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高考政治主观题答案必背-经济生活部分

2013年高考政治主观题答案必背-经济生活部分

ID:37861670

大小:48.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6-01

2013年高考政治主观题答案必背-经济生活部分_第1页
2013年高考政治主观题答案必背-经济生活部分_第2页
2013年高考政治主观题答案必背-经济生活部分_第3页
2013年高考政治主观题答案必背-经济生活部分_第4页
2013年高考政治主观题答案必背-经济生活部分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3年高考政治主观题答案必背-经济生活部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3年高考政治主观题答案必背(一)——经济生活部分一、人民币升值的利弊影响及保持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的意义1、人民币升值的利:①有利于减少贸易争端,解决对外贸易不平衡问题,缓解国际收支不平衡;②有利于进口,降低以进口原料为主的企业的生产成本;③有利于降低出境旅游、留学的成本;④有利于促使国内企业调整优化升级,提高竞争力;⑤有利于提高人民币的国际地位。弊:①不利于出口;②竞争加剧,导致出口企业经营困难甚至倒闭,工人失业;③导致外汇储备缩水;④增加外商在华投资成本,不利于外商直接投资。2、保持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即对内保持物价总水平稳定,对外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对人民生活安定、国民经济又好

2、又快发展,对世界金融的稳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二、影响价格的因素和价格变动对供求的影响1、影响价格的因素:价值决定价格,供求影响价格,其他因素。2、价格变动对人民生活的影响:①一般说来,商品价格上升,需求(购买、消费)会减少,价格下降,需求(购买、消费)会增加;②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不同。生活必需品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需求弹性)较小,高档耐用品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需求弹性)较大;③商品的需求量还受相关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当一种商品价格上升,需求量减少,其替代品需求量会增加,互补品需求量会减少,反之,其替代品需求量会增加,互补品需求量增加。3、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

3、的影响:①调节生产规模。当某种商品价格下降,生产者获利减少,就会压缩生产规模,减少产量,反之,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产量;②提高劳动生产率;③促使企业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三、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及刺激消费、扩大内需的措施1、影响消费水平的根本因素是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居民消费水平最根本的就是大力发展生产力,发展经济。2、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要提高居民消费水平必须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增加居民收入。(1)当前收入是影响居民消费最直接的因素。(2)消费水平还受未来收入预期影响。要提高居民消费水平就必须增加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减少其后顾之忧。(3)收入差距会影响社会总体消费水平,收入差距过大

4、,总体消费水平降低。要提高社会总体消费水平必须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缩小收入差距,关注社会公平。3、物价变动会影响人们的购买力。国家要加强宏观调控,稳定物价。4、人们的消费行为还受到消费心理和消费观的制约,应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消费观。量入为出,适度消费;避免盲从,理性消费;保护环境,绿色消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85、分配制度是影响居民收入提高的重要因素。要提高居民消费水平,必须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6、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四、恩格尔系数的内涵及影响1、恩格尔系数是指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恩格尔系数过大,会影响其他

5、消费支出,特别是影响发展资料、享受资料消费的增加,限制消费层次和消费质量的提高。恩格尔系数减少,通常表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消费结构改善。五、生产与消费的关系1、生产决定消费。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方式、质量和水平,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2、消费对生产有重要的反作用。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①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只有生产出来的产品被消费了,这种产品的生产过程才算最终完成。②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③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④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并提高劳动力的质量,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六、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原因和措施1

6、、原因: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这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要求。2、措施:大力发展生产力:①要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②全面提高劳动者的素质;③加快科技发展,大力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④通过改革,调整生产关系中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部分,调整上层建筑中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部分。七、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和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1、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什么)这一基本经济制度适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多层次的状况,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它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7、、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什么)坚持和完善这一基本经济制度,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新格局。(怎么办)2、公有制主体地位的主要体现:第一,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第二,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增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①必须深化国有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