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_代言体_论_陈建森

戏曲_代言体_论_陈建森

ID:37835220

大小:437.78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6-01

戏曲_代言体_论_陈建森_第1页
戏曲_代言体_论_陈建森_第2页
戏曲_代言体_论_陈建森_第3页
戏曲_代言体_论_陈建森_第4页
戏曲_代言体_论_陈建森_第5页
资源描述:

《戏曲_代言体_论_陈建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戏曲/代言体0论陈建森内容提要戏曲/代言体0是指戏曲的文体结构,其核心是要弄清楚/谁0代/谁0言说。戏曲/代言体0结构包含着五种话语言说方式:一是剧作家/代0人物立/言0;二是表演者扮演人物/现身说法0,/代0人物/言0;三是/行当0/代0剧作家/言0;四是剧中人物/代0剧作家/言0;五是剧作家巧借/内云0、/外呈答云0等形式/代0剧场观众/言0。每一种文本,都有自身的话语言说方式,不同言说方式的有机融合,便形成其独特的文体结构,一、剧作家代/人物0立言戏曲也不例外。自王国维指出元杂剧由/叙述体0演变为/代言体0之后,学术界对戏曲/代言体0/代言0最初是叙事文学中的一种话语言说

2、方有两种解释:一是指剧作家/代0人物立/言0;式。钱钟书指出:二是表演者扮演人物/现身说法0,/代0人物吾国史籍上于记言者,莫先乎5左传6,/言0。本文认为:戏曲/代言体0的关键是要明确公言私语,盖无不有。虽云左史记言,右史记/谁0代/谁0言说。从作家写作的角度而言,/代事,大事书策,小事书简,亦祗谓君廷公府尔。初未闻私家置左右史,燕居退食,有珥笔言0原是叙事文学中的一种话语言说方式。王骥者鬼瞰狐听于傍也。上古既无录音之具,又乏德、李渔将/代言0引入戏曲剧本创作,演变为剧速记之方,驷不及舌,而何其口角亲切,如聆作家/代0人物立/言0的叙述方式。刘熙载、王罄欤?或为密勿之谈,或乃

3、心口相语,属垣国维将/代言0引入戏曲的场上搬演,则指表演者烛隐何所据依?如僖公二十四年介之推与母偕扮演人物/现身说法0,/代0人物/言0说的演述逃前之问答,宣公二年魔自杀前之慨叹,皆形式。从话语语义和剧场交流语境的角度进行考生无傍证、死无对证者。注家虽曲意弥缝,而察,现存的戏曲作品,同时还存在着/行当0/代0读者终不厌心息喙。纪昀5阅微草堂笔记6卷剧作家/言0、剧中人物/代0剧作家/言0和剧一一曰:/麂槐下之词,浑良夫梦中之噪,作家巧设/内云0、/外呈答云0等代剧场观众谁闻之欤?0李元度5天岳山房文抄6卷一/言0三种特殊的/代言0方式。这五种话语言说5麂论6曰:/又谁闻而谁述之

4、耶?0李伯元方式有机融合,组成了中国戏曲独特的/代言体05文明小史6第二五回王济川亦以此问塾师,结构。且曰:/把它写上,这分明是个漏洞。0盖非记#50#戏曲/代言体0论言也,乃代言也,如后世小说、剧本中之对话实乃拟言、代言0,经诗、文、小说的/代言0,到独白也。左氏设身处地,依傍性格身份,假之戏曲作家的/欲代此一人立言,先宜代此一人立喉舌,想当然耳。,,史家追叙真人真事,每心0,/代言0逐步发展为戏曲作家创作剧本所运用须遥体人情,悬想事势,设身局中,潜心腔的一种叙述方式。内,忖之度之,以揣以摩,庶几入情合理。盖然而,只从作家/代0人物口吻立/言0这一与小说、院本之臆造人物、虚构

5、境地,不尽同创作维度去理解和把握/代言0,这样的/代言0而可相通;记言特其一端。,,5左传6记言无所不在,并非戏曲所独有,而把/代言0仅仅视而实乃拟言、代言,谓是后世小说、院本中对为剧作家/代0人物立/言0,又显然还不能完全¹话、宾白之椎轮草创,未遽过也。揭示戏曲/代言体0的文体特征。这种/代言0用于诗文创作,如汉代的5长门赋6、唐代刘希夷的5代悲白头吟6诗、骆宾王的5代李二、表演者/代0人物/言0敬业讨武檄6等,则演变为诗文作家代人物/拟言0。因而,明代曲学家开始用/代言0论戏曲的从清代开始,戏曲学者抓住场上演员扮演剧中剧本创作,王骥德在5曲律#论引子第三十一6中人物/现身说

6、法0的特点来阐释戏曲的/代言0。指出:刘熙载在5艺概6卷四/词曲概0中指出:/曲止引子,须以自己之肾肠,代他人之口吻。小令、杂剧、套数三种。小令、套数不用代字诀,盖一人登场,必有几句紧要说话,我设以身处杂剧全是代字诀。不代者品欲高,代者才欲富。此其地,模写其似,却调停句法,点检字面,使亦如诗言志、赋体物之别也。0刘熙载将戏曲的一折之事头,先以数语概括尽之,勿晦勿泛,/代字诀0与诗言志、赋体物相提并论,视为戏曲此是上谛。的本质特征。王国维在5宋元戏曲史#元杂剧之渊清代李渔5闲情偶寄#词曲部#宾白第四#语求肖似6源6中指出:则明确指出:元杂剧视前代戏曲之进步,约而言之,有言者,心之

7、声也,欲代此一人立言,先宜二焉。,,元杂剧则不然,每剧皆用四折,每代此一人立心。若非梦往神游,何谓设身处折易一宫调,每调中之曲,必在十曲以上;其地?无论立心端正者,我当设身处地,代生端视大曲为自由,而较诸宫调为雄肆,,其二则正之想;即遇立心邪辟者,我亦当舍经从权,由叙事体而变为代言体也。宋人大曲,就其现暂为邪辟之思。务使心曲隐微,随口唾出,说一人肖一人,勿使雷同,弗使浮泛,若5水浒存者观之,皆为叙事体。金之诸宫调,虽有代言之处,而其大体只可谓之叙事。独元杂剧于传6之叙事,吴道子之写生,斯称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