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东观阁本再考

红楼梦东观阁本再考

ID:37841681

大小:345.65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6-01

红楼梦东观阁本再考_第1页
红楼梦东观阁本再考_第2页
红楼梦东观阁本再考_第3页
红楼梦东观阁本再考_第4页
红楼梦东观阁本再考_第5页
资源描述:

《红楼梦东观阁本再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红楼梦》东观阁本再考《红楼梦》东观阁本再考陈力十年前,笔者曾撰《〈红楼梦〉东观阁本小议》①,对《红楼梦》东观阁本作了初步的探讨。斯时僻处蜀中,所见甚寡,对有些问题尚存疑惑。去岁卜居日下,得窥天禄,更蒙友朋之助,稍益见闻,因不揣浅陋,再考如次。一、东观阁与东观阁主人《红楼梦》原以抄本行世,到乾隆末年,才有了排印本和刻印本。所谓排印本,即世人熟知的“程甲本”与“程乙本”②,学术界对此二本的研究也比较深入,但对于《红楼梦》早期刻本的研究,则非常有限。应该说,《红楼梦》排印本的出现,是《红楼梦》走向大众的第一步,但由于排印本的印数有限,真正使《红楼梦》普及化的还是刻

2、印本。因此,《红楼梦》早期刻本的情况值得我们进行深入的研究。最早提到《红楼梦》刻印本的,据现在已有的材料,应该是周春。他在《阅红楼梦随笔》一书中有这么一段文字:乾隆庚戌秋,杨畹耕语余云,雁隅以重价购钞本两部,一为《石头记》八十回,一为《红楼梦》一百二十回,微有异同,爱不释手。监临省试,必携带入闱,闽中传为佳话。时始闻《红楼梦》之名,而未得见也。壬子冬,知吴门坊间已开雕矣。兹苕估以新刻本来,方阅其全。胡适之先生据此对东观阁的情况提出了推测,他在给苏雪林、高阳的信中说,程甲本“一到了南方,就被苏州书坊在乾隆五十七年(一七九二)的冬天雕刻翻印”。他这里所说的苏州书坊

3、,就是指的东观阁③,伊藤漱平先生也曾将周春所提吴门开雕的《红楼梦》与日本江户时代的《村上文书》中所载乾隆五十八年十月二十日(1793年11月23日)“王开泰”寅2号船载《红楼梦》九部十八套由浙江乍浦港出发,十一月初六日(12月9日)抵达日本长崎港之事联系起来,认为这就是东观阁最早的刻本,其刻书的地点在苏州。赵冈先生则提出东观阁在北京④,但并无确证。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伊藤漱平先生发现了新的线索,也修正了他过去的看法。他在《〈程伟元刊《新镌全部绣像红楼梦》小考〉补说》一文⑤中引用法式善《梧门诗话》的一段话,指出东观阁在北京琉璃厂,其主人为王德化(字珠峰,江西人),

4、其说可从。二、东观阁之初刻本、重刻本与覆刻本东观阁初刻《红楼梦》究在何时,现在并不清楚,一般认为应该在乾隆末年或嘉庆初年。至于胡适之先生将乾隆五十七年苏州书坊翻刻《红楼梦》与东观阁刻《红楼梦》混为一事,并无实据,且东观阁非苏州书坊之证据,已见上文,因此东观阁本刊刻于乾隆五十七年之说难以成立。《红楼梦》东观阁之初刻本题名《新镌全部绣像红楼梦》,无注,半叶十行二十二字,白口,书①《四川大学学报》1993年第4期,《红楼梦学刊》1994年第2期转载。②当然也有学者提出在甲、乙两种本子之外,还有程丙本甚至程丁本,因其与本文关系不大,姑置不论。③《胡适红楼梦研究论述全编

5、》,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293页。④“程高刻本《红楼梦》之刊行及流传情形”,胡文彬、周雷编《海外红学论集》第466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⑤《东方学》第53辑,1977年1月。第1页《红楼梦》东观阁本再考口下镌“东观阁”。前有东观主人识语,云:《红楼梦》一书,向来只有抄本,仅八十卷。近因程氏搜辑刊印,始成全璧。但原刻系用活字摆成,勘对较难,书中颠倒错落,几不成文;且所印不多,则所行不广。爰细加釐定,订讹正舛,寿诸梨枣,庶几公诸海内,且无鲁鱼亥豕之误,亦阅者之快事也。东观主人识。东观阁初刻本系据程甲本重刻,但在文字上与程甲本颇有异同。一方面是由于程

6、甲本本身有明显的排字错误,另一方面也是东观阁初刻本曾据他本如程乙本进行了校勘,关于这一点,笔者曾在《〈红楼梦〉东观阁本小议》一文中进行过分析,不赘①。东观阁初刻本为白文本,到了嘉庆十六年,东观阁又刻了一版,这就是所谓嘉庆十六年本。东观阁嘉庆十六年本封面题:“嘉庆辛未重镌,东观阁梓行,新增批评绣像红楼梦”,也是半叶十行二十二字,白口,开本较初刻本稍小,卷首的插图也与初刻本不同,最明显的就是初刻本的插图边框为直角,而嘉庆十六年本为波纹曲角。东观阁嘉庆十六年之重刻本在红学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其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它在正文行间加批注及圈点,这是今天已知《红楼梦》的第一个有

7、注的刻本。同时,东观阁初刻本和嘉庆十六年批注本问世後,衍生出了不少的覆刻本和重刻本,对于《红楼梦》的传播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一粟先生在《红楼梦书录》中著录有《新增批评绣像红楼梦》,其封面题“嘉庆辛未(十六年)重镌,文畬堂藏板,东观阁梓行,新增批评绣像红楼梦”,其中也有圈点、重点、重圈及行间评。一粟先生称此本为嘉庆十六年东观阁重刊本②。窃意东观阁嘉庆十六年重刻本与文畬堂本并不能完全划等号,这里有三种可能:一、文畬堂本乃文畬堂借东观阁嘉庆十六年所刻书板刷印者;二、文畬堂本乃东观阁嘉庆十六年本转板後由文畬堂刷者;三、文畬堂覆刻或重刻东观阁嘉庆十六年本,如同治元年

8、宝文堂覆刻嘉庆东观阁本题“东观阁梓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