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汛预案13标

防汛预案13标

ID:37824699

大小:63.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5-31

防汛预案13标_第1页
防汛预案13标_第2页
防汛预案13标_第3页
防汛预案13标_第4页
防汛预案13标_第5页
资源描述:

《防汛预案13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防洪预案湖南省朝辉建设开发有限公司共双茶蓄洪垸围堤加固工程2011年实施项目第十三标段项目部2012年4月12日第一章总则第一节编制目的本防洪应急预案是针对因突发事件导致防洪大堤面临重大险情威胁,影响大堤以及下游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为有效防止和减轻灾害的损失,有计划、有步骤、有准备地防御洪水,迅速、及时和有效地控制险情,动员全社会的力量,群策群力通力合作,保证大堤安全和做好大堤下游人民生命财产的转移而制定比较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的抢险救灾应急预案。第二节编制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及《大堤防

2、洪大堤安全管理条例》等国家有关法规、条例和其他文件精神,制订《共双茶蓄洪垸第十三标段防洪应急预案》。第三节编制原则认真遵循“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全力抢险的工作方针,贯彻执行项目经理负责制,防洪工作分级部门负责制、水位专人负责制、工程技术人员技术负责制,调动全项目部所有力量投入防洪、抗洪工作,做到防洪有组织,预防有措施,抢险有能力。实行全面部署,保证重点,统一指挥,统一调度,服从大局,团结抗洪,立足于防大汛、抢大险、抗大灾的思想准备工作。第四节适用条件根据共双茶蓄洪垸第十三标段防洪大堤(24+100-24+700

3、,26+160-27+460,27+960-30+460,36+020-36+300,39+290-39+606,共4996米),其中涵闸6处新红水泥管内接长32+450,共和南闸重建33+339,白沙电排外接长36+205,西明闸沉螺池39+013,西安闸改建39+852,八形汊外接长41+802的情况以及不可估计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制定本预案。预案适用于大堤出现如下险情:1、防洪大堤:如发生严重的裂缝、滑波、管涌以及漏水、大面积散浸、集中渗流、决口等危及防洪大堤安全的可能导致垮堤的险情。2、如发生超过设计的校核标准的

4、洪水危及防洪大堤的安全。3、挡水建筑物:如发生闸门不止水,漏水严重、闸门关闭不到位等可能影响垸内安全的险情。4、本防洪应急预案需经业主单位、监理单位和当地水利主管部门批准方可实施。第二章基本情况工程地点:工程位于南洞庭湖区,行政隶属湖南省沅江市共华镇。共双茶垸围堤加固工程是洞庭湖区三垸蓄洪工程项目之一,本次招标范围为共双茶垸围堤工程第12标段~第15标段共四个标段计21083m,穿堤建筑物14座,工程等级均为3级,主要工程项目为堤防工程和穿堤建筑物工程。本标段为第十三标段,堤防长4996m,桩号为24+100~24+70

5、0、26+160~27+460、27+960~30+460、36+020~36+300和39+290~39+606。堤身工程措施为:桩号24+100~24+304、27+960~30+460、36+020-36+300和39+290-39+606段堤身加培、草皮护坡,桩号26+160~27+460、27+960~30+460和39+290~39+606共计4116米堤段堤身堤基水泥土防渗墙,填塘固基92607方,加固涵闸6处,分别为新红水泥管内接长(32+450)、共和南闸重建(33+339)、白沙电排外接长(36+20

6、5)、西明闸沉螺池(39+013)、西安闸改建(39+852)、八形叉闸外接长(41+802)。1.2工程地质共双茶垸位于南洞庭湖北侧,呈东西展布,东西向长约50km,两端宽,中部窄,平面形态整体为哑铃。地貌为冲湖积平原,地势平坦开阔,高差起伏不大,整体为西部高东部略低,地面高程26~30m。垸内河湖水系发育,沟渠纵横交错,鱼塘成片分布,塘深1~2m。根据GB18306-2001版1/400万《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及《中国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区划图》,本地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

7、35s,相应的地震基本烈度为Ⅵ度,属相对稳定地块。1.3水文气象洞庭湖湖区地处中北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具有“气候温和,四季分明,热量充足,雨水集中,春温多变,夏秋多旱,严寒期短,暑热期长”的气候特点。根据工程区域内沅江气象站资料统计,多年平均气温16.7℃,历年最高气温40℃(1971年7月21日),历年最低气温零下12.6℃(1977年1月30日);多年平均降雨量1226.2mm,最大年降雨量为1699.9mm,最小年降雨量为750.9mm;多年平均蒸发量1194.0mm;多年平均日照1750.9h;多年平均风速2.7m

8、/s,最大风速18.3m/s(1981年5月2日),相应风向多为NNE。根据《洞庭湖区综合治理近期规划报告》以及水利部水总规[2000]42号文,东、南洞庭湖区以1954年最高洪水位作为堤防设计水位,西洞庭湖区以建国以来至1991年最高水位作为堤防设计水位。共双茶蓄洪垸位于南洞庭湖区,其外河(外湖)堤防设计洪水位按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