5、用最简分数表示出小明每一项内容占一天总时间的几分之几?之后看表提问题。上学8小时、睡眠10小时、劳动1小时、做家庭作业2小时(含课外阅读时间)、餐饮休闲3小时。【设计意图:创设生活情景,提供了一些现实的学习材料,把书本知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来自生活,并不抽象;学好数学,为生活、生产服务,学数学真有价值。题目充满趣味性。在引导学生积极观察、思考、联想、诱发学生的创新因素时,应注意引导学生克服

8、固定的思维模式,鼓励独创性地发现知识的规律和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五、全课小结现在我们来回顾一下,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预设:了解了什么是约分、最简分数、怎样约分…六、布置作业练习十一第4·7题。六、板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