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灾害304班用崔颖

气象灾害304班用崔颖

ID:37823751

大小:1.81 MB

页数:33页

时间:2019-05-31

气象灾害304班用崔颖_第1页
气象灾害304班用崔颖_第2页
气象灾害304班用崔颖_第3页
气象灾害304班用崔颖_第4页
气象灾害304班用崔颖_第5页
资源描述:

《气象灾害304班用崔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一、自然灾害的概念危及人类生命财产与生存条件的自然变异现象和过程。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自然灾害应同时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辨析以下案例,哪些是自然灾害,哪些不是?为什么?(1)1952年9月17日,日本附近的海底火山——明神礁爆发,水蒸气和硫磺气构成的气柱有几百米高,喷出的火山熔岩和碎屑堆成高出海面90米的火山岛。(2)1996年8月10日,菲律宾的坎拉翁火山突然向空中喷出1500多米高的黑色烟柱,致使当时正在攀登此山的一支国际登山队的4名队员死亡。…………….(不是)………………….(是)【合作探究】(3)1986年4月26日,切

2、尔诺贝利核电站4号反应堆发生爆炸,当场炸死31人,大量强辐射物质泄露,13000多平方千米土地上的100万人处于核辐射的危险中,数以百万计的居民得了严重的放射病。……………………..(不是)1、寒潮、台风、暴雨等气象灾害的危害及防御2、中国主要气象灾害及其对生产、生活的影响主要的气象灾害干旱洪涝台风寒潮台风:形成在热带和副热带海面温度在26℃以上的广阔海面上,是一种强烈发展的热带气旋。台风的范围空间:西北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时间:每年夏秋季节(台风)(飓风)1.为什么在赤道的海洋上不会生成台风?2.为什么在高纬度的海洋上也不会生成台风

3、?3.想一想,台风登陆后会逐渐减弱还是逐渐增强?台风形成的三个条件:较高的温度充沛的水汽强烈受地转偏向力作用台风眼漩涡风雨区外围大风区返回地球结构2、结构与分类:台风中心风力最大?对吗热带低压——6-7级热带风暴——8-9级强热带风暴——10-11级台风(飓风)——12级或以上答:台风的结构,由内向外分为台风眼、旋涡区和大风区三部分。台风中心是台风眼,这里的气流运动以下沉为主,因此使它成为狂风暴雨中的一块静地,碧空无云,风和日丽,直径一般在30-50千米左右。好比洗衣机的甩干筒,高速旋转使中心地区形成真空,因此,台风眼的中心出现了下沉气

4、流。漩涡区和大风区却存在不同程度的狂风暴雨。台风警报中的说法,道理在此。3、时空分布:每年夏秋季节在我国主要发生在粤、台、琼、闽等沿海省区★台风的危害由强风、特大暴雨和风暴潮等造成拔树倒屋、摧毁设施河堤决口、洪水泛滥、淹没农田村镇破坏海堤、淹没岛屿生命伤亡财产受损注:台风对缓和或解除伏旱起着积极的作用台风的监测和预报-气象卫星★台风的防御建立灾情监测预警系统加强沿海防护林建设等建立健全防灾减灾的政策法规体系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防灾减灾意识O试在下列坐标图中分别作出台风中心在O点过境前后的气压、气温、降水的变化曲线示意图。气压O气温O

5、降水返回地球O在下列坐标图中分别作出上图中沿AB线的气压、气温、降水的变化曲线示意图。ABO气压O气温O降水返回地球暴雨洪涝(1)成因:连续性的暴雨或短时间的大暴雨都会造成严重的洪涝灾害。(2)形成条件源源不断的水汽供应强烈的上升运动形成降水的天气系统持续的时间较长(3)主要分布地区:亚洲(我国南方和东部地区)2、暴雨洪涝(2)分布:世界:西欧,东亚,南亚和美国我国:珠江-5月江淮梅雨-6月,华北东北夏季暴雨—7、8月,南方地区-台风影响按照降水的强度降雨划分为小雨、中雨、大雨、暴雨、大暴雨和特大暴雨6个等级。小雨:0.1~9.9毫米/

6、天;中雨:10~24.9毫米/天;大雨:25~49.9毫米/天;暴雨:50~99.9毫米/天;大暴雨:100~200毫米/天;特大暴雨:大于200毫米/天(二)洪涝3、原因:自然原因人为原因气候流域地形水系特征流域内植被流域内地势比较低平,水流不畅破坏植被,中上游毁林,降低涵养水源的能力;水土流失严重,泥沙淤积,河床抬高。围湖造田,降低湖泊对河流的调蓄能力;气候异常,流域内持续降雨中下游河道弯曲,排水不畅;覆盖率低,涵养水源的能力差冲毁淹没农田、交通线路和公共设施★洪涝的危害:★洪涝的防御:工程措施:修筑堤坝、整治河道;修建水库;修建分

7、洪区等非工程措施:洪泛区土地管理;建立洪水预报警报系统;拟定居民的应急撤离计划和对策;实行防洪保险等。干旱——突出的世界性问题(1)危害长时间无降水或降水异常偏少空气干燥,土壤缺水粮食减少,饮水困难影响经济,社会安定(2)防御(1)改善农业区农业生态环境(2)在干旱多发区选择耐旱的作物。(3)开发农田水利基础建设,营造防护林等,改进耕作制度2、分布:(1)判断图中旱灾最严重的地区(写序号)并说明依据。(3分)(2)分析②、③两区旱灾季节差异的原因。(4分)(3)说明①区春旱引发的最主要的次生灾害及其监测手段。(3分)干旱灾害是中国主要的

8、气象灾害之一。下图反映了我国1950——1991年间不同区域干旱季节分布及其对农业的影响,读图回答下列问题。依据:②区的旱灾粮食损失量占全国旱灾粮食损失总量的百分比(或B)、旱灾面积占全国旱灾面积的百分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