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修改自评报告

5.20修改自评报告

ID:37855862

大小:113.5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9-06-01

5.20修改自评报告_第1页
5.20修改自评报告_第2页
5.20修改自评报告_第3页
5.20修改自评报告_第4页
5.20修改自评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5.20修改自评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传承国学经典文化高扬素质教育风帆——新洲区邾城街向东小学素质教育综合督导评估自评报告第一部分:学校概况邾城街向东小学地处新洲城关东南城乡结合部,东临博物大道,南接龙腾大街,西邻区总工会,北望区教育局,是一所全日制寄宿小学,服务范围覆盖向东村及周边农村留守儿童。学校前身为“汪家祠堂”,创建于1968年。而后历经三次搬迁,几易其名。经不断发展壮大,学校现占地面积6666平方米,建筑面积7100平方米。学校配有能满足教育教学需要的各类功能室,教学仪器装备达到2006配备的标准。还配有班班通、校园宽带、有线电视

2、、校园监控系统,建有200米环形塑胶跑道,学生宿舍标准高、功能全,能为学生提供较为优质的服务。学校现有15个教学班,学生794名,其中寄宿学生数612名。现有教职工77人,专任教师48人,其中高级职称27人,市区学带优青5人,教师学历达标率为100℅,高学历教师占91.6℅。近几年来,学校坚持践行立德树人的教育宗旨,在“与经典同行,以道德立身”的办学理念引领下,紧紧围绕“培养有民族文化根基的现代人”的办学目标,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精心打造“国学经典浸润下的养成教育”办学特色,办学规模和效

3、益、育人水平和质量同步协调发展。学校先后获得“湖北省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武汉市语言文字示范校”、“武汉市健康教育标杆学校”、“新洲区小学素质教育特色学校”、“新洲区师德建设先进集体”、“新洲区小学‘堂堂清’教学比武先进学校”、“新洲区‘十一五’班主任队伍建设工程先进学校”、“新洲区先进职工之家”、“新洲区教书育人示范岗”、“新洲区技术装备管理先进学校”等多项荣誉称号,学校被誉为新洲教育界迅速成长的一颗新星。第二部分:自评过程及结果学校十分重视素质教育督导评估工作,把它当作自我认识、自我提高、自我完

4、善的过程,并以此作为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新契机,作为深化素质教育特色学校建设的新动力。1.全员参与,共同创建。学校及时召开了全体教职员工会议,认真学习了市、区有关素质教育综合督导评估文件精神;通过教师会议、家长会议和学生会议等多种形式积极宣传督导评估的意义,让全校领导、教师、学生和家长统一思想认识,积极参与到督导评估中来。2.建立机构,落实责任。根据市、区教育督导室有关文件精神,学校制订了《邾城街向东小学素质教育综合督导评估自评方案》,成立了由书记、校长任组长、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及教师代表组成的自评领导小组,

5、组织学习了《武汉市小学素质教育综合督导评估方案(试行)》,严格按照评估体系细化指标,责任到人。3.逐项自评,查漏补缺。各指标责任人对自已承担的指标积极开展自评。自评中,既总结成绩,又发现不足,坚持实事求是。同时,对存在的问题认真对待,力争尽快整改到位。4.广纳意见,形成报告。自评领导小组综合各指标负责人意见草拟自评报告,并提交教职工代表大会审理通过,在虚心听取修改意见的基础上形成最终自评报告。对照《武汉市小学素质教育综合督导评估标准》,我们认为,学校达到了武汉市素质教育特色学校的标准和要求。第三部分:主

6、要作法与成绩我校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建设阶段。1998年以前,学校位于向东村丁家田湾,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当地办学的需要,之后经过三次搬迁才至现址。二是探索阶段。为摆脱学校生源不足和办学效益低下的困境,学校从邾城四小的办学经验得到启示,开始试办寄宿制学校,并取得成功。三是发展阶段。以创建市区素质教育特色校为契机,着力加强基础建设、文化建设、课程建设、德育建设和特色建设,学校发展品质显著提升。一、优化育人要素,夯实发展基础我们学校是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探讨解决农村留守子女教育、大力加强学校文化

7、建设、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需求愿望的大背景下,迅速发展起来的一所城乡结合部的寄宿制小学。在几年的时间内,由一所不到200名学生、濒临撤并的学校一跃跻身新洲区名校的行列。回顾走过的路程,我们首先是在适应教育发展要求,满足留守子女就学需要以及夯实学校发展基础上不断开拓奋进。1.牢固确立办学思想。几年的探索与实践告诉我们:学校的变化来自于思想的变化,学校的发展取决于思想的发展。2008年,处在转折和上升期的学校,也面临着新的问题和困难。如何教育好留守子女?如何保证学校的可持续发展?这些问题摆在领导和老师

8、的面前。特别是在例行的学生家校生活、学习状况调查的结果出来后,众多媒体报道和关注的留守子女共性问题,在我们的学生中同样存在。很显然现行的教育是不能够满足学生的期待和要求。针对留守儿童人文精神和传统美德有所缺失、行为习惯不良的现实,我们经过反复学习、思考、讨论,大家明白了一个教育道理:最大的力量是文化的力量,最好的教育是自我教育。处在新的发展萌芽状态的我们,始终围绕留守儿童成长的现实问题,将思考和研究的落脚点,确定在怎样办好学校这个关键问题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