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G调压站制度

CNG调压站制度

ID:37858611

大小:49.0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9-06-01

CNG调压站制度_第1页
CNG调压站制度_第2页
CNG调压站制度_第3页
CNG调压站制度_第4页
CNG调压站制度_第5页
资源描述:

《CNG调压站制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准入制度一、CNG调压站是高危险区域,确保安全运行,非工作人员禁止入内。二、工作人员必须穿戴静电服和防静电鞋,严禁穿化纤服装及铁钉鞋进入站区。三、进入站区前必须关闭移动通信设备(手机、寻呼机)和手提电脑等以防静电引起火灾。四、打火机、火柴以及危险化学品(稀释剂、油漆等)严禁带入站区;严禁火种进入站区。五、进入站区前必须消除身上静电。六、非工作人员经批准进入站区时;需按工作人员标准执行。调压站安全操作规程一、由于天然气属易燃易爆气体,本设备首次使用应进行气体置换,并应测定罐内含氧量,在确保罐内含氧量低于相应指标后,方可投入

2、使用。二、调压站的操作必须严格按工艺指标进行(包括最高工作压力,最高或最低工作的温度);三、必须遵守调压站的岗位操作规程(包括开、修车的操作程序和注意事项);四、调压站运行中应注意重点检查的项目和部位,运行中可能出现的异常现象以及防止措施,紧急情况的处置报告程序;五、应按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督规程》的规定定期进行维护、检验;六、设备严禁超压;七、设备的压力表、安全阀等应定期进行检查或更换,严禁使用超期或不合格品。八、设备的维护均不得带压操作,必须在确认压力为零后方可进行。九、所有维护项目均应记录在册。天

3、然气撬车卸车规定1、卸气工作人员必须经过安全知识及专业技能培训,并经考核合格后,方可持证上岗。2、卸气工作人员必须按规定穿戴劳动保护用品。3、撬车到站后,卸气工作人员指挥撬车停在指定位置,放好枕木,接好撬车接地线。4、打开撬车后门,挂好风钩,卸气工作人员接好高压与撬车接地的快装接头,接好安全保险绳检查并确认连接完好。5、检查并确认卸气柱上的阀门处于关闭状态。6、先缓慢打开CNG撬车内各储罐的分支阀门,再缓慢打开撬车出气总阀门。7、卸车完毕后,关闭进气总阀门与撬车总阀门后进行放空。8、卸下高压软管,取走枕木、接地线,卸下安

4、全绳,检查是否漏气。9、关闭撬车后门。CNG交接班制度一、接班人员必须提前二十分钟到岗;二、接班时必须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做到各种设施、器材完好,工具整洁齐全,岗位环境清洁卫生,报表填写准确、清楚。否则拒绝接班,并立即向领导汇报;三、交接班人员必须按巡回线路进行检查,当面交接清楚。四、有下列情况不能交班1、生产与安全情况不明确,报表数据不准确不交接;2、设备情况不清楚,卫生差不交接;3、工具不全,消防器材数目不对,不清楚不交接;4、设备没有按时维护保养不交接;5、交接班记录填写不清楚不交接。接地装置的定期巡视和检查一般情

5、况情况下,接地装置应每半年定期检查一次,对防雷接地装置在每年雷雨季节前应检查一次,通过巡视与检查发现的问题和缺陷,应及时处理,以确保运行中的安全,巡视和检查内容有:一、连接螺栓是否齐全,牢固,接地线有无损伤,碰断和腐蚀现象。二、接地线同接地网的连接是否解触良好,有无松动脱落现象,跨接部件是否完好有效。三、对含有重酸、碱、盐或金属矿岩等化学成份土壤地带的接地装置部分,一般每5年应挖开局地面进行检查,观察接地体受腐蚀程度,严重的应作处理,并定期测量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值,最好在土壤电阻率最大的季节内进行,即夏季土壤干燥时期或冬

6、季土壤冰冻严重时期,判定接地电阻是否达到要求,否则应进行降阻处理。天然气调压站事故应急抢险预案抢险人员进天然气调压站事故应急抢险抢修主要是针对调压站所属的设备(含特种设备)因泄漏、着火或因各种自然灾害所引发的险情处理。一、组织机构:1、组长:王福岩 组员:耿汝功、吕英江、谷春明、孙红军、张翔宇、刑继全、调压站全体人员职责:负责抢险人员的组织、调度,组织人员并实施抢险方案。2、通讯网络职责:由调压站班长和当班操作员负责,职责是向上级、公安及消防部门(火警119、医疗120、匪警110)及时通报险情;二、调压站抢险实施方案:

7、1、调压站内发生泄漏及着火抢险抢修方案。A、当班人员立即关闭槽车上的总球阀和8个小球阀,关闭卸气柱上的截止阀,关闭调压撬的总电源。B、关闭调压撬出口总气阀,人员撤离站区。C、将管束车拉至空阔的安全地带,设立隔离警戒。D、需要时拨打“119”报警。通知保卫部在十字路口引导消防队员进入事故现场。2、火灾发生后,公司各科室及管理人员职责。A、接到报警后,机修车间人员应迅速到达现场。负责传达落实上级指令,配合公安消防抢险。B、生产部接报警后,应尽快到达现场,负责通讯联络畅通。向上级,公安及消防部门通报险情;向有关部申请援助;向公

8、司领导汇报情况,并传达领导指示等。协助设立警戒区,防止火种或闲散人员进入。三、抢险的事后处理1、事故和险情得到控制后,应按“四不放过”的原则进行处理(即事故原因不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与职工未受到教育不放过;没有整改措施不放过;责任人没有受到处理不放过)2、要妥善保护现场,以便上级调查事故原因。3、抢险人员要积极配合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