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老师再讲坛经

庞老师再讲坛经

ID:37835088

大小:405.40 KB

页数:28页

时间:2019-06-01

庞老师再讲坛经_第1页
庞老师再讲坛经_第2页
庞老师再讲坛经_第3页
庞老师再讲坛经_第4页
庞老师再讲坛经_第5页
资源描述:

《庞老师再讲坛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庞老师于2000年在顺义讲《坛经》注:天涯于2010年在某功友整理的资料基础上,重新整理在中心搞了一个职工集训,这次集训是在新的形势下怎么样把智能气功再提高一个层次,是智能气功真正的一次大的战略转移的时候。就是把群众性的气功锻炼活动转移到气功科研上来。但是也有许多原来练智能功的同志跑出去练别的功法了,去信佛了。其实就是认为别的高级,智能功不高级。所以我们就要从学术方面来讲一讲智能气功。像这次集训会道家气功知识讲了三讲,主要是讲述智能功的混化理论。从传统气功来讲只有上上乘功法才讲混化理论。像一般的小乘、上乘、先修命后修性的、先练气后炼丹最后搞虚空粉碎的。象这

2、些都属于三层功法之类的。到了上上乘传统功法叫做“天仙功夫”就讲混化。这次讲《天仙心传》、《梅花问答》就是要大家明白智能气功就是在传统功法上上乘的基础上又向前发展了一步。智能气功是在中华道统文化基础上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另外我们练功也强调意识,这也是非常重要的内容。但是意识怎么练?佛家的禅宗就专门强调练意识。因此我们就讲了《六祖坛经》,今天在气功城也主要是给大家讲这个。《六祖坛经》既关系到我们如何练意识,又关系到如何搞好日常修养最关键的地方。而智能气功非常强调气功生活化,强调日常生活怎么练功,怎么样把我们的功夫与日常生活、工作、学习紧密地结合到一起。我们讲《

3、六祖坛经》讲佛家的禅宗与后世的禅不同,象台湾南先生讲的禅很多人趋之若骛,但与坛经完全不一样。《一.原文》一惠(慧)能大师于大梵寺讲堂中,升高座,说摩诃般若波罗蜜法。其时,座下僧尼、道俗一千余人,韶州刺史韦据,及诸官寮三十余人,儒士三十余人,同请大师说摩诃般若波罗蜜法。二刺史遂令门人僧法海集记,流行后代,与学道者,承此宗旨,递相传授,有所依约,以为禀承,说此《坛经》。《二.原文》:一能大师言:善知识!净心,念摩诃般若波罗蜜法。大师不语,自净心神,良久乃言:善知识!净心听!慧能慈父,本官范阳,左降迁流岭南,作新州百姓。慧能幼小,父又早亡,老母孤遗,移来南海。艰

4、辛贫乏,于市卖柴。忽有一客买柴,遂领慧能至于客店。客将柴去,慧能得钱,却向门前。二忽见一客读《金刚经》,慧能一闻,心迷便悟。乃问客曰:从何处来持此经典?客答曰:我于蕲州黄梅县东凭墓山,礼拜五祖弘忍和尚,见今在彼门人有千余众。我于彼听,见大师劝道俗,但持《金刚经》一卷,即得见性,直了成佛。三慧能闻说,宿业有缘,便即辞亲,往黄梅凭墓山,礼拜五祖弘忍和尚。弘忍和尚问慧能曰:汝何方人,来此山礼拜吾?汝今向吾边,复求何物?慧能答曰:弟子是岭南人,新州百姓。今故远来礼拜和尚,不求余物,但求法作佛。大师遂责慧能曰:汝是岭南人,又是獦獠,若为堪作佛!慧能答曰:人即有南北,

5、佛性即无南北;獦獠身与和尚不同,佛性有何差别?四大师欲更共议,见左右在旁边,大师更不言。遂发遣慧能,令随众作务。时有一行者,遂差慧能于碓[duì]坊,踏碓八个余月。五五祖忽于一日,唤门人尽来。门人集讫[qì],五祖曰:吾向汝说世人生死事大,汝等门人终日供养,只求福田,不求出离生死苦海。汝等自性迷,福田何可救汝!汝总且归房,自看有智慧者,自取般若本性之智,各作一偈呈吾。吾看汝偈,若悟大意者,付汝衣法,禀为六代。火急急!六门人得处分,却来各至自房,递相谓言:我等不须呈心,用意作偈,将呈和尚。神秀上座是教授师,秀上座得法后,自可依止,请不用作。诸人息心,尽不敢呈

6、偈。七时大师堂前有三间房廊,于此廊下,供奉欲画楞伽变相,并画五祖大师传授衣法,流行后代为记。画人卢玲看壁了,明日下手。八上座神秀思惟:诸人不呈心偈,缘我为教授师。我若不呈心偈,五祖如何得见我心中见解深浅。吾将心偈上呈五祖,求法意即善,觅祖不善,却同凡心夺其圣位。若不呈心,终不得法。良久思惟,甚难甚难!甚难甚难!夜至三更,不令人见,遂向南廊下中间壁上,题作呈心偈,欲求于法。九若五祖见偈,言此偈悟,若访觅我。我宿业障重,不合得法。圣意难测,我心自息。秀上座三更于南廊下中间壁上,秉烛题作偈,人尽不知[附]。偈曰: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神

7、秀上座题此偈毕,归房卧,并无人见。十五祖平旦遂唤卢供奉来,南廊下画楞伽变。五祖忽见此偈语已,乃谓供奉曰:弘忍与供奉钱三十千,深劳远来,不画变相也。《金刚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不如留此偈,令迷人诵。依此修行,不堕三恶;依此修行人,有大利益。十一大师遂唤门人尽来,焚香偈前。人众入见,皆生敬心。汝等尽诵此偈者,方得见性;依此修行,即不堕落。门人尽诵,皆生敬心,唤言:善哉!十二五祖遂唤秀上座于堂内,问:是汝作偈否?若是汝作,应得我法[附]。秀上座言:罪过!实是神秀作。不敢求祖,愿和尚慈悲,看弟子有小智慧识大意否?五祖曰:汝作此偈,见即来到,只到门前,尚未得入

8、。凡夫依此偈修行,即不堕落。作此见解,若觅无上菩提,即未可得;须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