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家诗钞》与桐城诗派的最后历程

四十家诗钞》与桐城诗派的最后历程

ID:37832477

大小:541.23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6-01

四十家诗钞》与桐城诗派的最后历程_第1页
四十家诗钞》与桐城诗派的最后历程_第2页
四十家诗钞》与桐城诗派的最后历程_第3页
四十家诗钞》与桐城诗派的最后历程_第4页
四十家诗钞》与桐城诗派的最后历程_第5页
资源描述:

《四十家诗钞》与桐城诗派的最后历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维普资讯http://www.cqvip.com第22卷第1期中国韵文学刊VD1.22.No.12oo8年3月JournalofChineseVerseStudiesMar.2008《晚清四十家诗钞》与桐城诗派的最后历程闵定庆’(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广东广州510006)摘要《晚清四十家诗钞》三卷,是吴阎生完稿于民国十三年的诗选集,前两卷选录晚期桐城派若干关键人物的诗作,以相当大的篇幅建构了一个以吴汝纶为核心的北传桐城诗派的力量组合,对桐城派诗学源流的梳理与总结进行了一定深度的探索,很有参考价值。关键词《晚清四十家诗钞》;桐城诗派;吴阎生;吴汝纶;传承中图分类号:I207.22文献标识码:A

2、文章编号:1006—2491(2008)01—0078—08吴汝纶(1840—1903),字挚甫(又作挚父、至知江海也已”【]‘,以契合“入门须正,求格须高”父),安徽桐城人,是曾国藩的得意门生,与张裕钊、的古训。准此,他用“道统”与“文统”复式结构论述薛福成、黎庶昌齐名,并称“曾门四弟子”,是公认的诗文创作渊源的言说方式,紧紧围绕着父亲主导文桐城派末代领袖。子阎生(1877—1949),字辟疆,坛、提携后进的“客观事实”来描述桐城派后期发展号北江,幼承家学,又师从范当世,得桐城文学真传,的脉络,建构起一个经得起桐城一湘乡派中人“拷马其昶《桐城耆旧传》说其“能世父学”⋯(),曾问”的诗学谱系

3、,标举诗学“正宗”,“以正雅祛邪”。克嵩《晚清四十家诗钞序》也说他“秉太夫子挚父先其《晚清四十家诗钞自序》自述道:生之学,以古文诏后进,又尝问学于范先生(当世),先大夫垂教北方三十馀年,文章之传则武强贺于诗所得尤深”o[2](P27)吴闯生于光绪三十年(甲辰)先生,诗则通州范先生。二先生从先公最久,备闻道依照乃父所选古文读本著《桐城吴氏古文法》,以为要,究极精微,当时有“南范北贺”之目。其后各以“初学善本”;又于同年草创《晚清四十家诗所得传授徒友,蔚为海内宗师,并时豪杰未有或之先钞》,民国十三年(甲子)完稿,前两卷选录桐城派后期若干关键人物的诗作,展现了一幅较具特色的后也⋯⋯二先生外,则有马

4、其昶通伯、姚永朴仲实、姚期桐城诗派诗史画卷,也体现了吴闽生在新的历史永概叔节、方守彝伦叔、王树楠晋卿、柯劭态凤孙,成条件下观照桐城派和传统文化的微妙心态。第三卷各有以自见。其年辈稍后,则李刚已刚已、吴镗凯则收录桐城派以外的诗人诗作,如同光体、汉魏六朝臣、刘乃晟平西、刘登瀛际唐、李景濂右周、王振矗古派、晚唐体等,也有少量游离于诸诗派之外者,但未愚、武锡珏合之、谷锺秀九峰、傅增湘沅叔、常墒璋济录诗界革命之作,侧重于纪友朋之酬唱,以存近诗之生、尚秉和节之、梁建章式堂、刘培极宗尧、高步瀛面貌,可存而不论。阆仙、赵衡湘帆、籍患寅亮侪、邓毓怡和甫等,皆一一在“家法”与“师法”之间时才士。[1()《晚清四

5、十家诗钞》前两卷即专收这一谱系中吴闯生编撰《晚清四十家诗钞》时,将选诗视野的“传诗者”,第一卷依次为叔父汝绳、季父汝纯、张锁定在师友渊源上,自言效法姚鼐《今体诗抄》的体例,选定名家佳篇,“大体雅正,足以维持诗学,启导裕钊(字濂卿,“曾门四弟子”之首)、范当世(字伯后进”,“后生得此,于近代之诗亦可以尝一哈水而子,张、吴门下最杰出的弟子)、范钟、范铠(皆当世·作者简介:闵定庆(1964一),江西永修人,文学博士及博士后,教授,研究方向为中国古近代文学、中国古典文献学。①一哈水,即一口水,见《淮南子·汜论洲》:“薛烛庸子见若狐甲于剑,而利钝识矣;臾儿、易牙,淄渑之水合者,尝一哈水,而甘苦知矣,故

6、圣人之论贤也,见其一行而贤、不肖分矣。”78维普资讯http://www.cqvip.com之弟)和李刚己(吴、范门下弟子),其中,以范当世、从诗题中窥见个中奥妙,诗题多明确标示“赠”、李刚己为承前启后的关键性人物,故收范当世诗作“呈”、“上”、“简”等,如所选张裕钊诗中的《简冀州最多,计l10首,李刚己次之,计66首,标示了吴、二首》是直接赠吴汝纶的,所选范当世诗中第一首张、范、李之间的线性传承关系;第二卷录吴、范门下便是《上吴先生》,反映与吴汝纶交往方方面面细节弟子的诗作,既有学于吴门的姚永概、方守彝等桐城的诗作总数达十三首;第二卷所选姚永概诗第一首旧族子弟,也有柯劭态、邓毓恰、韩德铭、

7、籍忠亮、吴也是《到保定二十日作诗二十四韵奉吴先生》,第三镗等北方籍学生,大致勾勒出了桐城派“北传”的基首是《藤花久谢暑雨中忽开数枝吴先生邀赋》,皆形本阵容。象地描绘了随侍吴汝纶的生活细节与情调。第三个在具体编选过程中,吴闽生对至亲的诗作作了层级的诗作也很值得关注,吴闽生不录自己的诗作,区别性处理。已故叔父之诗放在全书的开端,自然却时时不忘选录一些酬赠自己的作品,如姚永概不会招来非议,同时又有意让父亲和自己“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